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關鍵字

【食品安全】毒雞蛋之謎|戴奧辛怎跑到雞蛋裡?!

2017-05-08

蛋雞舍裡,上萬隻母雞低著頭,不停啄食飼料,仔細一看,籠子旁就有不少剛生下的新鮮雞蛋。巡視雞舍,中華養雞協會蛋雞組組長洪金獅,這位四十二年資歷的蛋農臉上,卻看不見笑容...

守護五十二甲濕地|創造農業價值 減緩賣地開發

2015-04-13

宜蘭五結的五十二甲濕地,緊臨冬山河,是個河流氾濫的農田型濕地,有著傳統的農村生活和豐富的生態。但是農業的凋零與開發,嚴重威脅濕地未來,於是當地居民與環保社團合作,一起守護這塊美麗的濕地…

水不落田|停灌休耕政策衝擊農民

2015-01-26

2014年,全台降雨量不足,10月及11月降雨量,更創下67年來新低,全台水庫拉警報。為了讓水庫能穩定供水,政府宣布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嘉南水利會灌區內的部分農地,得停灌休耕,總面積達41,576公頃,是2004年之後,最大面積的停灌休耕…

老油廠的新風情

2014-12-22

一件件假油事件不斷引爆,人們對於油品的憂慮,成為生活夢魘。在尋找好油的行動下,台灣許多老油廠重新被發現,這些曾經存在街坊中的油車間,維繫著最簡單的榨油技術,最美好的人際網路,讓老油廠在食安風暴中,展露從農到食的新風情…

【豬肉價格】豬價捶心肝|如何合理反映豬農成本?

2014-10-13

對於豬肉,消費者可能有諸多要求,希望豬肉美味、衛生安全,又兼顧動物福利,希望家畜過得快樂、住得舒服,但消費者自己也得先想想,願意付出多少代價?

廢油肥皂劇

2014-09-22

餿水油事件,讓一些老店招牌受累,也讓我們的健康遭殃。根據環保署的清查結果,國內廢食用油逾五成無法掌握流向,也就是說,每年有大約四萬噸的廢油下落不明,研判應該是被家庭及攤商轉賣或任意丟棄,堵塞了自家水槽、下水道或成為地下油行煉製黑心油的來源。為避免廢油污染環境,為求吃下肚的油安全無虞,民間團體展開自保,開始回收廢油來做皂…

漂洋過海核污染

2014-03-10

福島核災至今三年,污染無法控制,人工核種持續外洩。台灣是日本第三大出口國,根據統計,每10公斤食品就有0.8公斤來自日本,政府如何把關食品輻射污染?是否能阻絕人工核種被吃下肚?

餐飲的綠色革命

2014-01-27

台灣外食人口數量龐大,外食比例高達七成,但是層出不窮的食安問題讓人擔心,究竟到哪裡才能吃的安心?在高雄,地方政府建立綠色友善餐廳認證制度,鼓勵餐廳使用在地有機食材,重新建立農民、餐廳、消費者三者之間的友善循環…

農民起意|台東池上的正向力量

2013-06-24

台東池上鄉的稻穗音樂節,總在稻香四溢的季節裡,喚起人與土地的情感,彷彿也在昭告天下,池上不只產好米,也產好米文化…

自然好滋味

2013-05-20

越來越多人,選擇投身務農行列,不過想要不使用農藥、不添加肥料,光靠大自然,有沒有辦法讓作物順利生長呢?有一群農夫,推動秀明自然農法,相信土地有自癒能力,生產出健康自然的食物,讓人類健康,也讓土地健康…

酸甜回春土滋味|台灣鳳梨好滋味

2013-04-15

佈滿尖刺的尾葉、粗糙的表皮,包覆的竟然是香氣四溢、酸甜均衡的細緻果肉。入春後的三月天,南台灣的鳳梨進入盛產期。在大武山下耕種了三代的鳳梨世家,正努力把土地的健康、慢慢種回來…

草、木、人 尋和諧

2013-04-01

如果把茶字拆開來看,它是草、人、木的組合,但是現在我們所喝的茶,大都來自把雜草清光的慣行茶園。南投縣仁愛鄉,兩位資深茶農,反倒是把雜草當成茶樹的好朋友,重建草、木、人的奧妙關係。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