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相關報導

尋找小丑魚

2003-10-20

一部電影,掀起一股小丑魚流行風,從海裡到水族市場,大家都在尋找小丑魚,討喜的小丑魚,成為人們競相追逐的焦點,「可愛」竟然招惹來可憐的命運,其實不只小丑魚,從色彩繽紛的熱帶魚到稀奇古怪的蝦蟹類,有愈來愈多的海洋生物開始往陸地上移民….

塑膠寄居蟹

2003-10-13

背著貝殼緩緩爬行,是大多數人對寄居蟹的印象,但現代的寄居蟹,卻有了一個新造型,在墾丁的海岸林,有許多陸寄居蟹背著各式各樣的塑膠瓶蓋、甚至破玻璃瓶為家,為什麼垃圾竟然成為寄居蟹的容身之所,海邊的貝殼到哪裡去了?這樣世界少有的生態奇觀究竟是如何發生的呢?

再見烏坵

2003-09-29

在曝光率就是一切的時代,烏坵鄉民對於我們就如同化外之民一般。他們的憂與喜我們很難去體會與理解。對於烏坵鄉民而言,幼時獵捕灰面鷲就要成為久遠的記憶,大陸漁船的炸魚與未爆彈是所有島民所要面對的夢魘...

來去基隆嶼

2003-09-01

來到基隆,只要往港口方向望去,一定會看到有座小山似的島嶼,矗立著港口前方。從碧砂漁港出發,來到基隆嶼只要短短二十分鐘,但是因為軍事管制基隆嶼一直是可望不可及。有人在基隆住了一輩子,卻從來沒有踏上這座島嶼,自從民國九十年正式開放觀光之後,第一年就吸引了二萬多人拜訪基隆嶼,去年參觀基隆嶼的人數更高達六萬人,據估計今年可能會突破十萬人次,目前有十家遊艇業者在經營基隆嶼的海上觀光,每天船隻在海上來來回回,遊客在島上來來去去,究竟踏上基隆嶼之後,能看到什麼呢?

沙洲上的城堡

2003-09-01

海邊輕柔的細沙,透過人們雙手,可以雕琢成各式各樣的夢幻圖像,在現實生活中,也有許多人也嘗試在沙灘上建築夢想,只不過這些看似堅固的水泥城堡往往如沙雕一般短暫而脆弱,今天我們要告訴你三個關於沙灘的故事,北台灣的福隆海水浴場,有一片逐漸消失的「百變沙灘」,東台灣的花蓮鹽寮,有一座蓋了十二年還沒完工的漁港,南台灣的高雄旗津海岸公園,有一棟荒謬的觀景平台,這些故事都有一個共同點--沙灘不見了……

出賣青螺沙嘴

2003-07-21

七月的澎湖是陽光與天人菊爭艷的季節,海洋的呼喚散發一股無法抵擋的引力,召喚一批批的觀光客,走向沙灘、湧入海洋。

【海岸變遷】 漂移的國土|如何留住沙?

2003-07-21

今年水利署編列三千萬左右的預算,預計從八月份開始在外傘頂洲進行「定沙計劃」,外傘頂洲是台灣西海岸最大的一座沙洲,根據資料顯示,在1984年時面積有2.05平方公里,十九年後的今天卻只剩下不到四分之一,經由水工試驗後也發現,外傘頂洲有逐漸向內陸退縮,往東南方向旋轉的趨勢,甚至未來有可能沒入水中變成淺灘,而天然屏障外傘頂洲的消失,對於地層下陷、海岸侵蝕嚴重的南部海岸而言,無疑的是雪上加霜。

水泥海洋

2003-07-07

在幾乎失去自然海岸線的這個時候,海岸主管機關也開始思考,水泥阻隔了海洋,為何仍然阻隔不了災難?水泥海洋的舊思維是否真的是保護海岸的萬靈丹?

海兔家族

2003-06-23

牠是一種神經很大條的生物,牠曾是巫術與魔法的象徵,牠還是「逐海藻而居」的遊牧民族,每年秋季在東北角的海蝕平台上,就可以看到牠們成群結隊的出現,到了六月以後,牠們又銷聲匿跡,這種很常見到,卻很少人知道的生物,有著一個可愛的名字「海兔」。

看守海蝕平台

2003-06-23

東北角海蝕平台,是地球百萬年的鑿刻,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印記,它所蘊藏的秘密等待有心人去探索,然而,海蝕平台開鑿成九孔池的爭議,20年來卻還沒解決。

海膽存亡記|馬糞海膽的生存危機

2003-05-26

2002年一群海洋學者在墾丁海域進行馬糞海膽的復育,一項學術性的復育,沒想到卻引發一連串的保育效益,今年四月第一個由地方居民發起的海洋環保志工隊正式在墾丁後壁湖成立了,這群志工們會站出來,不只為了保護失而復得的海膽,也為了挽救珊瑚礁,更重要的目的是為了固守賴以維生的金雞母-海洋。

大海的翅膀

2003-05-12

在海洋裡有一種魚可以飛翔,一雙美麗的胸鰭,帶給人們許多神秘的想像,在台灣許多地方,流傳著古老的捕飛魚故事,漁民遵循傳統漁法,獵捕海洋中的飛翔者,近年來隨著美食主義與觀光風氣的盛行,從恆春到綠島紛紛興起飛魚季的熱潮,除了出海欣賞破浪凌空的飛魚,當然不能免俗的就是「吃」,於是價格低廉的鄉土魚走入了五星級飯店,也走出了危機…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