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相關報導
河流巡禮|廢水汙染、水泥化、生態去哪了
我們的島走遍全台,用鏡頭紀錄下許多河流的悲喜與哀愁,從尋找河川的源頭,水庫集水區的保育,到進入人類生存的環境,不斷有各種污水流進河川,然而,水中生態因水質惡化、水利工程而奄奄一息。從全台河川的處境,和各界如何努力搶救河流的過程,讓我們重新反省該如何看待一條河流。
天花湖的未知數|興闢水庫爭議
苗栗縣頭屋鄉有一個純樸的客家村落叫飛鳳村。你可能不知道,這個幽靜的小村子,跟這幾年苗栗縣積極推動的六大工商科技園區有什麼關係?不過,因為要滿足未來園區所欠缺的用水問題,飛鳳村可能會有九成變成汪洋一片....
救救白魚!!|台灣原生魚處境
一灣小深潭,叢叢綠水草,群群溪魚作伴,這是台灣白魚的小小家園。有乾淨的水,有豐富的食物,偶爾要躲躲來覓食的小白鷺,還好有石頭和水草可以避一避,日子過的悠遊自在,可是這份小小幸福卻隨時可能崩解…
再看北宜高|全線通車之後,宜蘭有了什麼變化?
交通建設是地方發展的萬靈丹嗎?民眾想要的發展是什麼?想要的生活是什麼?北宜高建了,宜蘭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再看北宜高帶給宜蘭的利弊得失,反思蘇花高。
誰來決定蘇花高|思考花蓮的未來要是什麼樣子?
就在三月三日,距離總統選舉不到20天,環保署針對蘇花高速公路開發案,舉行環境影響差異分析第四次專案小組審查會,在環保署副署長張子敬的主導下,最後決定有條件通過蘇花高的興建,也就是蘇澳到崇德的山區段將先行動工。環保署為何在選前,通過這項充滿爭議的重大開發案?環保署的角色是什麼?兩黨候選人又如何表態?誰來決定花東的未來?
一杯清水,兩百五十億|石門水庫治水預算花大錢
民國九十三年8月,艾利颱風來襲,新竹桃園山區降下四十年以來的最大豪雨,雨水夾帶泥沙自上游而下,供應桃園地區民生用水的石門水庫成了泥漿壩,桃園人也開始了連續18天無水可用的惡夢。
金山丹頂鶴的long stay
2007年11月26日,四隻白色巨大的身影,飛過金山鄉的上空,降落在清水濕地,經過鳥友辨認,發現是台灣少見的丹頂鶴。四隻丹頂鶴來台過冬,造成一股賞鶴風潮,許多人關心丹頂鶴的安危,並且思考物種生存棲地的問題,一場自然生態的學習課程,就在寒冷的金山濕地上,熱情的展開。
2007年環境事件簿
2007年進入倒數計時,回顧過去這一年,什麼是你印象中最重要的新聞呢?是民生物資與油價高漲、中正紀念堂改名民主廣場、楊宗緯含淚退出星光幫,還是台灣之光王建民蟬連19勝? 有些新聞像看煙火一樣稍縱即逝,但是,以下這些新聞,卻關係著未來你呼吸的空氣、你喝的水、你孩子的孩子,將生存在什麼樣的環境… 讓我們回顧這一年來,對台灣環境有重大影響,不可忽略的幾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