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公害」相關報導
爐碴何處去|各地頻頻發生爐碴非法棄置事件
台灣一年因為電弧爐煉鋼,產生150萬噸爐碴廢棄物,這些爐碴裡,含有鉛、鋅、銅、鎳等重金屬,環保署認為爐碴內的重金屬不易溶出,因此開放再利用,做為道路級配、水泥原料。問題是,重金屬是否真的不易溶出,還有待舉證。但是有業者將爐碴非法棄置,還有的將爐碴混入重金屬含量高,而且含有戴奧辛的集塵灰,導致接二連三爆發爐碴與集塵灰非法棄置或不當再利用的事件。廢棄物管控不善,最後污染都回歸土壤。爐碴混合集塵灰污染土壤的事件像未爆彈,如果不積極管控,類似戴奧辛鴨、重金屬稻米等公害事件,隨時都可能引爆。
被污染的土地:台鹼安順廠的土地悲歌
民國94年7月,行政院基於人道關懷,補償台南市中石化安順廠受害居民5年13億元。時光飛逝,五年期限將於6月底到期,經濟部表明不再補償,居民人心惶惶。一家工廠污染土壤,最後演變成公害事件,安順廠已關廠近30年,居民的苦難卻遙遙無期。中石化是台灣土壤污染事件的縮影,一旦土地被污染,人民無以為家。相較於居民所受的苦,13億又能還給他們多少環境正義…
霄裡溪風暴|友達、華映工廠廢水排放的污染隱憂
新竹縣新埔鎮來了一位特別的訪客Ted Smith,他是矽谷毒物聯盟的創辦人,現在擔任電腦大廠惠普和戴爾的諮詢委員,對企業如何善盡全球公民責任、提出建言,他來這裡不是欣賞青山綠水,而是要了解面板大廠友達、華映排放廢水到霄裡溪的影響。
科技‧被遺忘的健康風險
科學園區廢水、空汙引發的健康風險質疑,從竹科、南科、中科三期、霄裡溪、一直延燒到中科四期二林園區。自香山綠牡蠣事件後,至今我們對科技廢水、空汙、電子廢棄物引發的風險所知有限。台灣科技園區設立已30年,在光鮮亮麗的產值之外,健康風險已造成民眾恐慌。企業在追求利益同時,如能善盡社會責任,政府也建立一套本土化的風險管理制度,科學園區的設立才能獲得民眾支持。
綠洲出污泥|竹東員山居民反對設置污泥處理廠
第一次接觸到員山里居民,是在新竹縣政府前,這群居民集合在官衙大門,準備進去抗議陳情。我站在現場拍照,顯得有點突兀,一來,我是最年輕的人,二來,我穿的衣服太乾淨,不像是剛剛從田裡忙完後跑來的農民,所以大家東問西問著,「那個小姐是誰啊?」、「喂,是不是縣政府派來的啊?」我趕緊表明身分,說明採訪重點,他們才繼續討論,下午要抗議的說法。聽他們彼此商量著,「等一下我們去跪縣長」、「我們不能不理性」、「我們要問縣長為什麼這麼沒有良心嗎?」真的,聽到的人心裡一定都會不捨。這些純樸的農民,很簡單、很天真,他們覺得官員不可能這麼明目張膽地騙人,也不會傷害農村跟農民,我很想跟他們說,事實就是這樣,大家真的要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