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遷】社區‧自行車道|興闢單車道穿越原住民部落

採訪/撰稿 郭志榮
攝影 郭志榮 陳慶鍾 陳忠峰,剪接 陳添寶

自行車道的設計,不該只是一條美觀的通行道路,其實也有連結社區的深層意義。在國內,千里自行車道成為一項政策,但是在這個政策下,多少社區為了自行車道,歡欣或哀傷。

台灣的自行車道,多數沿著堤防道路興建,或是利用舊有鐵道改建,美麗風景的確吸引人潮,但是共同的問題,就是遠離社區,或是缺乏社區的結合,淪為官方發包的水泥工程。

一群住在桃園縣大漢溪上游河岸的原住民,為了部落面臨拆遷,前往縣政府抗議,他們以落髮的方式,表達悲傷的心情。

面臨拆遷的河濱部落,二、三十年前就已經存在,部落內許多老人,都是因為城市不易謀生,為了不增加孩子的經濟壓力,自願搬到河岸居住。部落占居河岸居住,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但是最近因為新建自行車道要通過部落,部落面臨拆除命運。

更荒謬的是,以部落雜亂不美觀,有礙自行車道的美化,規劃拆除整個部落。為了興建自行車道,一夕之間拆掉整個部落,並且砍除樹木,種植植栽,完全人工化的建造水泥自行車道。

其實,自行車道與社區並不衝突,甚至可以成為都市居民與原住民接觸的通道,讓自行車道多點人文深度。興建自行車道,拆掉部落,隔絕人們親近社區的機會,讓部落悲傷,也不是自行車騎士所樂見。

自行車道如何與社區結合,成為一個認識社區的通道,是現今自行車道設計的重要思考。在嘉義大林鎮,一條社區自行車道,有著不一樣的意義。

嘉義大林鎮三角里社區,利用糖廠舊鐵路,規劃改成自行車道,和許多自行車道不同,這條自行車道不僅通過社區,當地居民也親身參與美化工作。

在這個自行車廣場上,社區藝術家透過共同討論,規劃呈現圖騰意象。這條自行車道,雖然由政府發包施工,但是由社區居民爭取設置,並且全程參與規劃,以及合力進行藝術美化工作。

自行車道貫穿三個聚落,有著美麗的農村風貌,以及溫馨的鄉間人情,成為一條有人情溫度的自行車道。由於自行車道修建時,完全保留原路二側風貌,於是所有舊有的景觀完全保留。

自行車道上,其實沒有太多外地遊客,而是成為當地居民的休閒空間,這也是當地社區發展協會所強調,並不希望這條自行車道有太多商業計算,而是希望居民當成生活一部分,外來遊客當成和社區溫馨接觸的通路。

不同的思維,讓一條穿越鄉間的自行車道,有了溫熱的生命,更有符合慢活精神的意義。

台灣的自行車道,從系統規劃不良到興建工程浮濫,以及疏離社區的失去人文風貌,都存在許多必須改善的問題。

推動單車運動,一直是美好健康的事物,但是在規劃設計上,是不是更該溫柔細膩一些,讓車道在美麗的景觀外,兼顧自然環保,避免閒置浪費,以及提升人文內涵。

集數
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