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賴冠丞
讓老樹成網紅|凝聚守護的力量
網路上有個台灣老樹粉絲團,十多年來記錄台灣老樹的現況,幕後推手林耕宇走遍台灣各角落,拜訪超過兩千棵老樹,累積龐大資料。長期苦心,全憑一心熱情,他只有一個目的,在網路年代,讓老樹成為網紅,更多人來關心,形成守護老樹的網絡。
山貓森林的里山夢|集資買下山林守護自然棲地
山中的小屋,舉辦著小小股東會,每個人領到土地權狀,成為山林的主人。他們不是要買地開發,而是透過群體力量,以環境信託的方式,保護自然,打造山貓森林的里山夢。
【島在現場 】北橫水管封洞事件|2020.4.21
你或許走過北橫公路(台7線),對這裡的生態風光念念不忘,日前北橫公路巴陵到四陵一段,邊坡排水孔遭到水泥封住,引起生態界熱議紛紛,這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守護無形文化資產|留下歷史傳統文化
台灣的國家級無形文化資產共有21項,地方級無形文化資產共有147項,每年固定時間舉辦,成為「活」的文化資產。但是隨著社會變遷,人口減少,甚至觀光化的影響,讓無形文化在傳承與本質上,都開始發生變化。守護無形文化資產,成為刻不容緩的工作,以免古老傳統文化,走向消亡的未來。
當綠農碰上綠能|如何找出共存的方法?
一片綠意的生態農地,生產優質的自然飼料,打造台灣有機畜牧的夢想,建構綠色農業的模式。但是一項綠能產業園區開發案,可能破壞生態農地,讓有機畜牧的夢想,陷入危機。
搶救大學老宿舍|文化人士呼籲保存知名學者故居
許多大學的老宿舍,有著悠久歷史,曾經是知名學者的故居,甚至是發揚文化的處所,承載著許多故事。現在它們面臨破敗與開發,一一消失。一群人發起搶救運動,不僅搶救老屋,更要搶救台灣記憶。
殼斗科植物的守護人|攀樹採種延續山林生命力
像是穿著舞衣的捲斗櫟、有如戴著毛帽的青剛櫟、充滿尖刺的火燒栲,一顆顆不同種類的殼斗科植物種子,外型特殊美麗,吸引目光。台灣約有四十多種殼斗科植物,但是在氣候變遷、棲地減少,以及過度採集的影響下,面臨生存問題。一群人展開守護工作,希望讓種子長成大樹,豐富山林的美麗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