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在我家

採訪/撰稿 陳佳珣
攝影/剪輯 葉鎮中

在刻板印象中,藝術總是難懂又遙遠,藝廊、表演廳這種高檔的地方,和普羅大眾的生活缺少交集,在拍攝嘉義大林三角里拍攝諸羅樹蛙的專題時,遇到藝術家盧銘世,嘉義縣文化局推出「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邀請一、二十位到嘉義縣各個鄉鎮居住,把藝術帶進社區。

盧銘世與三角里的居民激盪出「村上村樹」的種樹計畫,以社區四、五百年歷史的老茄苳為村樹,展開種樹計畫;諸羅樹蛙是三角里的重要象徵,諸羅樹蛙路、中國樹蟾街,在地生態成為社區特色,進而推動保育,原來藝術、環境、生態、文史和生活可以緊密的結合在一起

躍動的音符在表演廳內迴盪,一場音樂的饗宴,可以豐富我們的生命與心靈。音樂、戲劇、舞蹈、繪畫等各種藝文活動,不斷的在藝廊、表演廳內輪流上演,對大多數人而言,藝文場所像是隔離在無塵室般和生活沒有交集。

現在流行的大型藝術季活動把藝術帶進民間,但是這幾年下來卻越來越均質,甚至成為地方政府吸引遊客的手段,在虛華膚淺的嘉年華會後,藝術與生活仍是兩條平行線,缺少跟居民做深入的對話,以及和土地互動的情感。

有別於其他縣市重視帳面上的業績,嘉義縣文化局提出另類想法,邀請了17個藝術家住到社區和居民互動,當藝術家變成居民,居民變成藝術家,會擦出那些火花?

綿延的魚塭、轉動的水車,加上停泊在碼頭邊的漁船以及在沿海養蚵的蚵農,順應環境生存的居民,創造了漁村獨有的風土民情。進駐布袋的藝術家萬一一,入境隨俗的戴上漁村婦女的工作帽,以她專長的攝影和居民展開對話。民國九十年布袋鹽場已經停止曬鹽,從讓老鹽工自拍以及和她合拍的過程,布袋過往的曬鹽歷史在老鹽工的記憶中,跨越的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呈現在影像上。

攝影紀錄可以是寫實的紀錄歷史、生活、文化、景觀,也有虛幻的創作空間,利用傳統攝影的原理直接在相紙上創作也是一種方式,萬一一對參加的小朋友說,「這是用光來畫畫」。夜晚,黑色的布擋住窗外的燈光,住家變成簡易的暗房,漆黑的房間內,只有放大機上微弱的紅光,隱約看得到影像,放大機下方擺了一張相紙,上方有小朋友心愛的髮夾、哆拉A夢磁鐵和貝殼,當紅燈關閉、放大機的燈打開後,一、二、三、四...大家開始讀秒,曝光的相紙放到裝著顯影液的盤子,哇.....在眾人的驚嘆聲中,展現美麗的圖樣。攝影是光與影的書寫,萬一一引導小朋友們嘗試各種創作....

嘉南平原上一個小村落---大林鎮三角里,竹農正忙著把清晨鮮採的竹筍運給收購的盤商,竹筍是填飽肚子的經濟來源,而地方重要精神地標是一棵老茄苳樹,聽地方居民說,在他阿公的阿公那個年代,老茄苳樹就已經矗立在這裡,大家猜測祂至少已經有四、五百歲了。

寧靜的鄉間村落有一個地方特別熱鬧,夜晚的竹林裡,諸羅樹蛙正群聚在一起求偶鳴叫,在這諸羅樹蛙繁殖的仲夏夜,村裡的居民也沒閒著。

進駐三角里的藝術家盧銘世和居民溝通後,決定把社區生硬的水泥壁面加以改造,利用晚上大家有空的時間集體創作,燈光把村民的影子投影在水泥面上,盧老師勾勒出外圍的線條後,村民就自己畫自己,從騎腳踏車的小朋友到拿著鋤頭的老人家,居民的影像成了創作的題材。

里長江木城的手比著二和四,他說三角里是傘村型聚落,三更半夜也要為里民服務,二十四小時不打烊,所以比二和四。盧銘世認為以前藝術家都是做自己的事,這樣的呈現是透過居民的參與,把影像留在牆上連結人對社區土地的情感。

壁面藝術的表現吸引了過往的村民,附近鄰居也想彩繪自家的牆壁,江里長說,經過盧老師指導,才知道可以這樣創作,以後他們也可以試試。盧銘世和居民陸續進行電線桿彩繪、稻草人裝置藝術、社區綠色生活地圖、社區角落壁面改造、"村"上"村"樹的種樹計畫,也進入校園和小朋友展開一系列活動。他認為藝術是表現在生活中,讓生活週遭的環境更具有美感,藉由藝術家進駐社區,希望能夠對村民有所啟發。

偌大的石頭上一朵紫色的雲,紫雲社區的入口印象,讓人會心一笑。位處丘陵地區的紫雲社區是個高齡社區,陶藝家蔡江隆進駐紫雲社區,帶領社區的老老少少一起玩泥土。在社區活動中心,阿公、阿嬤滿佈皺紋的手揉捏著陶土準備做個杯子,蔡江隆鼓勵他們做什麼樣子的杯子都可以,之所以會讓阿公、阿嬤做杯子,因為他發現常在活動中心活動的阿公、阿嬤常用塑膠杯,如果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杯子,不僅環保,每個杯子都是獨一無二,有感情的連結。

蔡江隆進駐紫雲社區,彷彿是冥冥之中注定好的,百年前,這裡有座窯場,在窯場舊址,社區居民蓋了一座瓦窯公園,高於地面的公園下堆滿了當年窯場生產的瓦片,蔡江隆運用一些百年的破瓦片,每個瓦片用鋁線纏繞,再用線串成一串,透過居民的手完成這個裝置藝術,古老的東西用一點創意展現新風貌,這個作品是居民、歷史以及老文物的對話。

在蔡江隆的工作室,社區的大朋友、小朋友完成的陶鈴,蔡老師特別展示給我們看,當初會有製作陶鈴的想法,是因為當他走在紫雲社區,覺得這社區太靜了,希望給社區有屬於自己的聲音。每一個陶鈴都展現居民的生活經驗以及對土地的情感,小朋友做社區廟的陶鈴,阿嬤做芭樂陶鈴,最特別的是用當地泥土做成的陶鈴,燒出來的顏色恰巧是深紫色,這是紫雲土地的聲音。

蔡江隆還用鋁線讓社區的大朋友、小朋友,折出心中的一朵雲,每朵雲代表一個人,串聯所有的雲變成大的雲,代表整個紫雲社區,下面掛上一百多個居民自己做的陶鈴,當風吹來,陶鈴美妙的聲音見證了,紫雲居民曾經共同創作的美好記憶。

幅員的廣大、聚落分散的嘉義縣,文化局體認到辦藝文活動的方式,並無法讓四面八方的縣民來參與,進而提升藝文水準。把藝術家送到社區,彼此互動和學習,讓藝術家的創作更能貼近民眾,居民也在過程中學習。

文化局長鍾永豐表示,重要的是過程,只要把環境弄好,就自然會長出東西,在三年、五年、十年甚至是下一代身上也許就會開花結果。藝術作品可以展現多元的面向,從人、產業、歷史、文化、生態、環境,都可以是創作的靈感,從生活中體驗美好的事物,也把它實踐在生活中,簡單說,藝術就是生活,生活也是一門藝術。

拍攝北回歸線環境行動藝術,對我來說真的受用很大,從藝術家的想法、做法中收穫很多。在陶藝家蔡江隆的工作室,乍看社區居民做的陶鈴,真是驚喜,真的好可愛又有創意,每個陶鈴都有故事,不知道做什麼的阿嬤,做出了自家庭院無籽芭樂形狀的陶鈴,小朋友做社區一座廟的陶鈴,這些和居民生活經驗相連結的作品,是這麼具有生命與情感。而陶藝家蔡江隆和居民用心尋找社區的泥土,燒出紫色的陶鈴,我再三去搖動它,聆聽感受「土地的聲音」,感動的差點流下眼淚,因為播出日期的限制,我拍不到紫雲完成陶鈴裝置藝術,我很期待也一定要再去看看,有興趣的人,可以在9月30日到紫雲走走,居民要掛陶鈴喔....

集數
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