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為失「蒜」|從產地到消費端的價差

採訪/撰稿 錢志偉
攝影/剪輯 陳添寶

「辛香」、「嗆辣」、「高大蒜素」,是台灣蒜頭的特色。照理說,台灣的家庭或店家,一整年都在消費食用蒜頭,應該供不應求,但您有注意到嗎?台灣今年的蒜頭滯銷特別嚴重,農民種蒜 ,一點都不划「蒜」…

來到雲林盛產蒜頭的莿桐鄉,蒜農黃素玲帶領我們走進倉庫,映入眼簾的是滿坑滿谷的蒜頭,「從清明節開始採收,經歷四、五、六月,才賣一成而已」,聊到今年的蒜頭銷售,黃素玲一邊剝蒜頭,一邊搖頭,因為蒜價不到去年一半,蒜農不是賠錢出清,就是把蒜頭堆在倉庫裡,不知如何是好。

蒜頭之所以滯銷,農糧署解釋,是因為2013年的寒冬,特別適合蒜頭生長,因而超產五千公噸,加上歐美進口蒜頭延遲到貨,打亂了市場行情。但是台灣蒜農協會理事長林俊甫卻指出,蒜販不肯收購才是主因。

蒜農胡永芳說,蒜頭交易和其他蔬菜不同,很少進到拍賣市場,主要由在地蒜販掌控,「年紀大了,沒力氣載去賣了,沒有蒜販,咱的蒜頭就銷不出去」。但是今年的蒜販特別靜悄悄,懷疑是在囤積蒜頭,想要操縱蒜價。

黃素玲也想不透,市場上的蒜價上看50元,北部地區還賣到80元,但村內最近很少有蒜販來收購蒜頭,若收購也只有11元的水準?為何從產地到消費端,價差那麼大?

林俊甫解釋,一般的葉菜類,因為易損易爛,無法儲藏太久,很少有滯銷炒作的機會,「但是蒜頭就不一樣了」,可從農曆三月放到十月,甚至到隔年,蒜商可伺機而動,價格不好就囤積,待市場價格上漲,再一舉傾銷,等於多賺一筆。

台灣農村陣線發言人,世新大學社發所助理教授蔡培慧指出,台灣農產的產銷環節太多層,蒜販、中盤、大盤、果菜市場、菜市場攤販 再到消費者,即使每個環節只加三成利潤,都會變成10元蒜頭,消費者買到手已經是70元, 中間經手數應該至少刪減一半,同樣都是三成利潤,農民收益會高點,消費者也可以買到便宜貨。

另一方面,為了解決蒜價問題,農糧署採取蒜頭外銷來因應,希望以出口消化國內過量的蒜頭,期待蒜價趕快回穩。不過「外銷越多,就是越賠錢」,蒜頭出口商黃乃徽指出,台灣的人工及生產成本高,蒜價高人一等,出口沒有價格競爭力。

林俊甫也補充, 政府鼓勵蒜頭外銷,農民並沒有得利,盤商跟農民收購的價錢壓得低, 「蒜農不太捧場」。



蒜頭滯銷一時難解,中央推出的蒜價激勵措施,尚待發酵。不捨蒜農任由盤商擺佈,好人會館發起「志工剝蒜」及「蒜頭銀行」運動。主辦者先以高於蒜販的價格,收購產地滯銷的蒜頭,由消費者認購蒜頭, 可先取走一部分 等吃完了, 再向蒜農提領 ,就像把蒜頭存在銀行一樣。

蔡培慧認為,政府及民間為了拉抬蒜價,祭出外銷、加工、促銷、蒜頭銀行等措施,畢竟都只是在後端「補破網」,若要蒜頭滯銷不再發生,落實農地調查與登記,才能杜絕農產供過於求,農民種蒜才會划「蒜」。

集數
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