無工程水庫

採訪 黃康妮
攝影 陳錦彪 陳志昌 張國樑

在水庫至上的年代,建設水庫曾經是人們留住雨水最積極的方式,但是在新政府執政之後,有了180度的大轉變,原因不僅是好的水庫壩址愈來愈難尋覓,對於水庫的建造,也出現了愈來愈多對於環境社會公平性的質疑,而用興建水庫的方式來增加水源,困難度越來越高。雪上加霜的是,近年來台灣幾乎年年乾旱,人口與工業的發展,造成用水量年年增加,缺水問題日益嚴重。

今天,面對水源開發的問題,不再只是思考水庫應該不應該存在的問題,而是在評估環境、社會、成本效益、經濟發展等多重考慮之下,找出一個解決缺水問題的最佳方案—它可能是水庫,也可能不再是水庫。 

嘉義縣大埔鄉位在曾文溪的上游,三十年前曾文水庫在這裡興建、啟用,這裡也因此從一個平坦寬闊的大埔河谷,成為東南亞最大的水庫—曾文水庫,不過很可惜的是,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曾文水庫的集水區以及它的位址大都是在嘉義縣境內,而非台南縣,而這個水庫也並沒有為他們帶來好處,反而是大埔鄉民惡夢的開始。因為蓄水,淹沒了大埔鄉民的良田、村莊與道路,留給鄉民的,不僅是限制產業發展、犧牲良田、交通斷絕,還有生存上的阻隔。

大埔鄉曾經是聯絡嘉義與台南間的中繼站,大埔河谷曾經寬闊平坦,但是因為水庫蓄水淹沒了636甲田地之後,鄉民只剩下一片片山地,和賴以維生的麻竹筍。 而水壩建造以後,曾文溪上游迅速漲高一百多公尺,而水壩下游水量也開始出現變化,不論是枯水、洩洪,甚至是洩洪道與下游河堤的興建,都逐漸讓這條河川死亡。

建造水庫對環境的傷害,除了在施工期間,溪流上游呈現死寂一片;水庫完工後,下游河岸為了洩洪時的安全考量,必須建造河堤,河川流量也會因為水庫蓄水或洩洪,變得非常不穩定,河川將會變成另一種風貌,而這些環境的犧牲,是為了經濟上的發展。

除了河川生態的改變以外,台灣西部沿海許多倒退的海岸,也都和水庫攔砂,導致海岸無法補充足夠的砂石有關。這些失去的資源,和社會分配的不公,都不算在水庫的開發成本裡面,由於這些損耗因為與金錢沒有直接的關係,因此在過去一直被視為是理所當然的損耗。 不僅如此,已開發的水資源,耗費無數有形和無形的成本,缺乏具有經濟效益的管理。 

過去水庫的開發與建設,所有經費都是由政府所負擔,自來水水價只負擔其中水資源的使用費,結果造成不管是個人或是工廠,用水量愈大,政府相對給予的補助也就愈大。但工研院能資所的陳仁仲認為,「台灣的水其實不少,是人為的災難把它弄得無解」,已經開發的水資源,只要好好的經營管理,其實不管是民生或工業用水,都是不會缺水的。 

有效率的水資源調配與管理,可以在未來至少增加每年12.5億噸的水源,相當於十二個寶二水庫的水量,一座座無工程水庫就有可能在這樣的有效管理下誕生。讓真正可以創造高價值的單位取得珍貴的水源,讓可以節制的水轉讓出來,不一定要有新的水庫工程,才能創造一座水庫的資源。

集數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