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峰

社子夜弄土地公|台北社子土地公文化

2017-03-13

台北市社子地區,保持了夜弄土地公的百年傳統,在元宵夜抬著土地公繞街,祈求地區平安,聯繫聚落情感。隨著社會變遷,傳統漸漸消失,一群在地居民聯手,希望讓它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遇見社子島|年輕世代為聚落尋找新出路

2017-03-06

看似雜亂,社子島有斑駁,更有歷史軌跡的溫暖,雙河會的天寬地闊,和都會難得一見的田園美。一群師生,五天四夜,走進社子島,理解它的真實與困境。

怪手下的老屋嘆息|搶救彰化日式老建築

2017-02-13

在彰化,老屋一棟棟拆除,引發文化團體的抗議,憂心失去城市歷史,再也看不見過去生活的空間。一場搶救行動展開,希望在老屋倒下前,尋找出妥適的保存方式…

人人都是發電廠|實踐能源自主

2017-01-16

塵霾、溫室效應、輻射污染…我們享受便利用電,卻也承受能源苦果。公民能不能靠自己的力量,扭轉能源困局?從北到南,公民電廠運動正蓄勢待發…

鹿港今秋玩藝術|愛鄉青年舉辦環保藝術節

2016-10-24

彰化鹿港有群年輕人,想為自己的故鄉辦一場不一樣的藝術節,他們找來朋友,討論計畫,藝術節就這樣漸漸成形。在秋日時光,鼓聲喧天,一場美麗的藝術饗宴,就此展開…

修復溫柔|用修理取代丟棄 延長物品使用壽命

2016-09-12

壞了的東西,要去哪修理?如果只要在地圖上點選,就會出現修理店舖,是不是方便許多?

尖峰上的選擇|如何削減用電高峰?

2016-08-08

2016年夏季,氣溫連續突破38度,尖峰用電量也超過3600萬仟瓦,刷新歷史紀錄。根據台電的資料,台灣用電量最高的前十天,今年就包辦了九天。為解決尖峰用電吃緊情況,六月初,政府一度計畫重啟核一廠一號機,引起廣泛討論。為滿足尖峰用電的那一瞬間,不至於發生跳電、限電,我們的選擇,除了啟動舊機組、不斷興建電廠,政府與民間有沒有其他選擇?

水水泰平|新北雙溪泰平里水梯田復育

2016-06-27

群山環繞、溪水潺潺,這裡是北勢溪最上游,翡翠水庫集水區內最源頭的祕境,供應大台北地區近五百萬人的飲用水源。曾經,這裡到處是水梯田,三十年來,水梯田埋沒在荒煙蔓草中。一個實驗計畫,讓水梯田重現泰平。在這個水的國度,他們種下希望,也替大台北種下活水源頭…

廚餘再生之路|既是能源也是肥料

2016-05-23

十多年前,民間開始推動廚餘回收,各地方政府也跟進,廚餘回收成為民眾普遍的習慣。但根據環保署統計,台灣廚餘回收率只有10%,近幾年始終無法提升,大部分廚餘依舊被送進焚化爐。廚餘回收為何卡關?該如何打開廚餘再生之路?

核燃料的未知旅程|核一核二用過燃料棒儲存密度過高

2016-03-14

2011年,福島核一廠因為地震海嘯,三座反應爐發生爐心熔毀。五年過去,搶救仍在進行,東電不斷向熔毀的反應爐灌入冷卻水,受污染的地下水、除污後的輻射污泥,一排又一排,占滿原本的樹林與空地…福島核災後,國內反核聲浪也達到高峰。2014年政府宣布核四封存,核四爭議暫時平息。然而另一個更大的風暴,卻在既有的核電廠內,隱然成形。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