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如

農電共生系列--走在漁電共生之前

2017-11-20

清晨四、五點,天還沒亮,漁民摸黑工作,提供我們新鮮的水產。政府全力發展綠能,要在2025年裝置20GW的太陽光電,養殖業也是目標之一,而太陽光電和養殖要如何共生?

重拾自然|新竹紙寮窩的手工竹造紙工藝

2017-11-06

竹子、藺草,以往鄉間隨處可見的植物,先人運用巧思,廣為運用在日常生活。然而追求效率、便利的現代社會,大量塑膠產品攻城掠地,我們逐漸失去運用自然植物的能力,也帶來更多不可解的環境災難,如今,能不能有機會,再度和自然共存…

生活的另一種選擇|自備容器的減塑消費

2017-09-18

我們努力地回收再利用,有時候,還是不免會買到過度包裝的商品,如果能在購買時,就有另一種選擇呢?

為海龜找生路

2017-04-24

有一種生物,牠們的祖先可追溯到恐龍時期,經過上億年的演化,現今牠們的後代,仍在海洋中繼續遨游,牠們古老長壽,但是文明的產物,帶來新的危機,該如何幫海龜尋找生路...

土裡傳出中藥香|台灣本土中草藥的新契機

2017-03-27

大批中藥材從中國來到台灣,當台灣種起中草藥,是否能形成產業鏈?再創農業新契機。

金門的路|鋪往開發的那條路

2017-03-06

冬季的烈嶼,潮間帶看起來一片荒涼,透過洪清漳的眼,我們才看到充沛的生命力。退休後的洪清漳,全副心力都放在烈嶼的環境保育,2016年他和伙伴接下金門國家公園的潮間帶調查。即便早已觀察多年,這一年的密集調查還是讓他發現到,許多未曾記錄到的新物種。

新時代下的老校舍|校園老建物的修復難題

2017-01-02

時間,為老學校留下歷史古味,但同時,也帶給老校舍挑戰。在防震、消防相關法規,還有教學、行政等種種要求下,老校舍要如何因應?

修復溫柔|用修理取代丟棄 延長物品使用壽命

2016-09-12

壞了的東西,要去哪修理?如果只要在地圖上點選,就會出現修理店舖,是不是方便許多?

尋找「膽」蹤|許馬糞海膽一個未來

2016-08-08

來澎湖,你會玩什麼?搭船到大大小小的島嶼、嘗試各種水上運動、去潮間帶踏浪、浮潛看生態、跟獨特地景拍張照、飢腸轆轆時吃個當地美食,這是許多人的澎湖玩樂方式。而在口腹之慾、海洋保育之間,如何求取平衡?

【挖山採礦】採不採水泥?|新竹關西復礦爭議

2016-06-06

生活裡到處都能看到水泥,但你知道水泥的原料是什麼嗎?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