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時代

撰稿 陳佳珣
攝影 葉鎮中 張梓嘉 陳錦彪

京都議定書生效,代表「低碳時代」已經來臨,雖然大家還在爭執台灣的減量目標,政府還認為台灣不是京都議定書的締約國,沒有二氧化碳減量的目標,但是企業界已經開始未雨綢繆,了解京都議定書對企業經營的衝擊。二氧化碳排放量,產業占總排放量的55%,如何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成為重要的課題,中鋼在這十幾年來的努力,值得大家借鏡。

另外一個方向,是調整產業結構,目前台灣能源成長率甚至高於國民所得的成長,主因來自產業結構,高二氧化碳排放的產業持續投資,低耗能、高附加價值的產業卻成長緩慢。從1998年全國能源會議到現在,喊了七年的產業轉型,實在看不到具體成果。

京都議定書生效之後,八輕與大煉鋼廠的投資案備受關注,經濟部強力推動,民間團體則是猛烈批評。自從六輕在雲林落腳後,台西的漁業、養殖業都受到影響,漁民強力的反對台塑八輕與大煉鋼廠進駐,政府在看到鋼鐵與石化產業的全球市場時,是否看到台灣島嶼的資源,被過度使用,雲林的水資源已經捉襟見肘,而產業營運所造成的生態損失以及文化、產業與社會層面的衝擊,應該作整體的評估考量。

環保團體要求政府將外部成本內部化,包括水、電、租稅等優惠方案,都應由生產者負責,不是全民買單,而未來二氧化碳排放的管制,也應加以限制。將外部成本內部化,才能充分反映產業的成本與效益。

林進郎先生,是台西蚵農自救會的總幹事,五年來,他不斷的與榮工處、台灣塑膠周旋,爭取蚵農的權益,當經濟部堅持八輕與大煉鋼廠會進駐台西,蚵農認為,台塑已經讓他們快要生活不下去,再讓八輕與大煉鋼廠進來,他們就死路一條。六月五日是國際環境日,中午是他女兒的訂婚宴,喜宴還沒結束,他就匆匆的趕到中正紀念堂參加環保團體所舉辦的「我要活下去」遊行活動。他對女兒說,爸爸很愛妳,但是為了眾人,所以要上街頭遊行。林先生說,我們不站出來爭取我們的權益,誰會幫我們爭取。政治人物都為了自己的利益,他們走上抗爭之路,是不得已啊!

集數
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