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害」相關報導
【梅姬颱風】蘇花大崩塌|蘇花公路78年以來最嚴重的山壁崩坍
2010年10月21日中午十二點到下午一點,蘇澳降下134毫米雨量,下午一點到兩點,又倒下181毫米,刷新蘇澳站設站以來的紀錄。雨量最大的這兩個小時,成為蘇花公路大崩坍、數十輛遊覽車受困蘇花的關鍵時刻...
【梅姬颱風】大水患~蘇澳遇襲事件簿
『十月颱,沒人知』,氣候變遷讓台灣人每年都會遇上的颱風,變的更不一樣,近年的颱風一個個挾帶大雨,成了超級大水炸彈,去年八月,莫拉克重擊南台灣,今年九月凡那比水淹大高雄,十月梅姬颱風與東北季風聯手,在宜蘭投下破壞力十足的水彈大轟炸,蘇澳,慘遭前所未有的劇烈襲擊…
【梅姬颱風】宜蘭做大水|極端降雨考驗城市防災能力
中度颱風「梅姬」,在東北季風的共伴效應下,兩天內就帶來了一千毫米以上的雨量,是宜蘭地區年雨量的三分之一,驚人的雨勢,讓蘇澳、羅東、冬山、大同等多個鄉鎮,將近一半的宜蘭縣,都陷入了水鄉澤國…
【凡那比颱風】災區72小時|屏東林邊、佳冬、萬丹
災難是什麼?在災情損失的統計數字下,遺失的是一位位災民的心情。當深入災區,看見災害發生後,影響生活的一點一滴,才會深刻體會,媒體上的浮光片影,原來是災區居民永遠的傷痛…
九二一.大雁的未完樂章
九二一第十一年了!好像很多地方的重建故事,都告終結。但是在南投縣魚池鄉大雁村,一位曾經參與重建的葉瑞美,看見十年的變化,她知道重建的樂章還沒完成,許多原初的夢想,此刻才要發生。
地質風雲 |尋找斷層的地震研究
1999年9月21日,凌晨1點47分,來自地底的巨大能量釋放。地動天搖、屋倒橋毀,九九峰瞬間禿頭,草嶺大山崩,草嶺潭第五度出現,九份二山大走山,形成兩座堰塞湖。集集大地震總共奪走了2415條生命,導致29人失蹤,一萬多人受傷,從此,九二一成了台灣人忘不了的一組數字。十一年後,震盪沒有停止,腳下,是持續活動的大地。
漂流的愛|原住民部落手工藝品打造未來
收音機的音樂聲和忙碌的縫紉機聲音,在小小空間裡回盪著,一群部落媽媽利用工廠捐助的廢布,縫出各種實用的布製品,慢慢車出人生的另一條路;另一方,木頭敲打聲響亮,一群部落爸爸利用漂流木原有的形體,打造出一張張獨一無二的桌椅,為了讓木頭,能夠自在呼吸… 原住民創作的手工藝品,總有種獨特的素樸美感,讓人感到溫馨有趣,像是這些順著樹木紋理作成的漂流木家具,這裡有一個斜出去的大腳,或是在那裡扭了一個彎,如同原住民自由奔放的個性。去年莫拉克風災後帶來的這些漂流木,部落居民不肯絕望,也試圖從中找尋重新站起來的力量。
八八風災周年短片-雲豹的脫困之路
Kucapungane─好茶部落,又被稱為「雲豹的故鄉」。據說在很久以前,魯凱族祖先跟隨著雲豹的腳步,從東海岸翻山越嶺,沿著太麻里溪而上,來到大武山的西側定居,這一群人,被稱為雲豹的子民。在舊好茶部落生活了七百年後,族人配合政府遷村來到新好茶,無奈新好茶,是水流經過的道路,人永遠不可能跟大自然爭道…
八八風災週年短片-紅茄農夫的暑假
台南縣學甲鎮的紅茄社區,是所謂的「易淹水地區」,因為排水不良與土壤鹽化的惡性循環,導致農業發展遭受限制。這類農村社區,不僅僅是去年的莫拉克颱風帶來災害,年復一年的淹水問題,才是這些農村的惡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