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宗

黎明前的黑暗|自辦市地重劃爭議

2018-11-26

六十多歲的林金連,是台中私立黎明幼兒園園長兼校工。這1800坪的校地,平時多靠他一個人打理。這所學校的前身,是林金連爺爺創設的私塾「靜修書房」,爺爺去世後,家族為延續他的教育精神,原想設國民小學,但查遍所有法令,都是禁止私立興學,最後在法令限制下,選擇設置幼稚園。經過三代傳承,已經有107年的歷史。 經營幼兒園超過四十年,原想就此終老,但九年前,幼兒園涉入市地重劃爭議,為了避免影響學生,...

台糖農地蓋影城|台南後壁農地開發爭議

2018-10-29

台糖農地成為許多影城的開發基地,台南沙崙、烏樹林農場,都推動影城計畫,但是基地面積超過一百公頃,讓人擔心破壞農地,還有對農村帶來的衝擊… 導演魏德聖開拍新片(豐盛之城),計畫選址打造熱蘭遮城、漢人聚落、平埔部落,以及開挖台江內海,透過重建歷史場景,呈現荷蘭到明鄭時代的台灣歷史。 台南市政府與魏德聖合作,未來將全數保留重建的歷史場景,轉做文化體驗園區,並以BOT方式招商委託經營,...

藻礁總決戰|生態與能源的攻防

2018-10-08

十年前,知道藻礁的人不多,直到它成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的預定場址。因應2025年,天然氣發電占比提高到50%的政策,興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迫在眉睫,這場能源需求與生態保育的拉鋸,能否藉由環評制度,留給藻礁公平的未來?

有傳統‧沒領域|原住民爭取土地權益

2018-09-24

過去,台灣的土地,都是原住民族的生活領域,歷史發展下,他們受到壓迫,失去土地,不斷流離。長期以來,原住民族的還我土地運動,不僅追求土地權益,也希望尊重原住民歷史的意義。現在,一群部落人士發起守護傳統領域行動,延續還我土地運動的精神,為爭取歷史轉型正義,做出堅持的努力。 部落爭取土地權 2016年11月,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將「原住民族基本法」第21條中,原住民族傳統領域,解釋為「...

埤塘濕地的開發危機|綠能選址爭議

2018-09-10

台灣的埤塘與濕地,長期面臨不同的開發危機,現今為了推動綠色能源,天然氣發電廠、太陽能光電場興建,都找上它們。根據農委會2015年公告,「嚴重地層下陷不利耕作地區,可以設置綠能設施」。盤點出可利用面積約1253公頃,其中許多是濕地區域。現今再增加埤塘設置光電場,讓環境面臨更大的生態危機。 高雄永安溼地過去鳥況不錯,生態團體記錄到的棲息鳥類高達170多種,遭到放乾設置太陽光電板而引發爭議。...

【823豪雨】水劫-水患下的農民自救之道

2018-09-03

823水災發生,南部大淹水,造成重大災害,許多區域積水不退,更是加重災情。政府估算,全台農業損失高達8.7億,特別是養殖業,在這一次水災中,受災相當嚴重。面對氣候變遷,暴雨強降的時代,養殖漁民與農民,應該如何防範因應? 823暴雨,降下驚人雨量,嘉義縣東石鄉栗子崙地區,多日之後積水未退。部分居民裝設擋水板,防止大水沖家園,等待大水退去的時刻。多數家庭沒有防水設備,大水造成屋內積水,...

【友善畜牧】快樂製造雞|讓雞媽媽開心下蛋

2018-08-24

你願意為一顆雞蛋,付出多少錢?三塊、五塊,還是十五塊?其實,一顆雞蛋、一隻母雞所能創造出來的價值,可能遠遠超過你的想像。 集約化飼養的雞隻所面對的困境 一鏟一鏟把沙子裝進桶子,再倒進雞舍中的桶子裡。今年十歲的周庭安,過了一個很不一樣的暑假,他和朋友一起到雞舍當志工,整理母雞的家,還打算幫母雞寫故事。 這隻叫做小天使的母雞,特別受到孩子們的喜愛,也是周庭安故事裡的主角。牠輕輕閉上眼睛,...

竹東徵收再起|二重埔農地開發爭議

2018-08-06

台灣面臨農地蓋工廠的問題新竹竹東卻在廣大工業地上,種滿農作,形成特殊的景象。竹東二重埔地區,原本是農業區,30年前為了開發,土地編定為工業區,但是農民抗爭,計畫終止,地目未改回農地,農民就在工業地上耕作。現今,開發計畫再起,農民再度聚集,決心守護世代的家園土地。

以身為證:中石化台鹼安順廠受害的居民和土地

2018-07-30

數十年來,化學工廠為當地帶來繁華,也默默侵蝕著這片土地。關廠後,廠區內存放了高達五千公斤的五氯酚,更沒有妥善處置,毒物經由雨水沖刷,進到土壤和水中。不知情的居民,長期在這裡捕魚食用,就這樣把累積在魚體中的汞和戴奧辛吃下肚。

成龍濕地的幸福感|濕地藝術節的環境教育

2018-07-16

一場藝術創作活動,又在成龍濕地展開,各國藝術家大顯身手。年年舉辦藝術節,推動的目標,不只要為濕地增添新作品,更要為社區帶來幸福感,才是動人的意義。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