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科學」相關報導
珊瑚有難|史上首次全國大規模珊瑚白化
2020年,台灣海洋經歷了一個高溫的夏天,從南部的墾丁、小琉球到東部的蘭嶼、綠島,以及澎湖南方四島、東北角,還有東沙、南沙,都傳出珊瑚白化的消息,這是繼1998年珊瑚白化之後,台灣第二次台灣大規模珊瑚白化,影響區域及白化程度比上次更劇烈,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陳昭倫博士的研究團隊,成立珊瑚白化觀測平台,匯集各地珊瑚白化資訊加以分析,結果發現以屏東小琉球最為嚴重,預計將有一半以上的珊瑚死亡,...
當春雨、颱風都減少的旱時代來到|台灣水資源的挑戰 《專訪中研院環境變遷中心副主任許晃雄》
中研院環境變遷中心與跟國外普林斯大學的研究團體合作,引用高解析度的全球大氣模式,推估未來海溫上升、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增加後,全世界的大氣環流、颱風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未來食物養成記:電腦飛機來種稻
清晨六點,台東關山的一家早餐店,對坐吃早餐的,一個是種稻子種了五十多年的周有鎮,一個是他認識才三年的新朋友,屏東科技大學的王裕民教授。老農和教授聯手,在花東縱谷的米糧大鎮關山,開啟AI務農的新時代。
《病毒獵人:阻止下一場瘟疫大爆發》
在過去半個世紀中,病毒「外溢」(Spillover,即病毒跨物種傳播)的發生次數,增加了三倍,因此奪走了無數生命。然而人們總是在每次瘟疫爆發的當下,才意識到危機正在發生。 2014年伊波拉疫情在西非爆發,當世界聚焦在伊波拉病毒時,地球上還有其它致命疾病虎視眈眈,立百病毒 、屈公病毒、茲卡病毒......,這些人畜共通病毒,其實擁有很多共同點。它們來自何處?如何致人於死?以及該如何防止它們的擴散?...
瘟神的腳印:台灣傳染病的歷史足跡
每年元宵的鹽水蜂炮、台東的炸寒單,還有台南高雄屏東一帶的燒王船,大家都說是消災解厄求平安。其實先民遇到的最大疾厄,就是因為歷史書上說的,「台灣多瘴癘」所引起的傳染病。
【燃燒中的澳洲系列報導-專訪雪梨皇家植物園布萊特.桑莫瑞爾博士】
前言: 位在雪梨市區西邊,距離約兩小時車程的藍山地區,是許多觀光客會造訪的人氣景點。然而,在2019年到2020年的野火季中,這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認定的世界遺產,有高達80%的範圍都受到野火的衝擊。為了瞭解野火對森林的衝擊,雪梨皇家植物園的研究主任,也是首席植物學家,布萊特.桑莫瑞爾博士 (Dr. Brett Summerell),帶著我們走訪藍山園區外圍一片遭受野火襲擊的原始林;同時,...
農用無人機的下一步|法規與實務操作衝突如何解
它可以代替人的雙眼,模擬鳥的視角,也可以替代人的雙腳,深入田間管理作物。在農業人口高齡化的台灣,農用無人機成為農村不可或缺的生力軍,應該怎麼管理,才能確保安全,創造多贏?
「排碳者付費」時代|讓產業克盡減碳責任
2015年,世界各國簽署巴黎氣候協定,希望在本世紀末之前,將全球增溫控制在2度C以內。巴黎協定通過後,各國紛紛提出自主減碳承諾,但是全球碳排放還是快速增加,2019年,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突破415ppm,隨著碳排放增加,極端氣候也在各地釀災。
戰疫 - SARS之後,台灣準備好了嗎 ?
「最近有從國外回來嗎?」「她上禮拜剛從中國回來。」「剛從中國回來是不是?等下量一下耳溫跟血壓、血氧喔!我來幫你太太做一下評估。」 大家不要驚惶,這段對話並不是台灣出現社區感染的真實對話紀實。這是雲林縣消防局六合分隊的模擬演習。2020年1月21號,農曆過年前,台灣還在觀望新冠肺炎疫情發展,雲林縣已經進行全縣救護演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