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氣候密碼|馬雅文化消失的主因

記者 黃康妮

今年一月,一個業餘的美國考古學家吉爾,根據安第斯山脈冰河的冰雪核心,推測出馬雅文化消失的主因是歷時兩個世紀的乾旱。馬雅文化是世界古文明中唯一沒有在大河流域發展的文明,馬雅人靠著亞馬遜叢林豐沛的雨量,以適合潮濕多雨氣候的玉米為主食,沒想到,曾經自恃多雨遠離大河流域的叢林文明,卻因為穀物不生而日漸衰亡。馬雅文化曾經縱橫中美洲達十二個世紀,卻在氣候變遷的魔咒下從此銷聲匿跡。

很不湊巧的,馬雅文化滅亡一千年後,全球平均氣溫一百年來上升了0.6度。這個看似緩慢的溫度趨勢,其實已經威脅到全球海洋數百萬種的生物資源。1998年是人類有紀錄以來最溫暖的一年,而這一年也是全球珊瑚白化最嚴重的一年。珊瑚是對氣候反應極為敏感的腔腸動物,只要海水溫度持續超過三十度以上,體內的共生藻就可能死亡,這時珊瑚也開始出現白化的現象。溫度對海洋生物的效應就像骨牌一樣,從共生藻、珊瑚到珊瑚礁魚類,再到數以百萬種的海洋生物,都可能因為看似微小的氣候變化,產生意想不到的擴大效應。

更不巧的是,氣溫上升帶來的不只是單純的氣候現象,其它的氣候因子像是降雨、海溫…等,也都可能相互影響,造成不可預知的天氣變化。對氣象學家來說, 十五天以上的長期預報之所以困難重重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造成氣候變化的機制實在太過複雜;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各個氣候因子之間其實是互為因果、相互影響的。因此全球氣溫的上升, 會不會造成全球水資源分配的巨大變化,也同樣令人關心。

一個比較普遍的說法是: 赤道地區雨量會增加,而副熱帶地區雨量會減少;另一種說法是;全球水資源分配會更不平均。也就是說,乾燥的地方會更少雨, 而潮濕多雨的地方會有更多雨量。不過,限於人類對氣象變化的所知有限,這些都還不足以成為定論。尤其人類自有豐富完整的氣象資料以來,也不過百年的時間,「就像醫生只看過四五十個病例一樣,氣象學家也只看過四五十年的天氣變化。」台大大氣科學系許晃雄教授這麼比喻氣象學家的無奈。

如何找出更多的病例,幫助氣象學家進行分析統計,是一項重要的工作。海底的地質岩心就還留著古氣候的紀錄。曾經幫助科學家證實板塊運動學說的聯合果敢號地質鑽探船,可以深入海底四千公尺,鑽取沈睡了百萬年的海底沈積物。這些沈積物裡蘊含著許多微體化石,藉由這些化石的碳酸鈣成份就可以解讀出當時的氣象資料。

成大地球科學系副教授游鎮烽則嘗試以珊瑚、石筍、車渠貝等,同樣具有碳酸鈣成份的動物或地質,試圖解讀古氣候密碼。目前透過珊瑚的骨骼分析,已經可以解讀出歷年的颱風個數,甚至油輪污染的狀況。這些研究有別於海底岩心的氣候研究,因為透過珊瑚骨骼的分析,可以解讀出幾個小時內的氣候變化。如果海底岩心的古氣候研究拼湊出的是殘缺的恐龍骨骼,那麼這些珊瑚與貝殼所能勾勒的則是片片斷斷的細部組織。無論失落的氣候資料有多龐大,許多地質學家與古氣候學家都正努力地在修補這片無知。

集數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