鋒面將至|台灣捕鯊業面對國際鯊魚保育浪潮

記者 于立平

對台灣多數的近海捕撈漁民來說,凌晨四點是他們一天的開始。南方澳的捕鯊船也不例外,三月的風浪不算太大,不過根據氣象報導,這一天傍晚將有一波鋒面過境,屆時海上的風浪將高達八、九級。對於捕鯊的漁民來說,八、九級的風浪 的確不容掉以輕心。但即使回到陸地上,他們依然得面對一波波衝擊而來的保育聲浪。

黎明時分,捕鯊船開始作業。不過一開始的工作並不是釣鯊魚,而是釣鯊魚喜歡吃的魚,這一陣子釣的都是鯖魚,是誘捕鯊魚很不錯的活餌,今天的情況似乎也不怎麼理想,幸好船上還準備了一些冷凍過的鰹魚,可以將就著用來做為釣餌,不過效果勢必將大打折扣。

台灣是主要利用鯊魚的國家,大概全世界的排名大約在第四或第五位,不過這樣的排名,已經足以讓國際地位不明的台灣倍感壓力,許多保育團體甚至將矛頭指向台灣沿近海的捕鯊漁民。

然而事實上多數漁民心中的最愛,並不是鯊魚。目前南方澳的捕鯊船所採用的漁法是所謂的延繩釣法,也就是利用成串的浮球來懸吊魚餌。每顆浮球約可懸吊7到16枚魚餌,魚餌所下的深度依氣溫來決定,氣溫越高下的深度就越深,不過深度範圍多在100米以內,循著這樣的模式,每隔一段距離便佈下一串浮球,而每一串浮球都會利用一根天線來進行定位,如此便不至於讓這些浮球迷失在茫茫的大海中,這樣的設備動輒要花費上百萬的台幣。

而基本上,無論是鯊魚、旗魚、鮪魚或鬼頭刀,都可以利用延繩釣法來進行捕撈鯊魚和一般的食用魚最大的不同,就在於牠的身上,從背部、胸部到尾部,長有六到八片魚鰭,也就是所謂的魚翅,而正因為擁有這些高經濟價值的魚翅導致鯊魚的處境更加險峻。

在中國古老的藥材文獻中,記載著千奇百怪的動物榜單,清朝慈禧太后年代,引進宮廷的養生御膳-魚翅,自然是榜上有名。而百年後的今天,在美食主義以及泡沬經濟的助長下,魚翅也就理所當然地成為民間熱門的高檔食品。從新鮮的鯊魚鰭到乾魚翅成品,必須經過繁複的加工製作過程,這也是市面上販售的魚翅動輒上千、上萬台幣的原因之一。

高雄縣茄萣鄉是國內魚翅加工的大本營,除了供應台灣本島,這個高居世界第二的魚翅消費市場也外銷到國外,其中香港是最大的買家。根據國外保育團體的估計,去年光由香港轉口到其他地區的鯊魚鰭就有將近六千噸,也就是說有兩千萬隻鯊魚因此遭到捕殺。而最讓保育團體無法忍受的是,部分遠洋漁船在捕獲鯊魚之後,只割下魚鰭,將魚體丟回大海。

於是國際掀起了禁獵鯊魚鰭的浪潮,而宗教慈悲的觀點和生態保育的理念,更衍生出拒吃魚翅的行動。在台灣,鯊魚是全魚利用,不過在這樣的情勢下,以捕鯊為主要收入的近海延繩釣漁民,還是不免受到了衝擊。

鯊魚在海洋食物鏈中,是金字塔頂端的角色,有著維繫生態系平衡的重要功能,普遍而言,鯊魚成長緩慢、性成熟較晚、繁殖能力不高,人類的捕捉壓力,對於鯊魚族群而言,威脅會更大,越來越多的研究數據顯示,全球鯊魚的數量正在銳減中。

回顧南方澳的捕鯊歷史可以追溯1920年代,面對國際開始鯊魚保育及禁吃魚翅的聲浪後,台灣捕鯊業備受爭議,漁民、學者與保育人士都在思考,鯊魚保育的問題該如何解?海洋如何才能有永續的未來?

集數
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