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name」相關報導
逐臭之夫|與垃圾為伍的生活
為了找出支撐這些政策的科學數據,有一群人,他們的工作就是到全台各地的垃圾掩埋場、垃圾焚化場,這些廢棄物聚集的地方,進行研究工作。他們習慣與垃圾為伍,因為他們是「逐臭之夫」。當我們的環境變得越來越好的同時,我們實在應該感謝這一群幾乎被遺忘的研究人員。
貓熊來台灣|團團、圓圓遠渡重洋異地保育
爭議多年的貓熊終於還是來到台灣,在政治口水和動物園每天報告牠們的身體狀況、食量之外,其實你對貓熊了解多少呢?貓熊的來到已經成為事實,希望從這件事情上,大家能夠有一個不同的思考角度,這些野生動物真的有必要一再地遠渡重洋到異鄉嗎?我們在動物園裡看到的又是什麼呢?
毒氣大發:大發工業區的毒氣外洩事件
2008年12月,高雄大發工業區發生毒氣外洩事件,當地國中小的師生,大約有85人送醫,造成大寮鄉居民的集體恐慌,在發生毒氣外洩事件之後,我們的島來到事發現場,當地居民對記者所說的第一句話,竟然是「終於發生了!」為什麼住在工業區旁邊的民眾,會有這樣的反應?他們生活中如影隨形的害怕又是什麼?
2008環境紀錄短片-何日再見溪哥
鶯歌,是一個國際知名的陶瓷之鄉,台北縣政府更不斷的計畫和建設這個觀光城。但是這兩年來,親身參與地方社區事務發現,生活在這裡的居民,因為環境污染而飽受威脅,身為鶯歌的一份子,覺得有義務和權利對鶯歌的環境污染,進一步去了解,而在多項生活威脅中,鶯歌溪的污染只是其中一件。
東山這六年|反永揚掩埋場的抗爭行動
隨著小巴一直開,我們繞過一圈又一圈的山路,往山的深處走去,兩岸的風光漸漸改變,柳丁園冒了出來,從山頂、山谷、道路兩旁,到處都可以看見柳丁,我看著四周的風光,心裡想著,這裡真是個世外桃源。村長說,居住在這的村民,大多是親戚關係,世代栽種龍眼跟柳丁,一直都過著純樸的農耕生活。不料,九十年通過環評設立的永揚一般事業廢棄物掩埋場,卻在這安靜的山村生活裡,投下一枚炸彈,村民從九十一年開始抗爭,到現在已經走過六年時光,現況究竟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