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文化」相關報導
【寡婦樓】二戰遺跡保存戰|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建築群
位在新竹的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建築群,一年多前被發現,它們是矛盾的複合體,日本人在這生產原料,讓戰機去轟炸盟軍,但對日抗戰的國軍退守台灣後,卻也被安置在這裡,以此為家。戰爭遺跡的歷史才開始挖掘,開發腳步卻已經逼近…
縴拉著船|花蓮奇美部落的文化泛舟
阿美族奇美部落藏身在台灣東部的海岸山脈之間,1986年瑞港公路開通之後,人口開始外移,部落文化逐漸消失,傳統的生活遭受衝擊。為了替古老部落找尋永續契機,九年前,族人開始從事部落營造...
【歷史街區】愛上西螺|青年返鄉為老街注入文化新活力
因為濁水溪,西螺成為台灣的農業重鎮,不但是稻米與蔬菜產地,也成為重要的水陸轉運中心。街道上,許多精緻建築,印證當時繁華。但也因為濁水溪,西螺沉寂了。曾有的港口優勢因為淤積而消失,商業不再繁盛,老建築有的廢棄,有的修復活化,幾位西螺青年在這些舊空間中,譜寫著新故事…
【島在現場】楊梅道東堂的最後巡禮|2014.07.29
位在桃園楊梅道東堂玉明邸於1927年落成,外觀融合中西元素,裝飾精緻,是楊梅地區鄭氏家族所建,由於家產早已分割,取得部份產權的子孫將老宅局部出售給建商,8/2即將進行清除地上物作業。 7/27上午,不少民眾前往拍攝留下珍貴影像,也有文史團體在網路上發起搶救行動,希望全屋保留,並向桃園縣文化局提報古蹟,今天上午(7/29)桃園縣文化局連同暫定古蹟小組進行現勘,決議列為暫定古蹟。由於牽涉私權,...
薪火相傳|排灣族文化的起點─大武山
大武山是排灣族的聖山,排灣族的傳說故事都是從大武山開始,或許是跟聖山之間有著神秘的連結,雖然一行人當中,除了長老和兩位嚮導,其餘20幾位師生都不曾上過北大武山,但是他們在傳說中的聖山裡,腳步卻出人意料的輕鬆自在。
記憶舊市場|雲林土庫、西螺老市場的人情味
走過一甲子,挺過颱風與地震,木構造的土庫舊公有市場,被不少居民視為城市毒瘤,但是在文史工作者眼裡,這是文化發展的墊腳石。雖然它已經公告為歷史建物,卻還在拆與不拆的糾葛中,深陷著…
老屋的困局-都更來襲
台北市歸綏街上,這間寫著身心靈雜貨店的老房子,外表看起來很普通,走進一看才發現,這棟房子別有來頭。客廳裡掛著早期政府發給的營業證,房間外裝著執業燈,這裡是全台北市最老的公娼館-文萌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