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害」相關報導

大地輓歌

2008-08-18

為什麼用「大地輓歌」這麼悲情、沒有希望的字眼作為片名?這的確是長期跑公害事件的感受,回顧這些年重大的公害事件,有的問題被解決了,有的則是以最悲哀,卻也是不得不的結果收場,像香山綠牡蠣,我們只能選擇放棄這片海岸。選擇鎘米和綠牡蠣作為主題,因為它在台灣公害史上,代表著土地與海岸的主要問題,也希望藉著回顧這段歷史,讓我們前瞻未來。

還我清淨霄裡溪

2008-07-14

霄裡溪是一條名不見經傳的河流,因為華映、友達把廢水排進來,讓它被注意,當國家法規並不足以保障原來生存在這裡居民的權益時,就應該被檢討。台灣很小,有多少的好山好水好土地可以這樣被犧牲?把土地、水源都毀了,住在這塊土地上的人還能平安嗎?

核廢戰役

2008-05-26

2008年3月19日,環保署外聚集了來自北海岸四鄉鎮的居民。他們擔心自己的家鄉,將成為高放射性核廢料的永久貯存場。用過的核燃料該往何處去?核一廠是否將因此提前除役,壽終正寢呢?

灣裡與二仁溪|台南灣裡的廢五金時代

2008-05-12

談二仁溪沿岸的廢五金、熔煉業,就必須提到一個村莊─灣裡,它的發展與二仁溪的生命息息相關,在極盛時期,一天進口的廢五金高達100個貨櫃,廢五金堆滿了整個灣裡。在村子裡甚至找不到一塊空地,廢五金酸洗或是燃燒產生了各種顏色的煙霧,讓灣裡的天空曾經嚴重到快要看不見太陽。

歷史的傷痛─二仁溪|廢五金和熔煉業導致河川重金屬汙染

2008-05-12

在台灣河流污染排行榜中,二仁溪幾乎是年年奪冠,而廢五金和熔煉業是讓二仁溪臭名遠播的始作俑者。民國50年代,二仁溪北岸的灣裡,開始進口國外各式各樣的機械、電子、通訊、汽車等廢棄物,一般稱為廢五金,回收業者從中分離出有價值的金屬如金、銀、銅、鐵、鋅、鉛等,這個產業,在民國70幾年達到高峰。當時,二仁溪兩岸的村莊有好幾萬人投入廢五金業,但所有的污染都由二仁溪承受。

濁色瑪鋉

2008-02-15

發源自北台灣五指山區的瑪鋉溪,一路獨流,從萬里入海。淙淙水聲中,有份原始的奔放,卻也夾帶隱隱然的哀鳴。

【反五輕運動】我家旁邊是煉油廠|石化工安意外發生時

2008-02-01

前不久才做過五輕與八輕的專題,探討台灣石化產業的問題與未來,才隔沒多久,中油高雄煉油廠,也就是五輕,又傳出氣爆意外,後勁居民開始圍廠抗議。五輕是後勁人的痛,政府在民國104年遷廠的承諾是否能兌現,是後勁人最關心的事,因為至今五輕要遷往何地,仍然沒有下文。工安意外頻傳讓後勁人把中油視為不定時炸彈,六個月內發生三起重大的工安意外,讓民眾對中油沒信心。在得知氣爆意外後,我們馬上驅車南下,了解這次氣爆意外的影響與衝擊,以及整個圍廠行動的發展。

廢水監測全紀錄

2008-01-04

在報紙上,看到台北縣五股鄉打算對一家工廠進行24小時的廢水監控,就知道一定是情節嚴重,才會採用這種手段。一般民眾對河川生態保育是冷漠的,溪裡頭魚蝦不見了也不在意,除非他感受到臭味已經影響到生活,才會找里長或民意代表來解決。我們到處看到小溪流被三面舖上水泥,喪失生機;工廠埋暗管躲避稽查,惡意排放廢水;黑心唯利是圖,而環境污染卻由全民承擔。雖然台灣經濟已經發展到一定的規模,但環境意識卻仍舊相當薄弱。

2007年環境事件簿

2007-12-28

2007年進入倒數計時,回顧過去這一年,什麼是你印象中最重要的新聞呢?是民生物資與油價高漲、中正紀念堂改名民主廣場、楊宗緯含淚退出星光幫,還是台灣之光王建民蟬連19勝? 有些新聞像看煙火一樣稍縱即逝,但是,以下這些新聞,卻關係著未來你呼吸的空氣、你喝的水、你孩子的孩子,將生存在什麼樣的環境… 讓我們回顧這一年來,對台灣環境有重大影響,不可忽略的幾件大事!

豬的大小號

2007-12-21

來到武洛溪,這裡是屏東地區養豬廢水污染最嚴重的地方,也因此,縣政府正推動一項整治計畫,然而,在計畫還沒達成前,立法院卻三讀通過了水污染防治法修正案,大幅放寬畜牧業者違法排放的罰款額度…河川面貌尚未恢復,公權力權限卻又降低,南台灣的河川還能承受多少…

【大投資‧大溫暖?】鋼鐵篇

2007-12-07

2007年,台灣的經濟成長並不理想,但在環境污染上卻拿了好幾個世界第一!我們的火力電廠二氧化碳排放量世界第一,河川裡工業有機廢棄物的含量世界第一,十年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的成長率世界第一,氣候暖化的速率也是世界第一!當全球暖化成為世界各國政府迫切面對的危機,台灣的政府卻似乎置之度外,任憑二氧化碳排放呈倍數成長。高耗能、高污染的鋼鐵業、石化產業持續擴張,所謂的大投資,真的是大溫暖嗎?

【大投資 大溫暖?】石化篇

2007-12-07

後勁反五輕在環保史上歷史悠久,跟五輕做鄰居,後勁居民的感受是如何?在2005年6月5日,環保團體辦了一場「我要活下去」大遊行,後勁居民也北上參與,他們帶著後勁地區抽出來的地下水,是深褐色的,我不禁想像,後勁居民過的是怎樣的生活。在同一場遊行,台西蚵農也在反八輕跟大煉鋼廠,所求的,也只不過是希望給下一代一個可以生活的空間。如果我們了解石化產業的衝擊,是否更會去反思,在看到石化產業高額收益的背後,當地人民犧牲了什麼?整個社會有失去了什麼?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