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一所距離六輕只有九百公尺的小學,六十二個學生,過了一個不平靜的開學日。國家衛生研究院公布的一份流行病學研究報告,建議這六十二位學童,應該遷校,引發中央、雲林縣政府和麥寮鄉民的激烈爭論。長期與六輕為鄰的麥寮鄉民,對於遷校決策,為何如此憤怒?當學校就在工業區旁,政府應該如何為學童健康把關?
颱風走了,金門海岸的災難還在。擱淺的大船,讓金黃的沙灘,壯麗的礁石,染上刺鼻的黏稠黑油。這場環境危機,該如何化解?
9月14號凌晨,莫蘭蒂颱風開始發威,台東和南部地區首當其衝。富岡和綠島漁港的燈塔,被颱風掃進海中,台東延平紅葉村,發生嚴重土石流,村子裡有十分之一的住戶,家園全毀。同時間,屏東恆春的大樹,被吹得東倒西歪、民宅屋頂被強風吹翻,最大陣風16級,創下當地120年來的最高紀錄。果然,號稱2016年地表上最強的颱風,莫蘭蒂的實力非常驚人。
每天的卸妝、洗臉,例行的刷牙、沐浴,臉上擦的,身上洗的,都可能添加了塑膠微粒,你相信嗎?
天色微亮的清晨,傳來聖樂聲,不到五點,漁村居民早已聚集在教堂望彌撒,這個小漁村,平常少有遊客造訪,九成以上居民靠漁業維生,而它的命運,跟台灣有關…
2015年8月,震南鐵線公司在高雄路竹老人活動中心,舉辦新園農場設廠前的開工說明會。震南公司的工作人員,將民眾引導到一樓休息室,而往二樓會場的樓梯,卻已經被警察把守,禁止人員上樓。這個時候,反對震南鐵線開發案的民眾才發現,情況不對勁,和警察對峙高喊「公開說明會為什麼居民不能上去?」
1990年代,由於垃圾掩埋場瀕臨飽和,台灣各地陸續爆發垃圾大戰。政府為了解決垃圾問題,在各縣市推動興建焚化爐,垃圾處理從此進入焚化爐時代。但是焚化後,垃圾並沒有消失,除了廢氣與二氧化碳,還會產出大量飛灰與底渣,而它們又去了哪裡?
同樣是水源地,有些備受重視,有些卻乏人問津。在大台北,兩處日治時期的水源重地,走向完全不同的未來…
在黑色油污裡掙扎,海洋生物面臨生態劫難。一艘艘巨輪,一再發生擱淺事件,一再重創生態。染黑的海岸,糾結著社會人心,究竟該如何避免下一場災難的到來…
2015年12月31日,是政府承諾高雄煉油廠二十五年遷廠的最後期限,為了這天終於到來,後勁鄉親在地方信仰中心鳳屏宮前,舉辦反五輕二十五年跨年晚會,要一起見證,歷史的時刻!
一群高雄環境團體和居民,走向中油大林蒲煉油廠,表達反對工業污染的心聲,他們以紙團象徵空污粒子,丟回廠區,表達怒火。居民控訴,地方已經受害半世紀,不知何時才能終止污染悲歌,不再成為犧牲邊陲…
二十五年前,在高雄後勁居民強烈抗爭下,政府承諾將在2015年年底,把高雄煉油廠遷走,今年年底,是政府兌現承諾的最後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