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當流浪動物闖進了野生動物的棲息地,一連串的意外,透露什麼訊息?
碧海,藍天,白沙,細浪,驅使人們奔向海島,今年夏天,在一座小島上,我們遇見了更美的動態風景。一群志工,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想辦法為島上的流浪貓結紮…
有一群人,走在流浪動物的救援路上,這條路很長,每個路段都需要不同協助,愛,是這條路的通關密語。單純付出,不求回報的愛,只存在父母與子女間嗎? 其實愛可以跨物種,因為有愛,一切不同…
一如往常,愛媽王太太,帶著食物來到台南市鹽水溪的堤防上,這個習慣,已經維持了二十多年。搖著尾巴,和氣親人,牠們大部分是被主人載來這裡棄養的家犬。餵完一群換一群,王媽媽的下午就這麼度過了...
流浪動物在台灣,無論是街頭拚生存,或是被抓到收容所,共同的命運,都是早夭。牠們不是因為無人收養而被安樂死,就是因為收容所品質不良而死亡。香港的流浪動物,也面臨同樣的困境,不過SPCA盡可能在收容時,維護收容空間,提高認養率,希望能讓這些生命,有更多機會,找到一個家…
流浪犬TNR─捕捉(Trap)、絕育、原地放回。捕捉時一次的驚擾,背後可能是無數苦難的杜絕。流浪犬一年能生兩胎,一胎六到八隻,絕育之後,能減少更多新生流浪犬的產生,只要加上完整的配套,降低環境衛生與人身安全的疑慮,眼前的流浪動物,就有機會在街頭度過餘生。
經濟高度發展,在都市大樓林立、商城處處可見的背後,不只人類失去了在自然環境生活的機會,連最親近人類的動物,像是狗、貓,也脫離不了成為所謂流浪狗或街貓的宿命。然而,在都市街巷中生存,這些街頭動物卻容易因為’’侵犯’’到人類的生活,而面臨被捕捉、撲殺的命運。公共電視我們的島節目,在去年推出流浪狗專題報導,到了今年,我們嘗試以街貓的角度,來思考在都市共存的動物與人類,是否可能創造和諧生活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