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相關文章

新能家園|探討能源政策

2002-06-10

曾幾何時,科技的進步,已讓利用風能轉為動能,來磨麥子的風車,蛻變成為50米高的風力機,而且將風能精巧地,轉化為在電網中流竄的電能。

禁鯊令|鯊魚在台灣

2002-05-13

對於鯊魚,我們的印象是什麼呢?是森森白齒的殺人魔?還是巡弋深水的海中霸主?我們對鯊魚的接觸,又來自哪裡?是高級料理的魚翅?還是平民口味的鯊魚煙?仔細思量,我們似乎並不了解鯊魚!

誰愛魚翅

2002-05-13

鯊魚和一般的食用魚最大的不同,就在於牠的身上,從背部、胸部到尾部,長有六到八片魚鰭,也就是所謂的魚翅,而正因為擁有這些高經濟價值的魚翅,導致鯊魚的處境更加險峻。

給我產品 不要垃圾

2002-04-15

垃圾,就是廢棄的商品。現代社會中,幾乎所有垃圾來自商品,都是由工廠生產線製造出來,當這些商品不再具有使用價值,就成為垃圾的來源。為了解決大量的垃圾問題,各種因應而生的環保回收體系,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出現,讓垃圾再生成為新資源,但是這種下游處理的回收體系,永遠趕不上垃圾的生產速度。於是,如何從商品生產的上游,即開始進行環保規畫,透過工業減廢、綠色生產、環保設計等觀念,讓商品成為垃圾的機會降低,更成為重要的課題...

湯的秘密

2002-03-04

台灣關於溫泉療效的說法有好多種,泡湯方式也是千奇百怪,讓人好奇的是,一池散發熱力的泉水,究竟有什麼樣的魅力,讓大人小孩都甘願為它寬衣解帶。回顧溫泉文化,發現泉水與養生之間的關係密不可分,從原住民泡溫泉治病,到日據時代的公共浴池,到現在的養生SPA,台灣人自創一套"洗"溫泉文化,走過歷史,這一股溫泉是越燒越熱,但這一方好水,真的有這麼神奇嗎?

上山下山|視障朋友登大霸尖山

2002-02-04

這是一個發生在去年夏天的故事,一段攀登大霸尖山的經歷。一群來自五個不同國家的盲胞,與一群愛好攝影的登山者,在山路上擦肩而過,他們的生命旅程曾經短暫交錯,命運交給他們不同的劇本。這座泰雅與賽夏族傳說中的聖山,將給他們什麼樣的考驗,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回到去年七月吧!

危機轉機

2002-01-28

WTO開放之後,隨著大量而多樣的農作物進口,國外昆虫、植物的檢疫工作,變得更繁瑣而重要,因為在堆積成山的進口貨櫃中,永遠不曉得這些黑名單的疫病旅客,可能躲在那個陰暗角落,準備重創台灣。

海洋遊記

2002-01-28

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在海上航行,但也不是每個人都能適應在海上漂泊的日子,國內有一種船、有一群人,終日與海為伍,在這艘船上配備著精密儀器,這群研究人員在找海洋的秘密,當研究船從基隆港出發之後,我們將航行於茫茫大海,停泊於陌生的島嶼,究竟在這一次海洋探索中,我們又將發現什麼呢?

蛙腳的秘密

2002-01-21

有一種青蛙叫做古氏赤蛙,跟一般青蛙不同是牠的公蛙比母蛙大,一位生物系研究生想要進一步解開這個謎題,從古氏赤蛙的腳指頭橫切片開始進行他的研究,到底古氏赤蛙的腳指頭隱藏什麼秘密?這個研究對研究生又產生什麼啟發的作用?

重返龍坑現場|阿瑪斯事件一年後

2002-01-14

去年1月14日,墾丁龍坑保護區掀起了一場政治上及環境上的油海風暴,事隔一年之後,龍坑油污事件早已從媒體的版面淡出,但這一場浩劫結束了嗎?看守台灣小組重返龍坑現場,發現沈沒的阿瑪斯號早已四分五裂,成為海洋中的不定時炸彈,為什麼一年了船還沒有拖離,究竟一年來政府做了什麼?我們又從這一場油海風暴中學到了什麼?重返龍坑,不是追悼而是反省,只期待海洋不再是沈默的受害者。

山雨欲來

2002-01-07

台灣加入WTO,不僅讓民眾享受價廉物美的國外蔬果,更是創造蔬果貿易的無限商機,但是也讓台灣的農業面臨強烈的衝擊。國外蔬果銷售台灣,不僅挾帶成本低廉的優勢,更重要的是有著現代化的貿易、運輸、倉儲、行銷等技術。對於台灣農產品的小農生產及傳統行銷,形成莫大壓力,定位市場成為重要的課題。

輻照大地

2001-12-24

輻射的故事是從一百多年前科學家的偉大發現開始,這種眼睛看不見,但能穿透物質的射線,不斷帶領著人類邁向科技的新領域,至今輻射在醫學及能源的運用上,仍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然而輻射的使用就像一把兩面刃的刀子,好壞參半。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