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野生動物」關鍵字
731號埤塘的綠精靈
早期在台灣西部的水田、草澤、埤塘裡,經常可以看到個體嬌小的台北赤蛙,流線型的身材,叫聲跟一般蛙類很不同,繁殖期接近春夏交際、春雷大作的時候,因此又有雷公蛙的稱號。工商社會來臨後,埤塘一一被填平,蓋起水泥建築、高樓大廈,這夜裡小精靈的棲身場所,越來越少。桃園縣楊梅市的731號埤塘,僅存少數的小小家園,同樣出現許多地難關在等待牠們…
猴不教 誰之過|餵食獼猴加劇人猴衝突
來到高雄市柴山,很多熱心民眾都會提醒你,要小心猴子搶東西,柴山獼猴的負面形象,似乎已經深植人心,為什麼會這樣?我們試圖找出人猴關係變遷的脈絡,尋求解決方案。2011年12月6日,柴山正式升格為壽山國家自然公園,正好讓許多人重新思索柴山的獼猴問題,重新找回人與猴之間的那條界線。
犬瘟熱大追擊|野生動物離奇死亡追蹤
如果是人或是家中的寵物生病了,人們都會非常的重視,但是在自然原野中的生活的野生動物,生病卻沒有人關心,台灣很少有獸醫鑽研野生動物的疾病,阿志則是其中之一,他就像一位動物偵探,從野生動物的一舉一動中,意外察覺了各種疾病,不論是台灣首例鼬獾感染犬瘟熱的案例,還是首次發現紅毛猩猩感染漢他病毒的案例,小小的線索,他卻找到了意想不到的結果。
松鼠危機|城市公園生態亮紅燈
毛茸茸的大尾巴、紅通通的肚子、敏捷矯健的跳躍身手,這是城市裡常能見到的小個子鄰居,赤腹松鼠。外型討喜,吃東西的模樣可愛逗趣,不只擁有小朋友粉絲,連大人也為之著迷,忘了牠其實是「野生動物」。人們與都會松鼠的關係,已經亮起紅燈。
【黑熊救援】遠離森林|拘禁在鐵籠的森林霸主-台灣黑熊
屏科大野生動物救援隊,前往收容民眾棄養的動物,早已不是新鮮事,只是這一次的對象相當特別,竟是兩隻未成年的黑熊,而且極有可能是台灣黑熊,在民國83年野生動物保育法公佈之後,瀕臨絕種的台灣黑熊就禁止獵捕販賣,怎麼還會有未成年的個體出現呢?這又將帶來什麼樣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