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桃源區」相關文章
大雨.狂流 |荖濃溪沿線的危機
打開家門,馬路成了大水狂奔的溪流。高雄市六龜區新發里的居民,只好在門口加裝擋水板,避免大水直接沖進家中。從2021年8月5日開始,受到熱帶性低氣壓外圍環流的影響,台南、高雄等地籠罩在暴雨之中,其中高雄六龜從8月5日到8日,累積雨量高達1301毫米,相當於四天下了八個月的平均雨量,這也是繼2009年莫拉克颱風之後,最高的降雨紀錄。 高雄市六龜區新發里,民眾望水興嘆...
【六二水災】暴雨下的治水工程|重新檢討人類工程興建與管理
一場暴雨,在台灣各地造成不同災情,氣候專家指出,氣候變遷帶來的超大雨量,成為致災原因。但是許多災情背後,是否只因為雨量致災,必須進一步調查與分析,從暴雨發生思考人類工程的問題…
【610豪雨】大雨大雨一直下|高屏溪流域的山區部落
6月10日起的豪雨特報,短短兩天內,高屏溪流域,降下超過1000毫米的雨量。一條又一條溪澗,不斷竄流,衝擊莫拉克風災後脆弱的山體。山崩、路斷、橋梁岌岌可危。山間部落,再成孤島,居民倉皇而逃…
【610豪雨】大雨的試煉|極端降雨如何防範?
6月9日下午,雨水就像關不掉的水龍頭,各地不停往上攀升的雨量,紛紛變成災情回報。根據氣象局統計,從6月9號到12號,高屏山區的累計雨量,幾乎都超過了1500毫米,其中屏東縣三地門鄉的上德文,累積雨量1590毫米,更是打破台灣梅雨史上的降雨紀錄…
莫拉克的災區報導人|不讓災民被社會遺忘
一個人上山,一個人心酸,八八風災後,一群災區報導者守護每一塊受難的大地,她們以文字撫慰災民,她們以影像控訴悲情。在社會漸漸遺忘災區時,她們仍守在災區,一個人上山,一個人心酸…
莫拉克後的返家路|災區重建的長期規劃在哪?
2009年,八八風災重創高屏溪上游的荖濃溪與旗山溪流域,造成沿線兩萬公頃的崩塌地,超過兩億六千萬立方公尺的砂石沖刷進河床。不但徹底改變了高屏溪的樣貌,也改寫了災區居民的命運與生活。一年過去,災區居民返家的路仍然困難重重…
犬瘟熱大追擊|野生動物離奇死亡追蹤
如果是人或是家中的寵物生病了,人們都會非常的重視,但是在自然原野中的生活的野生動物,生病卻沒有人關心,台灣很少有獸醫鑽研野生動物的疾病,阿志則是其中之一,他就像一位動物偵探,從野生動物的一舉一動中,意外察覺了各種疾病,不論是台灣首例鼬獾感染犬瘟熱的案例,還是首次發現紅毛猩猩感染漢他病毒的案例,小小的線索,他卻找到了意想不到的結果。
河流巡禮|廢水汙染、水泥化、生態去哪了
我們的島走遍全台,用鏡頭紀錄下許多河流的悲喜與哀愁,從尋找河川的源頭,水庫集水區的保育,到進入人類生存的環境,不斷有各種污水流進河川,然而,水中生態因水質惡化、水利工程而奄奄一息。從全台河川的處境,和各界如何努力搶救河流的過程,讓我們重新反省該如何看待一條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