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name」相關報導

2007年環境事件簿

2007-12-28

2007年進入倒數計時,回顧過去這一年,什麼是你印象中最重要的新聞呢?是民生物資與油價高漲、中正紀念堂改名民主廣場、楊宗緯含淚退出星光幫,還是台灣之光王建民蟬連19勝? 有些新聞像看煙火一樣稍縱即逝,但是,以下這些新聞,卻關係著未來你呼吸的空氣、你喝的水、你孩子的孩子,將生存在什麼樣的環境… 讓我們回顧這一年來,對台灣環境有重大影響,不可忽略的幾件大事!

誰愛平埔族 – 西拉雅之夢

2007-12-21

當一個消失的種族,重新在人間顯現,人們會投注多少關心?平埔族,四百年前縱橫台灣西部平原,四百年後漂浪在島嶼的噤語之中,當西拉雅的族名,再度被提起,人們才赫然驚覺,台灣的歷史,應該重新書寫。

小蘿蔔秋天滋味

2007-12-21

田間飛舞的紋白蝶、綠葉上的小瓢蟲、青翠茂盛的蘿蔔葉…在美濃的平原上,土壤孕育著這群小蘿蔔。白玉蘿蔔,是美濃人替它取的新名字。每到秋天,陽光烘暖片片蘿蔔乾,透過婦女的雙手,自然食材被醃漬成這裡在地的生活文化。

豬的大小號

2007-12-21

來到武洛溪,這裡是屏東地區養豬廢水污染最嚴重的地方,也因此,縣政府正推動一項整治計畫,然而,在計畫還沒達成前,立法院卻三讀通過了水污染防治法修正案,大幅放寬畜牧業者違法排放的罰款額度…河川面貌尚未恢復,公權力權限卻又降低,南台灣的河川還能承受多少…

我的綠建築

2007-12-14

一間設計不良的建築,不但會讓你住得不健康,更會消耗你的荷包,浪費能源,同時造成環境的負荷。在台灣,建築物消耗的能源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比例高達29%,建築產業消耗全世界最高密度的水泥量,排放最多的營建廢棄物,但建築物的壽命卻嚴重的偏低。現在,一群用心的建築師,希望改寫好房子的定義…

來玩土造屋

2007-12-14

石碇山區,一個被樹林包圍的學校,叫做二格山自然中心。在這裡,知識不是用背的,也不是寫在書本上,而是要小朋友用雙手雙腳實際去體驗。創辦人方正泰先生,七年前耗資三億元買下二格山的山頭,他不蓋民宿、不做開發,只想提供孩子一個自然學習的好環境。但是,在這樣的環境裡需要什麼樣的房子呢?

辦公室做環保

2007-12-14

每天買杯隨手杯咖啡、不小心就重複列印好幾張、信封寫壞一次就丟掉、老是有人下班不關電燈、電腦,這些動作的背後,你是否有看到辦公室環保的問題?這裡,有兩個特別的辦公室,要教我們如何用小動作改變大環境。

【大投資‧大溫暖?】鋼鐵篇

2007-12-07

2007年,台灣的經濟成長並不理想,但在環境污染上卻拿了好幾個世界第一!我們的火力電廠二氧化碳排放量世界第一,河川裡工業有機廢棄物的含量世界第一,十年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的成長率世界第一,氣候暖化的速率也是世界第一!當全球暖化成為世界各國政府迫切面對的危機,台灣的政府卻似乎置之度外,任憑二氧化碳排放呈倍數成長。高耗能、高污染的鋼鐵業、石化產業持續擴張,所謂的大投資,真的是大溫暖嗎?

【大投資 大溫暖?】石化篇

2007-12-07

後勁反五輕在環保史上歷史悠久,跟五輕做鄰居,後勁居民的感受是如何?在2005年6月5日,環保團體辦了一場「我要活下去」大遊行,後勁居民也北上參與,他們帶著後勁地區抽出來的地下水,是深褐色的,我不禁想像,後勁居民過的是怎樣的生活。在同一場遊行,台西蚵農也在反八輕跟大煉鋼廠,所求的,也只不過是希望給下一代一個可以生活的空間。如果我們了解石化產業的衝擊,是否更會去反思,在看到石化產業高額收益的背後,當地人民犧牲了什麼?整個社會有失去了什麼?

農地受難記

2007-11-30

看到一棟棟高聳氣派的別墅矗立在田野之間,遮住山的形狀、水的流向;看到農地被挖出一個個大坑洞,鄰近農田不斷崩落後退;又看著污染的廢水把田裡的土,染成黑色、黃色、白色或紅色…這些景況,都是農村的真相。至此,我不禁想問,當農業產值已經連續八年不到全國GDP的2%時,台灣的農地還有經濟價值嗎?而這些農地的現況又還會有人關心嗎?同時,農地的處境是否也反映出,台灣農業發展與環境生態將走入另一種浩劫?實在太多太多的疑問了!所以,我們試著把尋找解答的過程,一一記錄下來。

松鼠危機|城市公園生態亮紅燈

2007-11-30

毛茸茸的大尾巴、紅通通的肚子、敏捷矯健的跳躍身手,這是城市裡常能見到的小個子鄰居,赤腹松鼠。外型討喜,吃東西的模樣可愛逗趣,不只擁有小朋友粉絲,連大人也為之著迷,忘了牠其實是「野生動物」。人們與都會松鼠的關係,已經亮起紅燈。

【體驗自然Fun一夏】與舟同行:找回與水的信賴關係

2007-11-30

翻開舊地圖,可以看到台灣許多地名都跟水有關,枋橋、水返腳(汐止)、艋舺(萬華)、關渡、滬尾(淡水)等等多不可數,象徵著我們的聚落發展其實跟水一直是脫離不了關係的,在過去資源還沒被開發的年代,水是隨手就可以使用的資源,我們利用水路運輸、靠獵捕漁獲求得溫飽,水可以說是餵養了整個民族的母親。但隨著工業的發達,我們把自己一層又一層的包圍在陸地,再也看不見水。如今,透著獨木舟,或許已經不再是當年的用途了,但是我們是否能夠藉此重新找回跟水的信賴關係呢?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