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岩語-地質景觀的生與滅

採訪/撰稿 郭志榮
攝影/剪輯 陳志昌

地質景觀不是永遠存在世間,如果不當的利用,可能加速地質景觀的消失。在台灣,地質景觀成為一種觀光資產,但是如何適度的運用,成為一門學問,也決定地質景觀的未來命運…

走進台南縣龍崎鄉的牛埔泥岩水土保持教學園區,這裡的月世界泥岩惡地不再荒涼,反而像座荒地上的綠洲。在這個園區內,展現了人定勝天的思維,就算是泥流惡地,也可以整治的綠意盎然。在寸草不生的泥岩惡地上,能夠長出花卉,細心檢視才發現,這是用金錢疊起來的惡地綠洲。

幾年來,颱風過境、大雨來襲,泥岩惡地就像掉了妝的容顏,必須再花經費重新補妝,於是掉一次妝、補一次粉,整個園區以大量金錢,維持人工美景。強調水土保持的教學園區,看不見自然共生的智慧,反而成為學術研究的障礙。

2009年,一場由東北角風景管理處舉辦的國際地質研討會,就是想藉助國際學者的經驗,將台灣的地質景觀搬上國際舞台。位於東北角海岸風景區的野柳,一直是台灣地質景觀的代表,風化形成的岩石形態,更是吸引無數遊客。

在園區內,最著名的就是女王頭岩石,每位遊客都排隊想和它拍照。長期下來,受到風化作用,以及過度人為的干擾,女王頭出現斷頭崩落的危機,但是在學者眼中,這是自然現象,其實欣賞地景,不該過度明星化,反而失去理解地質的意義。園區採取外包的經營形態,任何人工建設受到嚴格管制,但是野柳地質公園,要登上國際舞台,缺乏的是社區參與,讓地質離開了在地生活。

在國際研討會後,有規劃管理國際地質公園的學者,以小小的活動形態,示範如何提升民眾的參與,讓地質景觀不再只是純欣賞,而是能夠理解與人類生活的連結。活動雖小極具深意,讓社區國小的學生,玩得開心,也學到知識。

當地質景觀,出現在我們生活周遭,它是地球億萬年的產物,在這個相遇的時刻,人類的態度,決定我們從地質身上,學到什麼?也決定脆弱的地質,在這個時代的生與滅。

集數
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