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屯溪的美麗與哀愁

記者 陳佳珣

大屯溪流經台北縣的三芝鄉與淡水鎮,流經中游的中和里時,因為當地民眾與保育團體的關心,得以改變原有的水泥護岸的設計,變更為更有生態考量的生態工法,過程中李永志老師協調與推動佔有關鍵性的角色。

大屯溪源自屯山,流經三芝鄉與淡水鎮,獨流入台灣海峽。當淡水鎮內陸續進行河川整治工作,在溪流兩岸築起水泥護岸,幾位推動環境教育的老師結合學者與當地居民,說服鎮公所改以生態工法施工,為台灣河川整治提供另一省思。

很多人認為水泥是萬能的,然而事實是經過第一次的崩塌以後,即使再度修建的比以前更厚,照樣會崩塌下來。因此,台北縣河川生態保育協會推動以生態工法取代水泥工法,理事長李永志曾經與師範大學教授汪靜明參觀大屯溪,從源頭一路看到中游時,美麗的堤岸變成了水泥護堤,他們非常痛心,當地居民也不希望繼續施工下去。於是他們開始拜託學界、遊說地方民意代表,與鎮公所討論,終於如願改以生態工法。

生態工法利用小石頭堆砌堤岸,縫隙裡是泥巴,利於各種生物躲藏、生存,而堤岸前面種上耐水性的茄苳樹,不僅是保護堤岸,也是保護水中生物,在夏季裡提供遮蔭,降低水溫,同時植被上的落葉可作為牠們的食物。

溪流是環境污染的指標,有清淨的溪流才有美好的大地,台北縣河川生態保育協會期望將大屯溪變成台北縣的示範溪流,藉此將生態保育的經驗推展出去,才能保護淡水河的上游以及各鄉鎮的野溪,李永志說:「如果我們光是醫淡水河口的話,已經醫不下去了,也醫不出什麼大的成果。這條小小野溪的整治,是我們的一個著力點,能夠做多少我們不知道,我們會盡量地做。」 

地點
集數
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