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害」相關報導
科技‧被遺忘的健康風險
科學園區廢水、空汙引發的健康風險質疑,從竹科、南科、中科三期、霄裡溪、一直延燒到中科四期二林園區。自香山綠牡蠣事件後,至今我們對科技廢水、空汙、電子廢棄物引發的風險所知有限。台灣科技園區設立已30年,在光鮮亮麗的產值之外,健康風險已造成民眾恐慌。企業在追求利益同時,如能善盡社會責任,政府也建立一套本土化的風險管理制度,科學園區的設立才能獲得民眾支持。
綠洲出污泥|竹東員山居民反對設置污泥處理廠
第一次接觸到員山里居民,是在新竹縣政府前,這群居民集合在官衙大門,準備進去抗議陳情。我站在現場拍照,顯得有點突兀,一來,我是最年輕的人,二來,我穿的衣服太乾淨,不像是剛剛從田裡忙完後跑來的農民,所以大家東問西問著,「那個小姐是誰啊?」、「喂,是不是縣政府派來的啊?」我趕緊表明身分,說明採訪重點,他們才繼續討論,下午要抗議的說法。聽他們彼此商量著,「等一下我們去跪縣長」、「我們不能不理性」、「我們要問縣長為什麼這麼沒有良心嗎?」真的,聽到的人心裡一定都會不捨。這些純樸的農民,很簡單、很天真,他們覺得官員不可能這麼明目張膽地騙人,也不會傷害農村跟農民,我很想跟他們說,事實就是這樣,大家真的要一起努力。
毒氣大發:大發工業區的毒氣外洩事件
2008年12月,高雄大發工業區發生毒氣外洩事件,當地國中小的師生,大約有85人送醫,造成大寮鄉居民的集體恐慌,在發生毒氣外洩事件之後,我們的島來到事發現場,當地居民對記者所說的第一句話,竟然是「終於發生了!」為什麼住在工業區旁邊的民眾,會有這樣的反應?他們生活中如影隨形的害怕又是什麼?
2008環境紀錄短片-何日再見溪哥
鶯歌,是一個國際知名的陶瓷之鄉,台北縣政府更不斷的計畫和建設這個觀光城。但是這兩年來,親身參與地方社區事務發現,生活在這裡的居民,因為環境污染而飽受威脅,身為鶯歌的一份子,覺得有義務和權利對鶯歌的環境污染,進一步去了解,而在多項生活威脅中,鶯歌溪的污染只是其中一件。
機車行不行|完善電動車環境邁向低碳城市
每天,在我們生活裡,總有令人討厭的烏賊車出沒,這些車輛所排放出來的廢氣,不但讓城市的空氣品質變差,也造成城市嚴重的熱島效應,人們呼吸的健康也受到影響。如果有一種交通工具,可以享受輕巧便利,卻又不會排放廢氣,那該有多好?實際上,的確有這樣的交通工具存在,那就是電動車輛,不過為什麼會不普遍呢?真是令人好奇……
又見油污|晨曦號擱淺石門海岸
冷冽的東北季風,吹襲著北海岸,空氣中瀰漫中濃濃的油味,烏黑的重油混雜著柴油,不斷隨著海浪沖襲上岸,海岸線已經整個被黑油覆蓋,滿身油污的螃蟹,難以在油海中脫身,這樣的場景,你我並不陌生,海洋油污事件,又再次在台灣北部的石門海岸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