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關鍵字

上山下山難

2005-09-19

當國土復育成為環境生態的救急藥方,一個立意良善的政策,卻在偏遠山區面臨巨大的阻力,在新法未立、舊法懈怠下,山林生態的民宿違建與農地濫墾更加惡化,居山的民眾在天災年年來襲,面對上山家園殘破、道路難行,下山遷村無望、生活不易的情形下,徬徨的不知未來……

【六一二水災】淪陷中的家園|雲嘉沿海地區的淹水惡夢

2005-06-27

連續一週的豪雨,雲嘉地區一夕之間成了水鄉澤國,一期稻作還來不及收割,全部泡在水中央,望著浮在水面上的飽滿稻穗,老農欲哭無淚。多年來,沿海地區的居民早已習慣了洪水進出家園的日子,房子能墊高的就墊高,不能墊高的,就把值錢的家電用品搬到膠筏上,一家人泡在水中看電視、吃飯、睡覺。對於都市人來說,這是難以想像的奇觀,但是對於雲嘉沿海地區的居民來說,這是每天要面對的生活。

守護台灣|人類利用下的環境改變:山坡地超限濫墾、外來種入侵、自然海岸消失、河川污染嚴重

2005-04-11

守護台灣之山林篇 在地球上南北回歸線通過的地方,乾熱的氣流在這裡沉降,造成這個區域長期乾旱缺雨,因此回歸線通過的地區,絕大部分都是屬於沙漠或是乾旱的草原。但台灣卻是回歸線沙漠帶上,一個美麗的意外。歐亞板塊在此交疊出中央山脈,高山將水氣攔截,在海拔一千五百到兩千五百公尺之間形成了霧林帶,這是台灣天然的水源庫,也是島嶼生靈的命脈。 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之下,從1912年起到1970年為止,...

源鄉|西寶水力電廠開發爭議

2005-02-28

在台灣東部有兩條溪流,從三千公尺的高山起源,灌溉著花東縱谷的阡陌良田。水力電廠的開發計畫,為世世代代逐水而居的村民帶來了新的夢魘,掀起一場水源的爭奪戰。究竟,清澈的溪水將流向何方。

【七二水災】變色的山河|水不會忘記走過的路 土石流危險區域的重建之道

2004-09-30

九二一地震對台灣土地的影響甚大,鬆動的地質結構至少需要二十年才能穩定,這段期間,山區民眾都無法免於土石流的威脅,居民已經不能用過往幾十年的山林經驗來看待土地。

【艾利颱風】島嶼逃難記|新竹五峰大山崩

2004-09-27

一場風災豪雨造成山崩土石流,讓新竹五峰山區如同人間煉獄,居民開始撤離,短短一個月之間從下山到返鄉,四處流離的嚐盡人情冷暖,他們如同一群難民,以卑微的姿態寫下悲傷的島嶼逃難記。

大甲溪的哀愁

2004-09-13

一條被稱為台灣中部「母親之河」的大甲溪,過去風景秀麗,溪水清澈。但今年連續幾個颱風下來,激烈沖刷的土石卻讓大甲溪完全變了樣。暴漲的溪水、大量堆積的砂石,加上沿線幾個部落嚴重的災情,大甲溪的變化令多年來靠著它維生的居民詫異,但這樣的變化不是一夕之間,而是多年來開發破壞積累的結果。

危地橋樑

2004-08-30

敏督利颱風、艾利颱風接踵而來,中部山區處於紅色警戒,湍急的溪水夾帶大量的土石在河道中奔馳,洪水的力量造成堤防損毀、橋樑斷裂。橋斷路毀,造成當地居民的對外交通中斷,許多居民受困山中,緊急救援也受到影響。究竟在土石流的危險區域,橋樑工程應該有怎樣的思考?

土石流警報

2004-07-26

七二水災的豪雨,讓許多台灣山區又發生了滾滾土石流。地質學者評估,九二一過後山區累積的大量鬆動土石,讓台灣在未來的十五年內,都必須面對土石流的威脅。除了提心吊膽,撤退家園,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敏督利颱風】二妹的眼淚|颱風災害造成的農損

2004-07-26

颱風侵襲台灣,常常造成重大農業損失,民國八十五年的賀伯颱風,讓農業損失147億元,九十年桃芝颱風又重創農業80億元,這次敏督利颱風來襲,農業損失估計高達82億元,成為十年來僅次於賀伯颱風造成的農業損失。 這次敏督利颱風的來襲,重創台灣農業,雲林的蔬菜專業區一片慘狀,葉菜類作物泡水腐爛,彰化的稻米生產區,許多正要收成的稻子,遭到狂風折斷,泡水長出綠芽,農業的災情相當嚴重。...

居危思安|沿著埔霧公路前進

2004-07-12

從921開始,南投的災難就一直沒有停止,走過地震、桃芝颱風,南投居民一次又一次堅強地站起來,然而「災區重建」與「台灣人民的韌性」卻可能注定了另一場災難的開始。

【敏督利颱風】錢災氾濫 |建設經費的人為釀災

2004-07-12

大雨過後,沖刷出土石赤裸的山脊,也沖刷出赤裸而荒謬的種種現象。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