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海洋」相關報導
等不到鰻苗回來|來自深海的警訊
2018年1月初,入夜後的宜蘭河口,風強雨急,陳振輝在大浪中等候的,是俗稱白鰻的日本鰻鰻苗。每年秋冬大雨過後,白鰻會降海洄游三千多公里,到馬里亞納海溝西側海域的深海產卵。
酸化之海|溫室氣體的排放讓海水加速變酸
你是否注意到在魚市場裡,過去常見的海產越來越少,越來越昂貴?雲林、嘉義沿海漁民也搖頭嘆氣,近年來牡蠣越來越小,越來越容易死亡。導致海洋生態瀕臨崩潰的,除了人類過度捕撈,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海水酸化…
塑膠「微」機|流入海洋的微塑膠
小小的保麗龍顆粒,漂浮在汪洋大海中,成了藤壺還有海藻的新家。五顏六色的微小塑膠碎片,是海中浮游生物,小魚、小蝦的新鄰居。每天,數以噸計的塑膠廢棄物,進到大海,最終它們會以什麼樣貌,重新回到人們的生活?
為海龜找生路(2018版)
有一種生物,牠們的祖先可追溯到恐龍時期,經過上億年的演化,現今牠們的後代,仍在海洋中繼續遨游,牠們古老長壽,但是文明的產物,帶來新的危機,該如何幫海龜尋找生路...
東沙二十《上篇》:擁有世界級珊瑚生態的神秘東沙島在哪裡?
2000年,公視記者第一次搭乘海洋研究船,登上東沙島,之後每隔幾年就會造訪。17年來,從漁船、研究船、海巡署艦艇、軍機到民航機,幾乎每種交通工具都坐過,只為了替這個獨特的地方,留下見證。
東沙二十《下篇》:曾歷經珊瑚白化的東沙環礁如何起死回生?
冬日的清晨,東沙島還籠罩著黑幕,陽光捨不得從厚厚的雲層中露臉,只微微地放出一點點光芒,天空漸漸被染成淡紅色,美麗的雲彩是甦醒的前菜,然而這座島嶼一天真正的開始,是從大王廟。
文蛤荒與慌|大量文蛤死亡反映什麼環境危機?
你是否發現,今年的文蛤價格漲翻天,過去一斤六、七十元的文蛤,現在漲到一斤一百元以上,就連產地的市場價格,也是以前的兩倍左右。從彰化到雲林,大量暴斃,養殖戶一片哀號。這場文蛤浩劫,背後反映著什麼樣的環境危機?
揚帆前進|找回古老的航海智慧
揚起風帆,風吹向船帆,吹出飽滿的弧形,船身逆著風開始前進。在沒有現代化引擎的年代,人們靠著風力,到世界各地貿易、旅行。航海科技日新月異,有一群人,仍然持續推廣帆船運動,希望用低耗能、低污染的方式,親近海洋。也有人正著手復興傳統帆船工藝,要找回古老的航海智慧。
重返魚湧之海 鯖魚找生路
黑潮為台灣東部帶來豐富漁業資源,南方澳獨特的天然地形,讓這裡成為鯖魚的故鄉。發展近百年的鯖魚產業,讓漁民得以溫飽,讓消費者能享用便宜又營養的魚。當鯖魚開始發出生存警訊,該怎麼幫牠們找生路?
重返魚湧之海 |石垣島的挑戰
距離台灣只有270公里的石垣島,是日本沖繩縣,最靠近台灣的島嶼之一。溫暖的黑潮終年圍繞,滋養著壯麗珊瑚礁群,帶來魚群,也為小島帶來大批觀光人潮。不過,島上的自然美景,卻正在悄悄改變。賴以維生的海洋資源,漸漸消失,石垣島民該如何改變這樣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