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相關報導

台灣山茶前傳|藏在深山裡的本土原生茶種

2018-05-28

說到茶,你會想到什麼?金萱、烏龍、鐵觀音,還是紅茶、綠茶、手搖杯?對許多台灣人來說,可能很難想像,在中南部深山裡,其實藏著一種非常特別的茶葉品種。這種茶的茶菁,顏色有淡青、有濃綠,也有偏紅或帶著些微暗紫色,這種茶的茶樹,喜歡長在海拔一千公尺以上的森林,更愛在大樹樹蔭下落地生根,這種茶野性很高,無須施肥、用藥或修剪疏枝,世人直接稱它為「台灣山茶」。

另一個清境|未來該怎麼走?

2018-05-14

清境在民宿出現前,是政府安置軍隊的高山農場,滇緬義胞與榮民共有七個村。後來民宿過度發展,政府頒布禁建令,這些村落的屋舍改建也因此受限。現在針對這些村落的建物禁建令即將解除,對清境將帶來什麼影響?美麗的高山稜線,從森林變成農場,接下來,人們又將打造什麼樣的清境?

石板屋裡的光亮|部落用電自給自足

2018-04-23

一個曾經有電力到達的部落,為何寧願沒電,也不要台電復電?一群被當做傻瓜的義工,為何走了八個小時的山路,只為了送幾片光電板到這裡?

馬頭山的生態秘密|反對設置掩埋場的理由

2018-02-26

台28線,一條貫穿高雄連接著山與海的省道,知道的人寥寥無幾。馬頭山,一座位於台28線的獨立山頭,更是沒有人特別注意它。不過這座山有個不為人知的秘密,就藏在一片片廣大竹林裡…

礦山下的未來|改革聲浪要求撤銷亞泥展限

2017-12-25

今年11月23日,花蓮新城山亞泥新礦權正式生效,可以再繼續開採二十年。12月,行政院通過礦業法修正草案,修法能否解決礦區長久的爭議?

聲景錄台灣|聽過大自然的聲音嗎?

2017-11-27

聽覺,是人們一天之中最早甦醒的感官。聲音,能將人從沉睡中喚醒,也能成為與自然的連結,透過長期紀錄的累積,聲音能告訴我們很多。聆聽、理解,跟著專家,一起留住台灣的聲音。

山上的露營場|親近自然?

2017-07-31

近年,露營活動成為熱門休閒活動,每到假日總是全家出動、朋友結伴,一起到野外露營。隨著露營活動興盛,露營場因應而生,但是失去規範,造成山坡地開發、垃圾污染等問題。讓人反思,親近自然的活動,反而變相破壞自然...

【掩埋場】山雨欲來馬頭山之一|地下水及地質爭議

2017-07-10

高雄旗山、內門、田寮三區交界處,有座獨立山頭,因狀似駿馬,而被稱為馬頭山。不過,2015年6月,在馬頭山東側,有個28.7公頃的山谷,被廢棄物處理業者,申請開發為乙級廢棄物掩埋場。由於這個案子即將進入環評大會,掩埋場廠商和反對設場的自救會,紛紛加速遊說腳步,希望獲得更多的社會認同。

【掩埋場】山雨欲來馬頭山之二|設場後的影響

2017-07-10

並不是所有居民都反對業者設置掩埋場。旗山、內門、田寮三區共49個里,其中23個里的里長,共同組成了一個馬頭山廢棄物掩埋場監督委員會。

跟著溫度搬家~台灣屋脊上的玉山圓柏(2017新版)

2017-07-03

我想,再也沒有一種樹,能像它ㄧ樣,踞守台灣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以各種姿態,展現它的獨特,在百萬年前的冰河時期,從東喜馬拉雅山系一路拓展領域,落腳到台灣,成為分佈海拔最高的樹種。在玉山山塊它的命名地,我們見證了它們不畏霜雪的堅毅,在中央山脈的秀姑坪,目睹了大火肆虐過的枯木殘寂,在雪山山脈的翠池,遇見它們最大最古老的族群。近二十年來,我們的島節目持續多次探訪,每一次都想問候,這些挺立千年的玉山圓柏,在高山上過得好不好?

採山:亞泥開採新城山|礦下部落的生活

2017-06-26

2017年6月,齊柏林驟然辭世,他生前關心的亞泥礦場成為焦點,其實,亞泥礦區一直是當地居民的擔憂。網路上二十多萬人連署,希望撤銷亞泥新城山礦場展限,越來越烈的怒火,從太魯閣延燒到行政院。

樹之死、六龜之生|台27線拓寬

2017-06-19

106年3月,南部雨季還沒來,高屏溪上游荖濃溪,河水淺淺、水色清澈。河的左岸是台27線,路寬4.5到6米,號稱全台灣最窄省道。不過沿途風景特殊,有十八羅漢山的崢嶸山勢,還有300多棵70多年的土芒果樹,形成綠色隧道,是高雄六龜近年超吸睛的私房景點。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