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災害」相關報導
全球暖化 面對台灣:溫度決定未來台灣的樣貌
2006-04-27
台灣,一個蕞爾小島,生物多樣性堪稱世界之最,從熱帶、亞熱帶、溫帶到寒帶的生態系,兼容並蓄存在島嶼內。溫度,決定生態的界線,也關鍵性的決定我們生存的地球。在全球暖化的趨勢下,台灣面對的挑戰是什麼?我們的島十年特輯,將從氣候、天災、生態、疾病、交通、能源、企業責任以及個人生活,多方面來探討,在全球暖化衝擊下,我們該以何種態度來面對台灣?
地震探祕|尋找車籠埔斷層的秘密
2005-10-10
九二一地震六週年,六年來除了重建的步伐不斷往前邁進,學術界其實也積極地在地震中探索,研究地震的各面向,增加對地震的了解。1999年的九二一大地震,是台灣人民心中的痛,傷害會過去,經驗卻不能不記取。
【六一二水災】淪陷中的家園|雲嘉沿海地區的淹水惡夢
2005-06-27
連續一週的豪雨,雲嘉地區一夕之間成了水鄉澤國,一期稻作還來不及收割,全部泡在水中央,望著浮在水面上的飽滿稻穗,老農欲哭無淚。多年來,沿海地區的居民早已習慣了洪水進出家園的日子,房子能墊高的就墊高,不能墊高的,就把值錢的家電用品搬到膠筏上,一家人泡在水中看電視、吃飯、睡覺。對於都市人來說,這是難以想像的奇觀,但是對於雲嘉沿海地區的居民來說,這是每天要面對的生活。
體檢員山子分洪|盤點可能會發生哪些問題?
2005-02-21
基隆河淹水是大台北民眾痛苦的經驗,引洪入海的員山子分洪工程在納莉颱風肆虐後,政府以最快速度核定動工,三年時間,趕工完成一條2.5公里的分洪道。民國93年三度提前啟用,雖然降低中下游淹水危機,大量挾帶黃泥的淡水進入東海卻造成海洋生態危機。員山子分洪對環境的衝擊有多大?至今沒有詳細的研究報告,但提前分洪的經驗,卻突顯許多問題。 基隆河由於自然排洪條件不佳,加上兩岸人為開發與水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