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相關報導
尋找四斑細蟌|淡水河流域的生態指標物種
烈陽下,一行人穿著悶熱的涉水衣,踏進水深及腰的沼澤中,緩緩在基隆河岸社子島濕地移動。沼澤裡有各種小魚、小蝦、螃蟹,但這些都不是要尋找的目標。突然間,蘆葦叢底部細小的身影一閃而過,頭部和身影閃著亮麗的綠色斑點,定睛一看,四斑細蟌就停駐在眼前。
【島在現場】護送台南陸蟹媽媽過馬路|2022.08.12
台南自七股潟湖至鹽水溪一帶,生活著許多陸蟹,其中以凶狠圓軸蟹為大宗,每年六至十月是陸蟹媽媽們降海釋幼的季節,尤其七~八月月圓的前後更是高峰期,有些住在靠海地區的居民說,這個時節晚上有時會聽到陸蟹來敲門,其實牠們可能是因為把路燈誤認為月亮而迷失方向。 陸蟹媽媽想要平安抵達海邊並不容易,除了要穿越沿路的人工設施,還要躲避來來往往穿梭不停的車輛,一不小心,就會成為輪下亡魂。昨晚農曆十五滿月之夜,...
終結上溯障礙賽│大溪溪固床工改善工程
身上有著黑白條紋的格紋島鯻、各種體色艷麗的鰕虎,在清澈的溪水中悠游,這裡是宜蘭縣頭城鎮的大溪溪,中上游屬於水質水量保護區,從出海口往上游不到一公里範圍內,就有近百種水生生物,也是人禾環境倫理基金會長期關注的溪流。
小小毛蟹要回家│為新店溪洄游生物留一條活路
今年5月在台北新店碧潭堰出現難得一見的景像,一群密密麻麻的小毛蟹爬上麻繩,向上洄游,這背後有一群人想盡力幫助毛蟹度過難關,他們是怎麼做的呢?
澎湖大義宮海龜囚禁歲月|以及那976顆無法成形的龜卵
澎湖大義宮建於1862年,至今已有兩百年,走入澎湖竹灣村大義宮的地下岩洞(又稱為地宮),一映入眼簾的,就是五彩繽紛的珊瑚裝飾在壁面上,以及淺淺的水池內數隻海龜都擠在一起,而這些原本都該在海洋的。 想收到最新推播,加入我們的島line社群
微棲地補破網|為受傷土地縫合傷痕
綠野山坡的開墾、埤塘生態的消失、鹽田濕地的破壞,台灣許多國土面臨開發,危害生物棲地。不同的環保團體,在開發土地上推動微棲地修復,進行生態補破網的工作,希望能減少傷害,創造新生機。
八哥「隻」多少|本土與外來種的棲地競爭
你是否也發現到週遭環境,經常出現的黑色身影,牠們蹦蹦跳跳,穿梭在各地,有時在農地、有時在市場、有時在街道,這些本土八哥與外來種八哥,在台灣又交織著什麼樣的故事呢?
都會鳥巢秘錄|如何友善對待城市鳥類
春夏時節,許多鳥類很忙,叼材料築巢,找食物餵養寶寶,還要教菜鳥覓食技巧。當牠們築巢在荒野,與人相安無事,如果鳥巢築到城市裡呢?在牠們生命中最繁重的育幼階段,人們該如何面對這些同住在都市裡的鳥類?
雨燕無家日|施工移巢導致雛鳥成孤兒
台北市新北投捷運站,傍晚的天空逐漸熱鬧起來,台北市野鳥學會理事長張瑞麟,正在觀察一群歸巢的小雨燕。他表示,這裡可能是台北市最大的小雨燕聚落,原因之一是捷運站旁的舊北投郵局,剛好適合牠們築巢,一旁又有磺港溪和七星公園的大片綠地,方便牠們飛行、覓食。
【島讀】當鳥類來到城市
春天,有些鳥很忙。趁著氣溫回暖,牠們要進行生命中最重要的大事:繁殖。有些鳥選擇樹洞、有些會自己啣巢材築窩,當牠們築巢在荒野,與人相安無事,如果鳥巢築到城市裡了呢? 例如大安森林公園對鳥類來說就是資源豐富的地方,近幾年固定有一對鳳頭蒼鷹築巢,台灣猛禽研究會與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連續七年在鳥寶孵出之後,架設攝影機直播,讓網友一同陪伴雛鳥成長,成為美好的生命教育。 鳥類是機會主義者,...
守護戰地夜珍珠|不讓馬祖雌光螢消失
精神標語、碉堡與廢棄大砲,訴說著馬祖過往的戰地歷史,曾經肅殺的前線島嶼,卻也因為地理隔絕,孕育出特有生物-雌光螢,牠們既脆弱又稀少,即使輕微的環境變動,也可能讓牠們步向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