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島第 No name 集的相關文章

漁鄉願景|養魚也可以很有機

2016-02-01

全世界供應人類的水產品中,45%都來自養殖。當海裡的野生魚類越來越少,養殖漁業成為魚類的主要來源。魚該怎麼養,才能營造一個健康的生態、永續的環境?

餐桌上的海洋|怎麼吃魚才永續

2016-02-01

每年除夕圍爐,魚是少不了的菜餚。但是你知道嗎?台灣沿近海的魚種,三十年來只剩下四分之一,當漁業資源萎縮、海洋生態瀕臨崩解,如何期待餐桌上能年年有魚?該怎麼吃,才能給海洋留下一條生路?

後勁!未竟之路!五輕遷廠的最後到期日

2016-01-25

2015年12月31日,是政府承諾高雄煉油廠二十五年遷廠的最後期限,為了這天終於到來,後勁鄉親在地方信仰中心鳳屏宮前,舉辦反五輕二十五年跨年晚會,要一起見證,歷史的時刻!

重工業包圍之城 |大林蒲悲歌

2016-01-25

一群高雄環境團體和居民,走向中油大林蒲煉油廠,表達反對工業污染的心聲,他們以紙團象徵空污粒子,丟回廠區,表達怒火。居民控訴,地方已經受害半世紀,不知何時才能終止污染悲歌,不再成為犧牲邊陲…

搶救鹿港|留下歷史老屋

2016-01-18

一府二鹿三艋舺,曾經是清朝重要商港的鹿港小鎮,因為保留老城區的風貌,每年湧入六百萬以上的遊客,但是,隨著商機進入,一間間老房子,開始被拆除改建。當一間又一間百年歷史的老屋消失,鹿港還是鹿港嗎?

守住武界那條線 |生態旅遊的拿捏

2016-01-18

吉普車下去的這條路,地圖上找不到,網路上鼎鼎有名,被稱為五八公路。從南投仁愛鄉武界部落通往信義鄉巴庫拉斯,早在十幾年前,這段路就是吉普車隊追尋刺激的路線。然而車輪之下,無數的魚、蝦、蝌蚪,都成為輪下亡魂…

【文化資產】漢本 在路上|蘇花改工程挖到史前遺址

2016-01-18

這片史前聚落,層層疊疊,埋藏在最令人最驚訝的所在。工程壓力,讓考古工作,背負延宕通車的罪名。當蘇花改遇上漢本遺址,進行到一半的工程,該如何繼續?

許一個好公園

2016-01-11

在城市中,想喘口氣,動動身體,人們很需要公園。公園的樣貌誰來決定?怎麼樣才算得上一座好公園?

【山區開發】居山思危|永和山水庫集水區開發

2016-01-11

水庫是命脈,該受到最高保護,但水庫集水區濫墾濫伐事件,卻層出不窮。台灣有70%是山區,依山而居難以避免,歷經二十三年努力,備受期盼的國土計畫法終於通過,山區土地開發亂象,能否畫上句點?

打造一座食物森林

2016-01-11

這裡不是自家菜園,而是全台第一座在公有地的食物森林,隨時對外開放,歡迎摘採,裡面種的不只是蔬果,還有夢想…

相遇抹香鯨

2016-01-04

抹香鯨在台灣偶有發現紀錄,其中以東部海域占絕大多數。而擱淺紀錄則以西南沿海及東北角海岸為主。為什麼抹香鯨會出現在台灣海域?又為何會擱淺?直到最近,當我們有機會進一步了解牠們時,也發現海洋正在釋出警訊…

大寶 R.I.P.|嘉義外海抹香鯨死亡紀事

2016-01-04

2015年10月15日,星期四,在嘉義東石不到五米的淺水區,這是我第一次看見活生生的鯨魚,牠就離我不到五米距離,噴出來的氣體,彎成一抹小小彩虹…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