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川整治」關鍵字

守護白魚|溪流整治傷生態

2010-01-04

哈囉,你認識我嗎?我叫白魚,是台灣溪流裡的原住民喔!因為身體的顏色比較淡,老一輩也有人叫我─肉魚。我最喜歡的地方是水流平緩、有藻類和小蟲可以覓食、有水草可以藏身的溪流。你說這樣的地方,不是很普通嗎?那可就錯了!現在全台灣只有日月潭附近的小溪,還有大甲溪的支流—食水嵙溪,才能發現我的蹤影。但是,這最後的家,也將被水泥與消波塊佔據…

守護嵙角溪

2009-09-21

在拍攝嵙角溪的過程,讓我想起一個故事:「有天某人送了A一束花,為了搭配這束花,A開始整理桌子,慢慢地覺得四周環境不適合,也跟著打掃環境,越改越多,最後整個住家,甚至是社區都全盤改善了。」在我的感覺,嵙角溪的復育也是如此。雲林古坑鄉華山村的居民們,透過嵙角溪的原始風光,重新領會自然的美好,也反省華山以往商業模式操作下對環境的傷害,他們透過共識,推動生態旅遊,讓華山走出咖啡以外的另種風貌。

莫拉克颱風走後|還高屏溪一個公道

2009-08-17

八月九日早上,莫拉克颱風剛離開台灣,可是災難卻正要開始,因為就在這個時候,高屏溪攔河堰管理中心測量到,高屏溪的水位創史上新高,深度高達24.4公尺,高屏溪沿岸鄉鎮的淹水情況非常嚴重,尤其是上游地區,沒有一個山區聚落倖免於難。不過在災情新聞的背後,卻很少人注意到,人為對河川的破壞,才是水患一年比一年惡化的主因…

愛河

2004-02-23

今年元宵節,高雄愛河璀璨登場,佇立在河面上的主燈,像是一個魔法水晶球,魔力四射吸引人潮,繽紛亮麗的背後,隱藏著二十五年的整治歷史,她的前世與今生,就如同一場歷經波折的愛情故事…….

柴頭港溪的未來

2002-11-04

柴頭港溪是鹽水溪的支流,在台南市與台南縣永康市中蜿蜒而過,在如此人口稠密,開發程­度高的地方,令人驚艷的有這麼一條充滿野趣的小溪流,兩岸茂密的植被,提供生物多樣的­棲息空間。

秀姑巒溪十日談

2002-07-15

秀姑巒溪北岸興建堤防的消息傳出後,當地居民、保育人士等展開了搶救秀姑漱玉的連署.經過一個禮拜的說明、連署、討論之後,在七月九日的公聽會中,第九河川局做出了堤防緩建的決議.然而,堤防停建的故事背後,又呈現了怎樣的決策過程呢?本週我們的島將告訴你堤防事件的來龍去脈。

變貌的河流

2001-12-03

地質學家李思根說,其實嘉濃濃溪正一步步地往南走,或許有一天會告別花蓮溪,成為秀姑巒溪的支流,這似乎已經透露出南岸大富村潛在的憂患。2001年7月,桃芝颱風來襲,嘉濃濃溪上、下游堤岸潰決,洪水沖毀了花東鐵路橋,淹沒了南岸的大富村。 桃芝颱風的造訪,以驚人的速度,改變了嘉濃濃溪的地形樣貌,原本深峻的河床,如今比村莊還要高,舊有的河堤埋沒在河床中央。雖然擺盪是嘉濃濃溪的本性,...

【珊瑚保育】黃水橫流|泥沙覆蓋珊瑚危機

2001-10-29

風特別多又特別怪,從台灣頭到台灣尾,很少縣市能倖免於難,四處橫流的黃泥,不只創下破記錄的災情,也讓看不見的海底生態,付出慘痛的代價,看守台灣小組在颱風過後,潛入南台灣墾丁及東北角海域,結果驚訝的發現,這一北一南兩大珊瑚精華區,正面臨前所未見的「泥禍」,人為的禍害,從山林延燒到海洋,即使藍色水晶般的伊甸園已成為一片黃海,海裡的住民仍默默承受著人類所給予的一切,風災過後的大自然,就像是一個被遺漏的災區。

尋覓新天堂|風災後可以遷村嗎

2001-08-27

桃芝風災過後,「遷村」的呼聲甚囂塵上,一時之間,行政部門與輿論似乎皆以「遷村」為逃避災難的唯一選項。許多學者與官員又將長期以來「遷村」政策無法落實的責任,歸咎於民眾「安土重遷」,不願意離開危險區域。

【生態工法】美的困境|河防安全與生態保育的拉鋸戰

2001-07-09

雖然各界對生態工法都相當認同,但是落實到實際的工程施工上卻是有相當大的落差,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些落差,本集從工程面、制度面、執行面實際了解現在河川生態工法所面臨的種種困境。

美的契機

2001-07-02

結合了生態與工程的「生態工法」讓工程界與生態界開始有了交集與對話的空間,是工程施工與生態保育可以取的平衡的新契機,但是生態工法的本質是什麼?現在國內的發展是如何?本集以河川生態工法來討論。

砂石的罪與罰|從河川砂石看台灣黑金體系與環境問題

2001-06-11

罪,高屏溪,二十年來地方政府縱容砂石盜濫採,生命之河成了黑金之河。罰,土石採取法,在立法院沈睡六年仍然沒有結果。「砂石之罪與罰」從河川砂石看台灣的黑金體系與環境問題。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