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關鍵字

前進日本》日光能否共享?系列之一:光電板下的危機

2024-11-30

開發山坡、與農爭地,日本和台灣一樣,在發展光電的過程中出現各種爭議。日本農村有一群人致力扭轉這樣的狀況,他們從農業的角度出發,希望讓光電成為農村振興的契機。日本有四千多個農電共生農場,分布在千葉縣、福島縣、神奈川等地,農電共生必須有哪些前提?當地農民與社會企業是如何摸索,走出農電共生之路?過程中又要面對哪些課題?

《漁電大浪來襲》之二|漁與電如何共生?

2024-10-12

光電和養殖疊加在同一塊土地上,希望能共生共榮,但如何共生是個問題。為尋求共生,政府部門建立了試驗基地,漁民也主動出擊,要求業者建立符合養殖需求的案場。有好的規劃,漁電才能共生,但好的案例又在哪裡?

《漁電大浪來襲》之一|養殖的變局

2024-10-12

政府近年推動漁電共生,目前已經完工併聯的案場大約1GW,占養殖用地一千多公頃,而2025年漁電共生的目標是4.4GW,相當於四到五千公頃的養殖用地,對養殖產業與沿海生態環境造成衝擊。

綠能毀綠地?|選址爭議一再發生

2024-09-28

政府大力推動綠能,達成潔淨能源的轉型,但是因為選址不當,減損農地、危害生態。為了守護農業環境,保育棲地,許多人展開抗爭,希望永續環境,不要毀壞自然綠地。

農地蓋光電怎麼了?日本、德國的經驗如何做?|ft.台灣環境規劃協會常務理事 李翰林|我們的島Podcast

2024-02-26

自2013年開始發展農地光電以來,各地都不斷傳出相關的衝突與抗爭,「假農作、真種電」的現象反映了台灣農地光電開發欠缺相關規範的漏洞,或是開發邏輯的問題?

屋頂裝太陽能板有多難?地面光電開發有你想不到的XX?法規政策障礙重重!|feat.台灣太陽能光電產業協會常務理事 陳坤宏|我們的島Podcast

2023-10-05

為了達到 2025 年非核減煤,政府訂出再生能源占比20%的目標,其中太陽能發電的裝置容量須達到 20GW,但是目前進度不如預期。地面型光電由於陸續發生與農漁業搶地,以及影響生態棲地的爭議,在不少區域引發抗爭;而屋頂型光電的架設進度,也是相當緩慢。

綠能發展區?光電亂象惡化?逾百學者連署質疑!|feat.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副教授 黃偉茹|公視我們的島Podcast

2023-07-18

為了加速推動綠能,經濟部提出綠能發展區規劃,其中在彰化縣大城鄉,已經劃設將近400公頃的大城光電示範區。各地劃設綠能專區後,光電業者可以大幅簡化申請與審查流程,而且不需變更原本農林養殖等土地分區使用名目。

光電開發的環境危機|彰化大城、屏東楓林的不安

2023-07-01

2025年再生能源占比20%,光電用地推估要2萬公頃,才能達到裝置容量達20GW的目標。於是找地開發,成為發展光電的重要工作,卻也形成光電與環境的衝突。

我家也能裝太陽能板嗎?一場從能源開始的公民運動|feat. 綠主張綠電合作社理事主席 黃淑德|公視我們的島 Podcast

2023-04-15

你是否也曾想過要在自家屋頂裝設太陽能板?到底什麼樣的房子可以裝?需要多少錢?多久可以回收成本?利潤有多少?你也有上述的這些疑惑嗎?

林農光電的生態衝突|不當選址爭議頻傳如何解?

2021-10-23

2020年7月,農委會規範兩公頃以上農地,開發光電場,都要經過農委會同意,希望改善光電入侵農地的問題。但一些舊案或面積較小的個案,依然持續開發,造成光電的生態衝突。

花東農鄉種光電:綠能選址惹爭議

2020-10-05

2025年,地面型光電的裝置容量要達到14GW,需要大量土地,不斷開發西部農地後,現今開始在花東農地出現。推動大型光電場開發計畫,以及興建小型光電場,陸續引發爭議,一起關心花東農地光電的問題。

庶民與光電的距離|為什麼我家不裝光電板

2020-08-24

炙熱的週末午後,大人、小孩陸續聚集到蘆洲李宅,一輛豆花車頂著一片太陽能板,在人群中閃閃發亮。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