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子惟

茶葉 水源 焚化廠|垃圾問題的最佳解方?

2025-01-19

南投縣內沒有自建焚化爐,垃圾長期外運到其他縣市焚化,目前仍堆置約26萬噸垃圾尚未處理。為了解決垃圾問題,南投縣政府初步選定在名間鄉新民村興建焚化廠,當地居民擔憂會影響茶業與農田,組成自救會強烈表達反對。

耐震補強的下一哩路|私有公用建築能否承受大震?

2025-01-05

處在地震頻繁的台灣,大家知道自己去的旅館、商場等公共場所,耐震能力合格嗎?

守護百年瑠公圳的人與屋:文化保存與居住權的爭議

2024-12-21

瑠公圳,一條自1740年開鑿、擁有284年歷史的古老水圳,見證了大台北地區的發展與變遷。然而隨著都市化進程,這條曾是生命之水的圳道文化,正面臨消失與迫遷的危機。

《追蹤斷層帶》之二:如何評估斷層活動週期

2024-11-23

今年發生在花蓮的403地震,讓許多人回想起二十五年前,九二一地震帶來的巨大衝擊,大家都想知道,全台三十多條已知的活動斷層,何時會引發下一場大震。雖然地震仍無法預測,但四分之一世紀以來,科學家持續透過各種方式,來評估斷層的活動週期,他們是如何進行,又有哪些發現呢?  

送龜回家|前進瀕危龜保護重地

2024-11-09

屏科大野保所陳添喜副教授,長期協助收容走私查緝或養龜場棄養的原生龜。秋冬,天候轉涼,龜類活動性降低,不會跑遠,正是適合送牠們重回野外的時刻。這批食蛇龜有50隻,每一隻都經過檢測,確定是花蓮的基因型,把來自花蓮的龜送回花蓮,野放瀕臨滅絕的物種,必須多謹慎?

自主防災怎麼做|居民的避災、減災之道

2024-10-27

從七月的凱米颱風,到十月的山陀兒颱風,極端氣候帶來的降雨量,一再超越防洪設施的保護標準...

山陀兒來了|未來氣候災害的考驗

2024-10-07

山陀兒颱風挾帶強風豪雨而來,這是今年第二個侵襲台灣的強烈颱風,行進間路徑詭譎多變,難以捉摸。

找回城市裡 最棒的一條河|你所不知道的雙溪河

2023-01-08

黃雍熙是划船運動的愛好者,他曾經駕帆船穿越中國西江,也曾經自己製作獨木舟航行東海岸,但他認為最棒的河川不在遠方,而是在自己的家門前…

空城 記《二》|留不下的都在歌裡

2022-10-02

政府推動桃園航空城,2020年內政部通過區段徵收計畫,第一階段有七千多棟房子要拆遷,拆遷戶安置措施分成「安置街廓」或「安置住宅」兩種方式。

空城 記《一》|台灣史上最大的土地徵收

2022-10-02

為了提升航空運輸量能,重新調整機場周圍的土地使用,促進桃園都市發展和產業轉型,2010年政府推動桃園航空城計畫。計畫開發範圍4564公頃,區段徵收面積達3147公頃,是台灣有史以來最大的土地徵收與開發計畫,受影響的居民超過三萬人。2020年,內政部通過區段徵收計畫,桃園航空城正式進入實質開發階段…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