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島第 No name 集的相關文章
掩埋台江|城西防風林開發恐毀生態
台南安南台江地區,有著台灣發展源起的歷史,和豐富的生態資源。但是海岸興建掩埋場,農地開發工業區,不斷破壞生態環境,讓安南居民群起抗議,不想讓台江被開發掩埋…
天龍國的單車路|打造單車友善城市
塞車、塞車還是塞車…近年來大台北地區的汽車數量持續成長。據統計,台北市的汽車密度,每平方公里高達2938輛,遠高於新加坡與香港。市政府計畫在主要幹道上劃設自行車道,究竟自行車該怎麼走?城市交通又該如何找解藥?
【目擊現場】20160401環保團體反降電價
經濟部核定從4/1起啟用台電新版電價方案,平均降幅超過9%,民生用電平均一個月可以省七十多元,對民眾來說,或許覺得很開心,但環保團體認為,與其調降電費,應該真實反映電價,並盡速改善設備,減少污染量才是根本。今天上午在行政院前舉布條抗議政府,不當調降電價政策。
處陷不驚|液化潛勢區該如何規範?
收攏驚懼的心情,206強震逐漸恢復平靜,過了一個多月,「土壤液化」這堂課還是很熱烈。液化不致命,卻會傷荷包。隨著土壤液化潛勢圖公布,正確應用圖資,以經驗換來成長,才是這堂液化課該學會的事…
【島在現場】天外天劇場恐遭拆除|2016.03.15
擁有圓形劇場的天外天劇院,是台中市難得留存下的日治老戲院,後改名國際大戲院。近年來傳出要被拆除的消息後,不少愛好文史的人士紛紛展開搶救行動,並從2014年就被提報文資送審,但始終未獲得文資身份。一座城市是否懂得自己所擁有的資產,加以發揚光大,取決於執政者看待文化的態度。 在嘉義大林一家老戲院,萬國戲院陪伴著當地居民成長,沈寂了20多年後,在地人沒有拋棄老戲院,有文化團體接管,重新賦予新生命,每個月透過舉辦大林小旅行和不定期的影展,來活絡地方精神,也延續了當地居民和老戲院情感。 天外天劇院,能不能有這樣的機會呢?
核燃料的未知旅程|核一核二用過燃料棒何去何從?
2011年,福島核一廠因為地震海嘯,三座反應爐發生爐心熔毀。五年過去,搶救仍在進行,東電不斷向熔毀的反應爐灌入冷卻水,受污染的地下水、除污後的輻射污泥,一排又一排,占滿原本的樹林與空地…福島核災後,國內反核聲浪也達到高峰。2014年政府宣布核四封存,核四爭議暫時平息。然而另一個更大的風暴,卻在既有的核電廠內,隱然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