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宗

為稻稈與稻殼續命!國內最大宗的農業剩餘物資如何去化?

2025-10-11

主計處統計,台灣最大宗的剩餘農業資材,就是稻稈和稻殼,每年平均超過200萬噸,其中稻稈腐化速度慢,遇到急降雨經常浮出水面、塞住水溝,而碾米後產生的稻殼,也有去化困難,迫切需要就地利用的方法。

挖埋。美濃大峽谷|為什麼盜挖盜埋無法杜絕?

2025-09-28

高雄美濃爆發農地盜挖盜埋事件,一處處農地被挖開,外界戲稱為「美濃大峽谷」事件,引發各界關注,檢警追緝查辦,釐清案件真相,該如何杜絕盜挖盜埋的不法事件?

孩子玩耍怕燙傷中暑!高溫下的兒童遊戲場如何應變?

2025-08-31

連日烈日曝曬,不少家長不敢帶孩子到遊戲場玩耍,尤其當設施材質容易吸熱又缺乏遮蔭,更可能成為熱傷害的危險區域。面對越來越炎熱的氣候條件,如何打造降溫的兒童遊戲場成為新的考驗。

728豪雨》風雨夾擊的試煉!颱風剛走中南部又遇強降雨

2025-08-03

颱風剛走,大雨又來襲,7月5日丹娜絲颱風帶來強風,導致嘉南地區超過三萬戶房屋受損,三週過後不少房屋尚未修復完畢,7月28日西南氣流又帶來豪大雨,重創中南部多個地區發生淹水,強風、豪雨接連襲擊,該如何因應氣候變遷的難題?

丹娜絲颱風》狂風下的光電場:如何強化耐風性與結構安全,極端氣候的韌性考驗

2025-08-02

丹娜絲颱風的強大風力,讓屋頂掀開、電線桿折斷、部分光電案場也因此受損。政府針對建築物有訂定耐風設計的規範,是否適用於光電設施?做為能源的基礎設施,光電場應該如何強化安全與韌性,以及極端氣候的挑戰?

水的爭奪戰!峨眉寶山82公頃開發案用水爭議

2025-07-26

在新竹縣峨眉鄉與寶山鄉交界,有項占地82公頃的五期開發案,其中第一期與二期審核通過將使用北埔淨水場水源,但北埔鄉親抗議,認為當地只要遇到旱季就面臨缺水問題,如今又有產業要進駐與民搶水,憂心缺水問題更加劇。

核三公投前的N個提問|屆期的核電廠該重啟或除役?

2025-07-13

今年5月17日,第三核能發電廠2號機運轉到期停機,台灣正式進入「非核家園」時代。不過,反核與返核的拉鋸戰並沒有終止。5月13日立法院通過《核管法》修法,已經停機的核電機組可以申請「重啟」,5月20日立院又通過重啟核三廠的公投案。服役四十年原本要除役的核電廠,應該退出江湖,還是重新披掛上陣?

搶救竹商老宿舍|教學空間與老宿舍能否共存?

2025-07-06

成立在日治時代的新竹高商,有著悠久歷史,校內日式宿舍群,成為時光的見證。不過現在學校計畫興建新大樓,日式宿舍面臨拆除,文資人士挺身而出,希望留下竹商老宿舍。

家有貓小孩,貓砂怎麼丟?

2025-07-05

每天回到家,一聲喵叫、毛小孩上前迎接,是不少的貓奴療癒日常。但隨著貓口快速上升,使用完的「貓砂」,又該怎樣處理呢?

大林蒲的困境|遷村未完成 開發接踵而來

2025-06-29

高雄市小港區的大林蒲,長期遭受工業污染,規劃遷村。但是遷村還未完成,新的開發不斷來臨,居民擔心陷入難以遷村,污染加深的困局。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