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莫回家去

採訪/撰稿 王晴玲
攝影/剪輯 陳忠峰

一齣《海底總動員》的卡通,讓小丑魚紅透半片天,隨著劇中主角尼莫深受小朋友喜愛,也引起小丑魚的飼養熱潮。卡通中的尼莫一心想要離開水族缸,在台灣海洋大學的師生們,靠著四年來的努力,成功讓小丑魚重返大海。

小丑魚目前在全世界已被發現的有兩屬二十八種,分布海域相當平均,由於模樣可愛加上色彩艷麗,在觀賞魚市場相當受歡迎。尤其是與海葵共生、穿梭其中的美麗身影,更是引人入勝。

但小丑魚可愛的模樣,反成了人類捕捉海水魚的首要目標。冉繁華老師三年多前到印尼,發現當地為了因應龐大的市場需要,採用下毒的方式以氰酸鉀捕捉小丑魚,對生態造成莫大的傷害,也造成珊瑚礁生物全面的浩劫,於是冉繁華老師和研究生們,決定投入小丑魚人工復育的研究。

人工繁殖小丑魚,最大的挑戰就是要做出每個階段小丑魚適合的食物。而半夜是小丑魚寶寶誕生的最好時機,為了確保小魚苗不會被吃掉,工作人員必須24小時輪班,照顧剛孵化的小丑魚。在復育行動經過三年時間,有了良好成果後,海洋大學的研究團隊,開始進行野外放流。沒有經過野外挑戰的小丑魚,游出了人工保護的環境,面對的是真實的物競天擇,他們能不能夠順利存活,研究人員也相當擔心。

數百隻像尼莫一樣的公主小丑,在海洋大學的小丑魚中心,一天天成長。目前海洋大學已經成功復育了六種小丑魚。這些小丑魚將成為未來的希望,不論是進入觀賞魚市場或是重回大海,因為牠們,海洋中的小丑魚,將有更多機會在海中自在優游。

小丑魚一向是海水魚養殖市場的寵兒,但為了因應龐大的消費需求,卻造成野外小丑魚的浩劫,從「海底總動員」卡通帶動風潮以來,全球小丑魚的數量一直下降中,人工繁殖的小丑魚就成了能夠滿足市場又能夠保護海洋生態的重要關鍵。海洋大學冉繁華老師團隊復育的小丑魚,由於從小在人工環境成長,能夠適應飼料餵食,也能夠與人類有較好的互動,加上成本比野外捕捉便宜,未來若能夠市場化運作,相信很快能夠減少野外捕捉小丑魚的事件一再發生。

集數
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