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相關報導

藍色幽禁

2002-09-02

五月底,屏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進行一場鯊魚搬家的大工程。原來住在海獸池裡的48條鯊魚,在完成階段性的展示任務之後,不得不退讓出牠們暫住的家,只為了迎接遠道而來的新客人。

螃蟹先生

2002-08-26

該怎麼形容這種動物呢?長相,不太吸引人。行動,有些遲緩。就連走過牠的身邊,你可能都不曾注意到牠,甚至還會不小心踩到牠,雖然這種動物不怎麼上相,不過牠的奇特,卻超乎你的想像。

海參一族

2002-08-19

夏日的墾丁艷陽高照,墾丁國家公園的萬里桐海岸湧進一批又一批拜訪海參的遊客,這片三百公尺長的潮間帶不只是台灣海參家族的大本營,也是學術界研究海參的重要基地。目前台灣共有四十多種的淺海海參,大部分都喜歡躲在礁岩區坑坑洞洞的石縫裡,不過也有極少部分是例外的。 不過,該怎麼形容海參這種動物呢?長相不太吸引人,行動有些遲緩,就連走過牠的身邊,你可能都不曾注意到牠,甚至還會不小心踩到牠,...

國境之南|你很陌生的南沙群島

2002-08-12

中華民國的最南端─南沙群島,你去過嗎?南沙群島其實含蓋了大大小小一百多個島嶼,其中的太平島是一個橢圓形的狹長島嶼,沿著島的四週走一圈只需要二十分鐘,雖然太平島只是一個孤懸在南海中的小島嶼,但是優越的地理位置在明朝和清朝已經成為漁民捕魚的據點。二次大戰期間,日本占據南海各島,稱太平島為長島,作為南進的基地,對日抗戰勝利之後,這座島嶼由我軍的太平艦負責從日軍手中接收,自此成為太平島。

伴魚一生 | 手繪魚圖見證沿海經濟魚類消失

2002-08-12

老先生要找一條魚,不但要非常新鮮,更重要的,是要完整無傷。

前線

2002-07-29

層層的鐵絲網,禁錮了烏坵島,困住了烏坵人,最後突破重圍的,卻是核廢料。前線,這兩個字,讓烏坵被人們遺忘了很久。  

禁入家園(下)|引進外來魚種缺乏管制恐釀生態浩劫

2002-07-29

吳郭魚成功入侵台灣溪流, 改名「台灣鯛」, 已經成為不可挽回的事實; 琵琶鼠稱霸高屏溪與冬山河也早己眾所皆知; 食人魚、巴西龜、鱷魚等水族弟兄在水庫河流中出沒, 也偶爾成為茶餘飯後的新聞。人們為了休閒為了娛樂, 開啟了食用魚與經濟魚的市場; 為了嘗鮮為了好奇, 帶動了業者的試探與炒作。這個外來魚種交易買賣的自由市場, 早就超乎想像地龐大, 大到市面上90%的觀賞魚都是禁止輸入的魚種、大到一條魚的身價高達數十萬元、大到業者趨之若騖、大到政府單位束手無策。你說, 溪流裡怎麼可能不會有愈來愈多的外來魚種?

禁入家園(上)|外來魚種適應力超強侵占本土魚種領域

2002-07-22

夏季悶熱無風的晚上, 蘭陽溪的支流靜靜地躺在三星鄉的田野蔓草中, 一切似乎一如往常。但是在溪水的暗潮疾流間, 卻有一股外來的勢力預謀侵佔本土魚種的棲息領域, 牠們以驚人的繁殖能力快速拓展族群數量; 以原生產地適應惡劣環境的超強基因, 不費吹灰之力地融入大小溪流中; 在食物鏈中的掠食者和成為食物的生產者還來不及認識牠們的時候, 牠們已經成功擴張成為當地最優勢的物種, 成為一方之霸。

愛戀‧澎湖

2002-07-22

在縣市財政富裕程度上,澎湖算是敬陪末位的困窘縣份,澎湖人笑稱他們別的沒有,就只有「陽光、空氣、水」。但是這些「沒有什麼」的陽光、空氣、水,每年卻吸引數百萬來自各地的觀光人潮,跨過海洋湧入澎湖,就為了一睹這個蔚藍海上美麗的群島身影。

墾丁假期

2002-07-01

墾丁國家公園挾著保護自然資源的令牌,每年夏季招徠了數百萬的人潮前來度假。這個擁有珊瑚礁和金黃沙灘的美麗海灣,卻也因此承受了愈來愈多的環境壓力。蜂湧而至的私人轎車催促著鑿山開路的腳步,激情探索的水域活動踐踏著海底的珊瑚, 飲食住宿需求把廢水垃圾推向無辜的河川,眼看著抵擋不住的熱情造訪,誰來幫這片南台灣最美麗的海灣留下應有的尊嚴?

呷飽沒

2002-06-24

有一群人努力了近三年的時間,只為了將一種被人快吃光的生物-「馬糞海膽」,放流大海,而有另一群人,花了大半輩子的時間,只為了研究出更好吃的稻米。當人的需求從「吃的飽」提昇到「吃的好」,當世界上的人口愈來愈多,耕地卻愈來愈少,而野外的資源又被人類自己破壞殆盡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辦呢?在一句「喫飽沒」的背後,隱藏了多少生物資源消耗的問題。

台灣陸蟹傳奇|母蟹生寶寶

2002-05-27

有些螃蟹,原來和其它遠古生物在海洋裡生活,後來隨著演化力量,爬上了潮間帶,到達了海岸林地。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