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中秋燈船行

採訪/撰稿 陳佳珣
攝影 葉鎮中 陳慶鍾,剪輯 陳慶鍾

台灣一年幾百場的文化活動總是著重在觀光效益,布袋嘴文化協會總幹事蔡炅樵說「我們是為布袋人而辦的」,回到以在地居民為主體,也讓出外打拚的布袋人,記得每年返鄉過中秋,參與布袋的盛事。這是布袋嘴文化協會第一次籌辦燈船活動,「今年不辦,以後更不可能辦」布袋嘴文化協會的蔡青芠道出了年輕人傳承地方文化的使命感。

為了辦活動他們到處籌錢,找人幫忙,更把創意帶進這次燈船活動,由藝術家和在地居民一起創作藝術燈船。住在故鄉的這群年輕人,他們的用心,讓人感動;他們的創意,令人耳目一新。

三、四十年前,嘉義縣布袋鎮的討海人,熱情的歡迎朋友、遊客,搭著漁船出海過中秋,卻因為海防管制和安全疑慮,中斷了幾十年。

三、四年前,鎮公所主辦兩年的中秋燈船活動,卻因為經費沒著落而停止。今年,一群住在故鄉的年輕人決定挑起文化傳承的責任,四處募款,希望給鄉親過個不一樣的中秋節。

年輕人玩創意,邀請藝術家來助陣,名為「布袋裡的幸福」的燈船,藝術家黃蘭雅讓在歷經滄桑在海上搏鬥的燈船,穿上象徵幸福的紅花布。藝術家萬一一所做的快樂中秋號,由小朋友在蚵殼上書寫快樂,涼爽秋風吹動蚵殼,發出叮噹的快樂聲響,傳遞小朋友的快樂給大家聽。

今年的藝術燈船要給鄉親一個驚喜!

側記|

採訪這次活動,有太多太多的感動無法細數,只恨自己忘了帶數位相機,把這一幕幕感動的畫面與故事,寫在我的部落格和大家分享。做記者這麼多年,採訪無數的活動,布袋燈船讓我感受最深,不只是主辦這次活動,這些人的用心,活動深度與內涵也讓我長智慧。什麼是快樂?什麼是幸福?活動前一天晚上,藝術家黃蘭雅正為她創作的燈船做最後裝飾,還沒訪問她之前,站在岸上看著她在工作,被傳統紅花布包裹的漁船,加上溫暖的燈泡,那時深深感覺「哇!好幸福」。

我身旁是協會總幹事蔡炅樵的妻女,他們開心的討論著這艘船,「幸福」和她們的身影畫上等號。後來訪問蘭雅才知道,這艘船叫做「布袋裡的幸福」。「打開布袋、看見幸福」是布袋嘴文化協會辦公室裡的一幅對聯,蘭雅非常喜歡這幅對聯,也是她創意的發想。她邀請一些阿婆用紅花布縫製小布袋,也讓她們聊起過去做被單與背巾的紅花布,船艙的屋頂上有圍成心型的小燈泡,外頭包上紅色的小布袋,99顆燈泡代表「幸福久久」。

不論白天或是晚上,這艘燈船總是引起大家的討論,辦喜事、新娘房是這艘船給他們的感覺,這是紅花布跟一般人生活的連結。恰巧聽說,這艘船的主人家裡即將辦喜事,也衷心祝福這艘船帶給船主滿滿的喜氣。

集數
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