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No name」相關報導
以身為證:中石化台鹼安順廠受害的居民和土地
數十年來,化學工廠為當地帶來繁華,也默默侵蝕著這片土地。關廠後,廠區內存放了高達五千公斤的五氯酚,更沒有妥善處置,毒物經由雨水沖刷,進到土壤和水中。不知情的居民,長期在這裡捕魚食用,就這樣把累積在魚體中的汞和戴奧辛吃下肚。
小琉球的超級任務|被垃圾包圍的珊瑚礁島
從過去的漁業到現在的觀光業,小琉球的命脈都來自海洋。可是現在的小琉球,卻年年被垃圾進攻、被塑膠包圍。海洋不好、生物受害,人類不可能全身而退,而要改變,得從人類自身做起。
地下水誰保護?|許一個安心喝水的未來
民眾對自來水水質的不信任也反映在加水站的興盛上。彰化縣大街小巷幾乎都可以看到加水站,民眾不辭辛勞地上街買水飲用。據統計彰化縣平均每一萬人就有6.1個加水站,密度幾乎是全國最高。
【花蓮206地震】大震之後|受損建物的修復難題
花蓮大震距今已經五個月,走在市區,當時倒塌的幾棟大樓--雲門翠堤、吾居吾宿、白金雙星,早已整平成為停車場,看不出一點震災痕跡。但是周遭部分房舍卻呈現些微的下陷、傾斜,居民有的撤離,有的繼續居住,地震的後遺症,至今仍沒有完全平復。
成龍濕地的幸福感|濕地藝術節的環境教育
一場藝術創作活動,又在成龍濕地展開,各國藝術家大顯身手。年年舉辦藝術節,推動的目標,不只要為濕地增添新作品,更要為社區帶來幸福感,才是動人的意義。
不要雞豬當鄰居|畜牧廢水惡臭惹民怨
下午三點多,黑水溝開始流動了。畜牧場廢水從放流口排出後,流入田間水圳,一路通往大排,流經村莊,這裡是雲林縣大埤鄉的豐田村,只要一講到以前乾淨有魚蝦的水圳,變成現在這副模樣,村民無不憤慨。
邊坡上的度假村|東海岸第一排開發爭議
海天一色,少污染的台東,是嚮往自然的旅客的必訪之地。從台東東河鄉的都蘭鼻,一直到台東卑南鄉的富山村,統稱為都蘭地區。這一帶,風景秀麗,生活步調緩慢,吸引許多外國遊客前來朝聖。
垃圾,漂洋過海|讓澎湖頭痛的海廢問題
跟著教練,學習用正確姿勢划槳,準備用獨木舟,環繞位在澎湖西嶼鄉的小門島一周,這不是一般的體驗活動,這群遊客還有個任務,要觀察小門島上的海洋廢棄物。從鯨魚洞上方往下俯瞰,和划著獨木舟從海上回望,是截然不同的角度。也只有如此,才能發現藏身在海岸沿線的一批批海漂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