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吧!養蝦

採訪/撰稿 陳佳珣
攝影/剪輯 張光宗

口湖鄉,雲林縣最貧窮的鄉鎮,荒蕪的農地、廢棄的魚塭,比比皆是,村莊一年比一年落寞蕭條。像阿正這樣的年輕人,是稀有動物。常常老人家都會問「阿正是回來玩嗎?」,如果阿正回答在養蝦,老人家下一句就會說「你瘋了嗎?」

「這是我們原生的環境,從小到大,記憶中的土地。從記憶中回到現實,這是回家的動力,回來養蝦是個藉口。」─ 好蝦冏男社‧阿正(李富正)

雲林是個農業大縣,傳統農漁產業的式微與沒落,無法支撐年青人根留故鄉,不得不出外打拼,人口外流的問題相當嚴重。口湖鄉,是雲林縣最貧窮的鄉鎮,在這裡,荒蕪的農地、廢棄的魚塭,比比皆是,村莊一年比一年落寞蕭條。像阿正這樣的年輕人,是稀有動物。常常他遇到老一輩,老人家都會問「阿正是回來玩嗎?」或者「在六輕工作嗎?」,如果阿正回答在養蝦,老人家下一句就會說「你瘋了嗎?」,這段對話背後,透露著漁村的困境。

阿正的父母辛苦栽培他到大學畢業,要留在家裡養蝦的決定,也經過一番家庭革命。阿正與幾位國中同學組成「好蝦冏男社」,大家貢獻出「娶某本」,由阿正擔任第一隻返鄉的漂鳥。

魚塭是阿正阿公的,口湖曾經有過一段,鰻魚養殖的黃金歲月,但隨著鰻魚產業沒落,阿公老了,魚塭也跟著荒廢,接手魚塭後,阿正重新思考,該如何走養殖這條路。他認為,過去養殖鰻魚大量使用藥物,導致藥物殘留在環境中,是根本原因。阿正說,他父執輩的回來養魚,都養不起來,因為土地傷害已經造成,漁村出現斷層,過去的養殖方式,讓土地付出20年的代價,必須休養生息。

上過課學習養蝦的專業知識後,阿正決定走向生態養殖,他不用藥物控制蝦子的疾病,而是放養了二十幾種魚類,肉食性和素食的魚類各司其職,再加上十幾隻烏龜,維持養殖環境,連一般漁民討厭的白鷺鷥,阿正也不會趕走,因為牠們都是魚塭生態體系的一環。

阿正解釋,病蝦要透過食物鏈的方式清除,不然死在水裡也不知道,會造成疾病擴散、水質惡化,病蝦在死亡之前,就會被鳥、魚、烏龜清除,牠們都是大自然聘請的工作員。生態養殖方式讓土地慢慢恢復生機,晚上還能發現螢火蟲!

在阿正這裡有三個池子,其中一個較小的是工作池,主要任務不是養蝦、而是養水,透過循環的方式,把蝦池裡的雜質排到工作池,讓雜食性的魚類來吃,捨了一個養蝦空間,卻能得到更好的養殖環境。

不想把自己辛苦養的好蝦,以沒有尊嚴的價格出售,阿正不想被盤商剝削,於是自創品牌在網路上行銷,雖然他曾經心慌,但一群冏男們齊心協力向前衝,今年是第三年,終於能夠損益兩平。阿正說,生長在網路世代,拜3C產品之賜,世界是平的,透過一些創意與影片分享,吸引消費者的目光,把品質顧好,信用平台會擴出去,變成口碑行銷。

不少人是從網路上得知這個訊息。雖然阿正的蝦都有通過檢驗,但他還是希望消費者能到產地看看,面對面把他養殖的理念與方式,傳遞給阿正對外敞開大門,曾經跟著老師來這裡的虎尾科技大學黃靖驊,這次以打工換宿來認識口湖,他把所看到的口湖地景彩繪在牆上,七天的時間,他的口湖印象從原本的荒涼、沒什麼活力、頹圮的房舍,現在知道這裡有一群人努力在故鄉耕耘。經由國際換工管道來台灣的馬來西亞人林筱倩,對阿正生態養蝦的方式印象深刻,認為是很好的教育地點。 

這天,阿正還接待了十幾人的旅遊團,為期兩天一夜的旅遊,將在阿正民宿住一晚,活動安排除了抓蝦,還有造船。指導遊客造船的彭尚文,是在騎腳踏車環島時,來阿正家借宿而結緣,如今是這裡的藝術總監。當遊客在體驗抓蝦、養烏龜與造船等活動時,總舖師黃文俊準備給大家一份驚喜,「魚塭好蝦流水宴」上場。過去鰻魚養殖的設施,一個個大型的水泥凹槽,成為擺餐桌的地方,腳下有流水和烏龜,工寮往外看有自然窗景,一片片香蕉葉裝點其中,韻味無窮。 

總舖師黃文俊運用大量的在地食材,農民自己生產的土雞蛋鑲在胡瓜上,顯得趣味橫生,當天現採的玉米筍簡單汆燙,就博得滿堂彩,名為風火輪的鰻魚料理,更是讓遊客驚豔。黃文俊說,一定要用在地食材,如此大家互相照顧、相互輝映。遊客來阿正這裡旅遊、住宿、用餐的同時也帶入商機,和阿正一樣返鄉務農的阿德,也藉此機會行銷他的溫室香瓜,大家彼此提攜,在故鄉的土地上安身立命。 

阿正設定這裡是個休閒教育的場域,他的努力也得到肯定,遊客林女士就稱讚阿正,很高興看到年輕人願意為家鄉努力,也希望他們加油! 

阿正表示,更多人進來漁村,就會增加更多就業機會,就能達成第一個目標,讓漂鳥回鄉,第二階段的目標,是讓老鳥找回笑容,第三個目標,是回到小時候熟悉的土地,包含在整個永續發展的概念裡。 



漂鳥返鄉,為沉寂的家鄉帶來火花,心裡的踏實,讓阿正繼續逐夢…

集數
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