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陳添寶
消失三百年|珍稀鹵蕨如何重回淡水河?
看起來有點像砂紙,這是稀有植物鹵蕨的孢子囊群,生長繁茂的身影在淡水河畔沐浴著陽光,這樣的景象曾經消失三百年。眼前的鹵蕨,又是什麼時候回來的呢?
鳥嘴潭與瀕危動物|在烏溪填築土方的代價
為了在乾旱缺水期間,幫助中部穩定供水,以及減緩彰化地層下陷問題,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規劃以鳥嘴潭人工湖來蓄豐濟枯。然而開發範圍內有一級保育類巴氏銀鮈和石虎的重要棲地,保育人士擔心對瀕危動物造成危害。
【大旱之下】越來越難喝到一口茶|氣候變遷下的茶滋味
蜿蜒的產業道路,一輛小貨車載著橘色大水桶,這是雲林縣古坑鄉樟湖村的茶農賴豐武,正要載水上山澆灌。一起前往的樟湖村長廖永樹說,「做茶四十年,沒遇過這種情形。」
信義鄉的小米要回家|有族譜的原住民作物
小米,在原住民部落,曾經是珍貴的主食,但在歷史變遷、文化影響下,部落越來越少人種植小米,面臨種原消失的問題。有一群人正在努力,讓小米回家 .....
熱解小花蔓澤蘭|把綠癌變綠金
心型的葉片,雪白的小花朵,這就是小花蔓澤蘭。看上去溫和無害,卻困擾台灣環境數十年。它們是蔓藤類的草本植物,為了爭取陽光,會攀爬到別的植物上,導致被纏繞的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缺乏養分而死。這麼強悍的植物怎麼清除?如果除不完,怎麼辦?除下來的植物體如何再利用?
無法迴避的噪音鄰居|白海豚&露脊鼠海豚怎麼辦? 海豚可以承受的聲音上限?
台灣西部海岸,以彰化海底地形最為平緩,成為風電廠商設置風機的首選位置,然而現在彰化外海插滿密密麻麻的風機,也讓保育團體擔心會影響在海域出沒的台灣白海豚和露脊鼠海豚。
地熱電廠的現況與挑戰|宜蘭清水、大屯山先導電廠【用熱發電系列之三】
2025年非核家園,2050年淨零碳排,在台灣的能源版圖中,地熱將占有什麼樣的地位?藏在地底的巨大熱能,該如何運用呢?
地熱發電在部落|如何利用熱水打造共存共榮的未來?【用熱發電系列之二】
花東一帶具有地熱潛力的地區,包括花蓮瑞穗、台東延平、知本、金崙等等,都是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台灣正要起步的地熱發電,未來該如何與部落共存共榮呢?
回龜山野|保護區外的保護區?瀕危龜的社區保育行動
「最終還是希望牠能好好回到野外,建立永續的族群。」特生中心助理研究員蔡繼鋒說。他近年與幾個社區合作,進行瀕危龜野放試驗,這些有居民協助守護的環境,能不能成為法定保護區外的民間保護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