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塞湖」關鍵字
【島在現場】馬太鞍溪堰塞湖後續|2025.10.19
想收到最新推播,加入我們的島line社群 受到風神颱風外圍環流影響,上午花蓮縣光復鄉開始陸續降雨。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傍晚的第43次工作會報,氣象署預估20至21日花蓮地區會出現局部大雨或豪雨,其中南花蓮的萬榮、光復、鳳林可能有局部大雨,預估從20-22日,累積總雨量平地有150-250毫米,山區有200-300毫米。 為了因應大雨到來,...
【島在現場】馬太鞍溪堰塞湖後續|因應風神颱風進行撤離演練
因應風神颱風生成,中央緊急應變協調所和花蓮縣政府,今天下午兩點至五點在光復鄉、鳳林鎮、萬榮鄉進行大規模撤離實兵演練...
花蓮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後續|2025.10.18
10月17日花蓮立霧溪上游燕子口因大規模崩塌形成的堰塞湖,堰塞湖的水位持續上升,18日凌晨兩點半左右,漫淹至台8線靳珩隧道西口路面,沿著隧道東口路面溢流出來,如同瀑布....
花蓮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2025.10.17
林保署花蓮分署17日上午接獲通報,花蓮台8線靳珩隧道西口175.5K處,邊坡有大量土石崩落,土石淤塞立霧溪峽谷形成堰塞湖,透過無人機空拍估算蓄水量約270萬噸,蓄水面積約10公頃。
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後:生存、生計、生活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後,已過半個月,鏟子超人們持續到花蓮光復鄉支援,在國軍與志工協助下,淤泥漸漸清除,但是居民嚴峻的生存、生計和生活挑戰,才正要開始......
【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之後—紅色警戒持續中
堰塞湖潰壩災後的第七天,被滾滾泥流淹沒的花蓮光復市區沙塵飛揚,彷彿歷經一場慘烈的戰爭。街上小山貓、怪手、卡車來來回回,在重機具沒辦法進入的室內,來自全台各地的鏟子超人,一鏟一鏟幫受災民眾清理家園,用實際行動給驚魂甫定的居民,最有力的支持。
【島在現場】花蓮光復鄉堰塞湖災後重建|2025.10.03
中秋連假即將展開,花蓮光復火車站前,部分道路淤泥已經清除,志工替準備搭車返家的鏟子超人清潔雨鞋,並進行消毒。 挖土機、小山貓等大型機具進入重災區佛祖街清挖,由於連日放晴,部分淤泥呈現乾硬狀態,民眾得用力才能敲下來。 而信仰中心保安宮被土石深埋約一尺高,民眾先行挖開受困神像,多輛水泥預拌車仍陷落在沙堆之中。 截至3日,環境部統計總清淤垃圾量為6萬5千公噸,規劃六處堆置場,...
從馬太鞍溪堰塞湖事件看災害的風險溝通|ft.台灣防災產業協會常務監事 單信瑜|公視我們的島 專家怎麼說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發生後,帶來多人傷亡,也掀起是否有收到撤離通知的爭議,突顯風險溝通的重要性, 究竟災害相關資訊的傳遞,要怎麼做,才能避免落差?如何加強風險教育與準備?我們的島邀請台灣防災產業協會的常務監事單信瑜,來談談災害的風險溝通。
馬太鞍溪堰塞湖災難從形成、潰壩模擬分析到疏散避難,學界怎麼看?|我們的島【聽專家怎麼說】
今年七月,薇帕颱風帶來的強風豪雨,導致馬太鞍溪上游發生大面積崩塌,面積達500公頃,林保署表示是台灣這一兩世紀以來觀測到最大的一次崩塌,高達兩億方的土石阻塞河道,形成巨大的堰塞湖。 林保署評估由於地處深山,工程人員和機具都不易到達,開闢林道又要一兩年的時間。另外,由於崩塌量體大,擔心用炸的方式進行壩頂破壞,會讓山體更加不穩定,經過專家會議,決定採取監測、疏散避難的方案來處置。...
預知災難紀事: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事件
9月23日下午兩點三十分,位於花蓮縣萬榮鄉馬太鞍溪上游的堰塞湖,在樺加沙颱風帶來的豪雨中發生溢流,導致潰壩,狂暴的泥流沿著溪床宣洩而下,硬生生沖斷了馬太鞍溪橋,洪水越過堤防,灌入街道,吞沒民宅與聚落,宛如末日般的場景,震撼全台。從堰塞湖成形到溢流,這場災難帶給我們哪些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