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完展覽,不讓展品變垃圾!打造綠色會展

採訪報導
台灣每年舉辦上百場的展覽,當展覽結束後,產生大量展品和裝潢材料何去何從?

根據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統計,台灣每年平均舉辦超過200場大型會展,吸引上萬人參加。但你知道嗎?展覽結束後,大量展品和裝潢材料將面臨被丟棄的命運。為了減低展覽垃圾,越來越多人投入「綠色會展」的行動。

想收到最新推播,加入我們的島line社群

台灣每年平均舉辦超過200場大型會展,吸引上萬人參加。資料來源/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MEET TAIWAN數據)

常見一次性垃圾:木作裝潢

鄭安茹是永續建材的回收與製造業者 ,每年都會參加國內商業展覽,一般會場有提供三面隔牆的基本型攤位,「但如果要吸引客戶注意,都會希望把攤位做成特殊造型,越高越吸睛越好。」

有的參展攤位會設計特殊造型來吸引客戶注意。

他列舉,為了做特殊造型,常見的裝潢材料就是木心板,因為用木材有彈性,可以拗彎、架高,還可以切割打磨、貼皮。但在短短3天展覽後,就全部打掉,並委託裝潢廢棄物清理業者清除,非常可惜。

國際策展公司業務部副總張齡元指出,一場展會結束,木作垃圾可能是體積最大、最多的。而板材進行木作貼皮時,拔除後就會有殘膠,難以回收再利用,因此這些垃圾就往往要進到焚化爐或掩埋場處理。

外層貼上輸出PVC、珍珠板的裝潢木板,在會展結束後,經常成為最大宗的廢棄物。

常見一次性垃圾:大圖輸出文宣

另一個常用的展場裝潢材料,就是大型輸出的文宣。國內策展材料商陳昱君指出,攤位上經常選用PVC材質,輸出大圖及主題字,可以黏在切割的珍珠板或保麗龍上,也可以大面積貼在展牆、展櫃,甚至是切割成人形立牌或小型手拿板。

「PVC便宜、延展性好又防水,缺點就是不耐用,有殘膠的輸出圖只能燃燒處理,又會有戴奧辛(Dioxin)。」陳昱君說,現在不少廠商選擇直接拆毀清運,迅速又方便,下次再重新做新的文宣使用。 

展場中從用的立牌文宣,也常在展覽結束後被拆毀清運。

善用模組化材料 讓攤位下次還能用

台灣每年都有上百場展覽在台北世貿或南港展覽館展出,多數參展廠商會自行委託清運業者撤除裝潢材料,然而這些「短命的裝潢垃圾」也會造成焚化爐與垃圾處理負擔,讓大家開始思考,如何幫展場垃圾減量。

例如:鄭安茹選擇回收不要的廢料,製作成仿木建材,取代一次性木作裝潢,透過事前設計榫接、鑽孔,打造出堅固、可重複利用的小木屋。「一開始設計要花2-3個月比較辛苦,但這些木工鐵件都可以重複拆卸安裝,不會有垃圾。」

有建材業者回收不要的廢料,製作成仿木建材,取代一次性的木作裝潢。
透過事前設計榫接、鑽孔,讓小木屋可重複拆卸利用。

張齡元則鼓勵設計師利用模組化材料,搭配布料、透光板、燈光、螢幕等,創造各式各樣品牌攤位,「以前大家都認為模組化材料是沒預算的做法,花樣單一,但永續會展反而變成需求,讓大家集思廣益,如何善用現有資源。」

幫二手木板、輸出物找到新主人

以這家國內科技廠的攤位為例, 公關長陳雅蘭表示,他們與策展公司合作,選擇「不貼皮、不上膠」的木頭裝潢材料,讓攤位展現木頭原色,並在撤展後將這些木板,捐給學校進行工藝課加工,找到新主人。

有國內科技廠的攤位選擇「不貼皮、不上膠」的木頭裝潢材料,並在撤展後將這些木板變成展場小物或捐給學校做工藝課使用。

策展行銷公司廖慶融列舉,展場扭蛋機和扭蛋殼,可改用「以租代買」,留給下一個使用者。還有業者回收寶特瓶製成的不織布,搭配糨糊黏貼,取代PVC背膠材質,噴水就能撕除,未來可以重新展出或做成提袋、零錢包送給民眾。

有業者回收寶特瓶製成的不織布,搭配糨糊黏貼,取代PVC背膠材質。
用過的展布搖身變成提袋。
將用過的展布製成置物籃、收納袋。

另外有紙器材料商,利用紙箱耐重力、摺紙設計,取代保麗龍、PP板等難回收材料,打造「全紙攤位」,這些紙箱展品結束展覽後,還能被回收攤平重複利用,甚至被切割再製成「搖搖馬」,捐給社福機構使用。

有紙器材料商打造「全紙攤位」,讓紙箱展品能回收再利用,甚至切割製成「搖搖馬」。

考量源頭設計、妥善倉儲、循環回收

要扭轉傳統策展思維,達到垃圾減量,必須從上游材料、會展設計,到下游的撤展和回收服務,思考廢棄物的流向。策展材料商陳昱君指出,「設計師要先去瞭解材料本身怎麼回收?再去想你的設計怎麼做?」

他舉例,有些環保材料的特性,無法按照傳統的方法施作,也需要前端的設計師發揮創意巧思。此外,後端也有廠商主動提供「回收再製」的服務,例如將廢塑料、廢木板重新壓縮成新板材。

要扭轉傳統的策展思維、達到垃圾減量,策展材料商陳昱君指出,必須先了解材料特性與回收方式,再思考設計該怎麼進行。

紙器材料業者周志鴻則表示,以目前台灣常見的材料回收率,如紙類就可以高達九成,邊角料與用完的紙張都可以打碎變成紙漿,再製成新紙料,取代裝潢材料常見的塑膠製品,或回收價值低的材料。

撤展後的紙品可以回收再利用,紙器材料業者周志鴻則表示,連球都可以用紙做。

打造綠色會展的趨勢

面對有限的素材要做出品牌特色,又要垃圾減量,成本也會隨之提高。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建議,鼓勵廠商透過減量設計、重複利用、回收循環,進行綠色採購與共享經濟,當有市場需求,就能漸漸降低採購成本。

長年辦理大型展會的張齡元表示,一件展品成本高,但重複展出四至五次,就會物超所值。而撤展結束後,拆除團隊也必須小心拆卸,並有足夠的倉儲空間,讓物件妥善存放、整理,等待下一次使用,為環境盡一份責任。

當更多人願意重複利用展覽材料,也意味著倉儲空間也要跟著增加。近年有業者打造百坪的永續基地,存放多樣的模組化材料。

|
延伸閱讀》選一場寧靜革命|宣傳物及噪音的減量行動

 

核稿/廖婕妤,編輯/林彤恩、林燕如

地點
集數
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