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播出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經過桃園市中路都市計畫區,許多人會好奇,馬路中央為什麼有一條水道穿過?它的水從哪裡來,又有什麼樣的故事?

桃園大圳第一支線,曾經串聯17口埤塘,不過因為都市開發,大部分埤塘都被填掉,做為政府機關、學校或住宅用地。近二十年保育聲浪興起,為了保護特殊的埤塘景觀,2009年文化部將桃園埤圳文化和金門、馬祖的戰地文化、淡水紅毛城等,並列為台灣18個世界文化遺產潛力點。雖然是世界文化遺產潛力點,卻沒有公告為文化景觀,難以受文資法保護。2012年,桃園市中路都市計畫啟動,1-12號埤塘大部分被填平,目前只剩下四分之一的面積。

其實地方政府也清楚埤塘的價值。2007年,當時的桃園縣政府向內政部推薦,將境內埤塘列為國家重要濕地。2015年濕地法施行後,內政部依法公告桃園埤圳為國家級重要濕地,但是桃園埤塘的屬性跟其他濕地不同,3000多口分散在台地各處,該怎麼劃出一個範圍?經過當時內政部重要濕地審議小組討論後,3000多口埤塘中,最後只有340口,被劃入國家重要濕地範圍。

位於桃園第二支圳的2-18號埤塘,四周沒有步道干擾,池岸邊的植被繁複,池面寬闊,冬天常有300隻以上的鳳頭潛鴨來這裡棲息,是鳥友最喜歡賞鳥的地點之一。像2-18號這類生態豐富的埤塘,沒有被列入國家濕地,讓桃園市野鳥學會榮譽理事長吳豫州覺得十分不解。

營建署城鄉分署表示,當初埤塘列入國家濕地的評定,是以面積、土地權屬、是否位於優良農地或農業區,做為劃定原則。從結果來看,都會區或周邊一些大型埤塘並沒有列入,一些小池塘反而被劃進濕地範圍。桃園市都發局長盧維屏對於埤塘列入濕地的標準,也提出疑問,認為當時並沒有對生態做普查,而是先劃了再說。

不過即便被列入國家濕地內的埤塘,也有發生被填土的狀況。大園區這口列為國家濕地的埤塘,近年被填土,只剩下四分之一左右的水域面積。另一口在楊梅區長祥路的埤塘,也遭違法棄置廢土。2020年,審計部桃園市審計處以衛星影像套圖發現,列為國家重要濕地的340口埤塘中,有120口疑似出現變形,桃園市都發局則表示,其中109口是誤判,實際有被填土的只有9口,已經要求清除並依法開罰。


桃園市野鳥學會榮譽理事長吳豫州觀察桃園埤塘紛紛遭到填平消失

桃園仍有2000多口埤塘未列入國家重要濕地,不受濕地法保護,當面臨都市計畫或重大開發,難免被消失的命運。目前正進行中的桃園航空城範圍內,就有三口埤塘,位在第三跑道預定地上,必須被填平。市府採取水域補償,以化整為零的方式,把失去的水域面積,規劃到未來都市計畫的公園裡。桃園市野鳥學會榮譽理事長吳豫州認為,從人的角度來看,水體面積得到補償,但從生態角度來看,意義不大。

其它在都市計畫範圍內的埤塘,桃園市都發局長盧維屏表示,原則上都會原地保留,但如果失去灌溉功能,則視規劃需要再考慮存廢。景觀學者則建議,埤塘除了灌溉,還有調節微氣候、涵養水源等功能,應該盡可能將埤圳地景,納入都市規劃設計中。

該如何看待埤圳在都市中的功能,列入濕地的標準又是什麼?似乎該是時候做全盤檢討。當都市不斷擴張,妥善對待百年歷史的景觀,還需要更多細緻的討論。

學科
水文, 城市
縣市
  • 桃園市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撰稿 張岱屏
攝影/剪輯 顏子惟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午夜十二點,台北市環南家禽市場,以及位在新北市泰山的家禽運銷合作社,才剛開始一天的工作。每天有九萬多隻雞鴨鵝,從中南部還有花東地區,運到台北屠宰。

對此現象,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呼籲,修改雙北現行的屠宰方式,希望「活禽不入雙北、在地屠宰、冷鏈配送、屠體交易。」減少活禽集中交易,也是考量雞鴨的動物福祉,降低長途運輸造成的緊迫,還有終端理貨過程中的擠壓。

防止禽流感傳播變異|就從避免群聚交互感染開始

來到雙北,屠宰的幾乎都是有色雞,就是一般說的土雞和仿土雞。大部分在當天就供貨給傳統市場或加工業者,是講究肉質口感的消費者,喜歡的溫體雞肉。雞肉加工業者劉仲倫說,「現宰的就是比較Q彈。」業者張淨茵說,「冷凍跟我們來比,我是覺得還是活體雞比較好一點。」

不過,雙北一天要屠宰9萬多隻雞,一年2,601萬隻,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發出警訊,認為這有讓禽流感傳播和變種的可能性。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林岱瑾表示,「活禽運送過程受到緊迫,其實很容易把病毒透過排泄或飛沫,傳到周圍環境,接觸其他的雞隻、接觸到環境,也接觸到工作人員。這個工作人員,如果當時正在感冒,他身上就有的流感病毒,再加上雞的流感病毒,兩個病毒併在一起,他可能會有基因上的變異。」

禽流感其實不過就是雞鴨鵝的感冒,但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之後,大家都了解,生物密集的群聚,會造成病毒的傳播與變種。這個道理,不管是COVID-19,還是禽流感病毒,都一樣。即使屠宰場工作人員都會施打流感疫苗,但最好的預防方法,還是隔絕病原。

1997年8月,H5N1禽流感病毒,在香港造成一位幼稚園小孩死亡後,世人驚覺,原來禽類的感冒,也會傳染給人。至今H5N1及H7N9禽流感病毒,已經造成至少五百多人死亡。

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特聘教授陳志峰認為,不讓活禽進入雙北屠宰,「就是不要把病原拿到人口密度那麼高的地方,盡量阻斷它。」

農委會畜牧處也贊成「活禽不入雙北、在地屠宰、冷鏈配送、屠體交易」的方向。副處長江文全表示,流行病學的調查發現,2015年台灣禽流感大爆發的傳播途徑,就跟活禽運送路徑有關。台北市長柯文哲在2019年巡視環南家禽市場後也表示,「屠宰過程禽流感還是一個問題,因為我們是醫生,看一遍就知道防疫有沒有漏洞。」

 

動物福祉考量|減少長途運輸、理貨的壓迫

雞鴨從中南部和花東地區送來雙北,最遠路程大約要五、六個小時,運輸過程會造成動物呼吸困難等緊迫現象,甚至造成死亡,陳志峰教授說明,「當動物緊迫的時候,牠的體溫會增加。屠宰之後,pH值下降得很快,其實對它肉的品質,就會有很大的影響。」

此外,雞鴨集中到雙北屠宰場,還要經過「理貨」過程,「理貨行為是活雞,我們俗稱毛雞,不同尺寸、不同秤重,因為客人屬性不同,會重新裝籠,會增加很多人的負擔,以及對動物的折磨。」前台北畜產公司總經理姚量議說。理貨過程中,雞鴨從籠子裡被抓來抓去,很是折磨。

所以如果是屠體交易,用雞鴨肉的部位、重量去交易,就會少掉雞鴨在活生生的時候,被「理貨」的痛苦。

盡量做到人道屠宰的現場設計:藍光繫留區

家禽、家畜送到屠宰場等待屠宰,被放置的地方叫做「繫留區」,雖然「屠宰場設置標準」,對地面必須是混凝土、有水溝可沖洗等硬體有規定。但是台中一間私人家禽屠宰場,繫留區還特別設計藍色燈光,「雞看不到藍色,所以對雞而言,是一個晚上的狀況。我們希望人道屠宰,屠宰前有足夠的安撫。農場送雞過來,通常會在這邊一到一個半小時,讓雞有充分的休息,最好是進入睡眠。」肉品公司協理李瑞祥表示。

解決台北家禽市場困境的方法:「在地屠宰、冷鏈配送、屠體交易。」

台北市環南路的家禽批發市場,每天大約會產生1500噸的污水,和200多公噸的內臟、羽毛、死雞等垃圾。這些垃圾如何化製處理,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林岱瑾說,「化製場都不會在雙北,所以這些廢棄物要長途運輸回中南部。」

此外,環南市場腹地狹小,目前有14條屠宰線(疫情期間暫時縮併為7條),如果屠宰線能整併,就會有更多空間,來換取更長的時間,也就是,讓屠體放血的時間,和冷卻降溫的時間,更長更充分。

台北市市場處副處長高群荐講解「放血夠不夠完整,取決於吊掛線長度。因為他是用重力的方式去吊、放血,如果吊掛線夠長,放血程度就會比較高。另外屠宰最後在清潔區會有冰水槽,冰水槽空間夠大,屠體降溫的空間,就會比較完整。」

高群荐坦言,希望台北家禽市場能轉型為「屠體交易中心」,不再宰殺雞鴨,目前規劃十年內能夠完成。畢竟在台北市建置屠宰以及肉品切割場地不易,像之前規劃的三區肉品市場,功用在執行肉品切割,不過,因為附近居民抗議,最後還是無法實行。

而對於台灣慣用的冰水降溫方式,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特聘教授陳志峰一直想推動歐洲的氣冷式降溫,「屠宰完放在像冷凍櫃的小房間裡面,讓它溫度下降,沒有跟那麼多動物交叉污染。因為本來是乾的,微生物少,就不需要做到冷凍,冷藏時間可以到兩個禮拜。」

目前台灣只有一家屠宰場採用氣冷式降溫,肉品公司董事長洪坤堯說明,屠體用水清潔後,就一隻隻吊掛,在軌道上大約走兩公里,從脫毛時候的攝氏六十幾度降到四度。他表示,氣冷式可以降低屠體泡在水裡的時間,「肉泡在水裡會腫腫的,你去游泳不是有點腫腫的嗎?就是吸水。而且屠體切過,再去泡水,當然會吸收。」

現代冷鏈技術,能不能成就大台北的人們,吃一盤好雞呢?這些雞事,其實真的不容易。
 

學科
農業
縣市
  • 台北市
  • 新北市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撰稿 呂培苓
攝影/剪輯 陳慶鍾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位於台北市士林區與內湖區交界的大崙尾山,蘊藏豐富的自然生態,許多家長會帶孩子來這裡進行自然觀察,荒野保護協會台北分會長期進行植物調查,十年來記錄到不少稀有植物,包括被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列為瀕危等級的白果雞屎樹、接近受脅等級的光葉柃木等等。

多樣的植物種類,為不同蝶類提供食草與蜜源。根據台灣蝴蝶保育學會調查,台灣400多種蝴蝶,這裡就能看到150種左右。長期觀察讓生態團體與居民對這片森林情感深厚,但2021年三月底,他們陸續發現,原本茂密的林地遭到砍伐,只剩下零星的樹,總面積約有十公頃。

這次事件的起因,是2020年台北市立美術館舉辦台北雙年展時,一位法國藝術家提出的「儲回大地的藝術」計畫。根據藝術家估算,台北雙年展活動期間,共產生大約390公噸的碳排放。美術館希望藉由造林達成碳中和,委託台北市林業技師公會與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執行,在台北市工務局提供的大崙尾山公有林地,伐除部分次生林,改種一萬兩千棵,以台灣肖楠為主的樹種,卻引發砍樹造林的爭議。

執行單位強調,操作方式並非皆伐,胸徑15公分以上的樹、珍稀樹種都會保留,但荒野保護協會解說員山艾說,部分樹種生長速度本來就不快,在缺乏詳細調查的情況下,以直徑大小決定去留,很可能誤砍稀有植物。而且根據他們實地測量,在大約一公頃的造林地上,就發現將近五十棵直徑超過15公分的樹被砍。

荒野保護協會指出,被砍伐的樹種有許多都具有重要生態功能,例如在當地只有零星分布的鐵冬青,是少數會在冬季結果、提供鳥類食物的樹木。大明橘則是特有種蝴蝶,台灣尾蜆蝶的重要寄主植物。他們質疑,即使這片次生林曾經歷過人為墾殖,但經過長期演替,已經形成一片穩定森林,為何不選在原本沒有樹的荒地造林?


台灣特有種的台灣尾蜆蝶   照片提供/呂晟智

台北市工務局大地工程處森林遊憩科科長林士淵表示:「森林固碳效率會隨著樹林的成長漸漸降低,小苗時固碳能力最強,這片次生林發展到今天這個階段,其實固碳效率已經慢慢趨緩,甚至可能越來越低。」

假設一片森林已經存在十年,十年來累積的二氧化碳,就是它的碳儲存,未來每年的生長量,代表它的碳吸存能力。嚴謹的碳中和規劃,必須確認人為介入後,森林在一定期間內的生長量比原本來得高,才能額外吸收更多二氧化碳。

台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副教授邱祈榮指出,執行單位沒有算出原有次生林的生長量,就先把樹砍掉,無法確保二十年內新植樹種的生長量,能超越原有森林,抵銷390公噸的碳排放。

邱祈榮依據執行單位的規劃報告書推算,被砍伐的林木可能多達兩萬棵,超過原有林木的90%以上。由於造林地鄰近士林區雙溪淨水場,居民擔憂裸露的林地,會對水土保持與水質造成影響。

台北市工務局林士淵回應,前期規劃時,已經請執行單位評估避開坡度陡的區域,施作中也確認沒有使用大型機具,施作後水土保持技師前往勘查,也沒有發現異狀。等未來成林後,涵養水源的能力就會恢復。

民間團體質疑,當地以闊葉林為主的林相,對主要造林樹種針葉樹的台灣肖楠,並非最適合的環境。荒野保護協會台北分會解說員蔡志忠舉例,大崙尾山一帶潮濕多雨,地質容易崩塌,因此許多植物會長出板根,具有防止土壤流失功能,而台灣肖楠並不具備板根。以碳吸存量而言,針葉樹也不如闊葉樹。


扁柏小苗

林士淵說明,種植台灣肖楠這類經濟樹種,是希望營造一個示範區,讓民眾知道經濟林可以跟生態共存,「未來也會規劃手作步道,讓民眾感受肖楠林的森林遊憩感覺。」但荒野成員們認為,台灣之所以是寶島,就在於各地不同的地形、氣候,孕育出不同生態。台灣中高海拔地區已有針葉林可以欣賞,像大崙尾山這樣低海拔的亞熱帶森林,原本就有不輸針葉林的四季景觀變化。

或許這場爭議的癥結,在於我們看待森林的觀念。在工務局的看法中,原有的次生林太過鬱閉、樹木彼此競爭而樹徑偏小,需要進行林相改良,促進它的健康。荒野成員們指出,這樣的林相是當地天然環境所塑造。在長期受到東北季風吹拂的情況下,為了抵抗強風,樹木質地較密、樹徑偏小,且樹跟樹間距緊密,使單獨一棵樹不容易被吹倒。荒野解說員山艾表示:「只因為鬱閉、樹徑小就判定森林不健康,其實缺乏依據。」

邱祈榮副教授認為,林相改良存在著過往「人定勝天」的觀念,基本上是從人工林或經濟林的角度出發,「但是以現在在談的生態系經營而言,我們大概沒有辦法,替什麼森林叫做好、什麼森林叫做不好,去做判斷。」


不同的人與動植物,都有看待森林的不同角度。當我們真正認識森林的美,也許就不會認為它需要整形。

學科
植物, 城市
縣市
  • 台北市
  • 士林區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撰稿 林書帆
攝影 葉鎮中 陳慶鍾
剪輯 葉鎮中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150公尺有多高?相當於五十層樓高度,如果住家附近,要立一座這樣的風機,誰願意呢?

推著除草機,整理庭園,從小住在這裡的吳先生,喜歡這份寧靜,只是不知道以後還能不能這樣過日子。

達德能源公司申請在雲林縣四湖鄉設置二十六座大型風機,其中一座距離吳先生的家,只有300公尺。這支風機還可能影響到另一位居民丁先生,風機距離他的農場只有260公尺。


達德能源在雲林四湖鄉內計畫設置26座風機

四湖鄉不是第一個遇到陸域風機的鄉鎮,2013年,苗栗縣苑裡鎮居民,曾有激烈抗議,反對風機設在民宅附近。居民在能源局前的馬路上,留宿長達六天,苦等回應。這場抗爭,擋下兩座風機,但能源局並沒有因此訂下安全距離規範,至今只有風機距離民宅250公尺以內,需要環評的規定。


2013年苗栗縣苑裡反風車居民曾在能源局前長期抗議,留宿長達六天

之前的陸域風機是線型分布在沿海,業者計畫在雲林四湖設置的大型風機,就設在村莊裡,緊鄰農地與民宅。以溪尾村、飛沙村為例,兩個村子將被十五座風機包圍。

現在業者打算要設立的風機,比常見的105公尺高的風機大了許多,究竟應該距離民宅多遠才安全,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許博任建議,針對不同的建物使用行為,設置不同的安全距離,以風機的葉片直徑為基礎單位,沒有人的建物應有五倍,住家應有八倍,敏感的醫院或學校應該有十二倍,他說:「如果能源局很明確的把安全距離定出來,可以大大降低業者的溝通成本。」

關於安全距離的規範,能源局以書面回應,由於多數國家依噪音來規範風機與民宅的距離,國內規定風機的噪音必須符合環保署的噪音管制標準,目前正與環保署檢討現行規範,考量加嚴標準。

雲林縣四湖鄉是蒜頭的重要產地,居民大多務農,達德能源公司申設的二十六座大型風機,有五座已經取得籌設許可,他們卻後知後覺。雖然業者在2017年6月有召開說明會,吳先生是去年才知道家門口要蓋風機。

2021年3月,雲林縣台西鄉的五港村曾發生激烈抗議,這塊風機預定地位在崙豐村,但距離五港村信仰中心安西府,只有300多公尺,說明會開在崙豐村,五港村居民直到業者運來機具才知道。

面對抗爭,業者停工,造成紛擾的癥結在溝通。四湖反風吹自救會會長吳連進表示,應該要先跟當地居民溝通,再送籌設計畫申請,現在卻是倒著走。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許博任說明,目前居民確實除了業者的說明會外,沒有參與管道,不管是審查籌設許可或後面施工許可的階段,民眾都沒辦法參與。

除了四湖鄉,達德能源在雲林縣濱海五個鄉鎮,總共要設置九十七座大型風機,台西鄉居民已經在路口拉起白布條。他們擔心不只影響鄰近住戶,也影響地方發展。四湖反風吹自救會會長吳連進說,村莊被變成風場,以後土地誰要?誰要回來住在風場裡面?這是搶人家的土地、搶人家的健康、掠奪式的開發。

達德能源公司以書面說明,由於風場尚於籌備規劃階段,社區及相關利害關係人溝通仍持續進行中,故暫未能提供具體回應。

台灣的陸域風機已經發展了二十年,優良風場飽和後,進入次級風場開發,但是安全距離規範不明確、施設資訊不夠公開,造成衝突不斷。能源局表示,後續陸域風機設置地點需要更謹慎,目前風電的推動重點也由陸域逐步轉移至離岸。

2020年陸域風機累積裝置容量為0.73 GW,距離經濟部2025年的目標1.2 GW,還差0.47 GW。現階段要努力達標,還是停下腳步思考,面對地狹人稠的先天條件,陸域風電的下一步如何走得更穩健呢?
 

學科
能源
縣市
  • 雲林縣
  • 台西鄉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撰稿 陳佳利
攝影/剪輯 陳添寶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洪斗在卵石田埂前,說明過去祖先,如何在滿是卵石的土地,費盡心力開墾由小田地漸漸變成大田區,創造壯闊的農業平原。歷經幾次颱風衝擊,大水淹田,農民離開,再回來時,土地已被國家收去,自此從墾地的主人,變成租地的佃農。

這裡的農地多數種稻,也有農戶轉型有機農園。黃連來種植的火龍果,種出好成績,也讓孩子願意回鄉,一起務農。

這片農地卻長期受工業開發威脅,二十多年前曾一度計畫開發,因故停擺。2015年台中市政府主辦開發清水產業園區,居民群起抗爭,阻擋下來,當時的市長林佳龍決定停辦。

2021年,新的開發又來,換成民間自辦開發清水產業園區,針對台中工具機相關產業,民間業者向國有財產署購地,計畫開發27.9公頃工業區,在疫情期間,舉辦線上說明會。部分居民贊同,認為有助發展,部分農民反對,擔心環境破壞。線上說明會參與人數不到百人,台中市政府表示人數過少,不符民眾參與環評程序,必須再開實體說明會。

清水產業園區開發,許多農民的土地將被國有財產署收回,失去家園與農園,被迫離開,群起表達抗議。台中海線水資源保護行動聯盟林佳儀發現,許多民間自辦的工業區開發案,都將面積限縮在30公頃以內,依法可以在地方環評。

農地開發工業區,最直接面對的問題,就是擔心污染農地。而清水農業區緊鄰高美濕地,一旦污染影響更大。開發業者說明,未來工業區廢水完全回收澆灌,不會有污水流出。

王俊智從學校退休後,就到農業區租地務農,營造一座自然農園。他指出,清水卵石梯田,已經是中台灣地區僅存的文化地景,一旦工業區開發,就會完全消失。他在農地上挖開渠道,進行地下水補注觀察,發現農業平原就像一塊海綿,蓄滿地下水,深具保水、供水價值。

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終身特聘教授林惠真,帶著研究團隊,長期記錄高美濕地生態,發現高美濕地淤砂陸化,造成保育類雲林莞草不斷外移。擔心未來工業區開發,會影響濕地的水源補充。

清水產業園區的開發,牽連著地區工業區的使用效率。距離清水農地約五公里的台中港關連工業區,過去計畫開發三期,目前僅開發一期,開發的二、三期農地,遍布農地工廠,已開發的一期工業地,卻有許多關閉工廠。

梁仁宗和其他農民的農地上,過去發生開發商以修建水泥田埂為名,將卵石挖走,再填入不明廢土。他認為,清水一帶的農地,潛藏大量卵石,都是上等砂料,開發有覬覦砂石利益的目的。

清水農地上,目前有鎧全與清水產業園區兩個開發案,針對鎧全開發案,農委會表達農地農用精神。幾年來,清水年輕一代陸續回鄉,種植有機作物,推動觀光產業,開啟地區新時代,希望政府將清水農地,朝向農業休閒園區做整體規劃,不要再開發工業區。

百年來,世居農民守護土地,卻不斷面臨開發危機,農民希望政府能公地放領,讓他們優先購回祖先開墾的土地。

一望無際綠油油的農地,幾乎沒有違法工廠存在,已是台灣少見,居民希望永保農業發展,不要再深陷工業開發風暴。 
 

學科
農業, 開發
縣市
  • 台中市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撰稿 郭志榮
攝影/剪輯 張光宗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時間推回到2013年,中龍鋼鐵提供1,187萬元經費,要在台中大肚山殘存的保安林,造林20公頃,把原本的底層植物用除草劑清空,每公頃再種植1500棵櫸木、光臘樹等造林樹種,當時引起台灣生態學會秘書長蔡智豪嚴正抗議,他說,原始森林的植株密度,是人工林的2.7倍,土地公絕對比我們會種樹。


2013年中龍鋼鐵造林把底層植物用除草劑淨空

樹的成長需要時間, 被破壞的森林, 該如何復育才能更接近原始狀態?

後來成立台灣山林復育協會的蔡智豪,記取當年經驗。他明白,保安林越原始,生物多樣性越高,才會越健康。想避免大規模造林數量多,但樹種少、或是種錯樹,要適地適種、維持多樣性,最關鍵的就是樹苗。

大肚山原有一百多種植物,因為開發,只剩下三十多種,消失的植物,他到鄰近的苗栗火炎山與台中大坑,採集野生種子帶回來育苗,苗圃裡己經有96種,23,000多棵樹苗。

育出來的小樹苗,必須種回大肚山,台灣山林復育協會與東勢林區管理處合作了一個0.3公頃的樣區。植樹之前,範圍內的原生樹種全部保留、進行每木調查,在天然演替產生的森林空隙,種下數十種原本存在而現今找不到的植物。這樣種,物種多樣性能更接近原始狀態,植株配置依據的是前期基礎調查。

大肚山的森林, 最大的威脅就是火災, 擔心一把火就會讓一切歸零重來, 這0.3公頃的邊界, 種植原生的榕樹來建立防火帶, 因為榕樹葉片有乳汁,飽含水分, 不容易燒起來。

台灣山林復育協會在大肚山的保安林, 努力把失去的原生樹種找回來, 除此之外, 他們還要挑戰更高難度的海岸林復育。這項計畫獲得企業支持,將以五年時間進行。

師法自然,從觀察開始。海岸林的原始組成,靠近海的20%,是耐風、耐鹽的植物,種子從海上漂過來,它們長穩了、能擋風擋鹽沫,後岸的植物才成生長。靠近陸地的80%,是榕楠林帶,種子來自內陸淺山,前後岸植物組成完全不同。

這天要調查的地方,從前是人造防風林,種植木麻黃,數十年過去,前岸海灘由於沒有堤防阻擋,天然的種子能漂上岸,後方的山坡沒有開發,天然林的種子能順利落到後岸,現在木麻黃衰敗了,土地公種了哪些樹?

在林下穿梭,雖然太陽不會直曬,酷熱天氣,還是讓調查人員滿身大汗,他們記錄到30種植物。調查時,還要收集野地裡的種子,就近在相同氣候條件的地方育苗。

東海岸唯一的布農族部落,高山部落,與台灣山林復育協會合作,建立東海岸原生樹種苗圃。跨出這一步是因為經歷過失去的痛苦,數十年前為了造紙,眼前這片森林曾被砍光再造林。高山森林基地負責人小馬說,伐木後種植單一樹種,野生動物減少很多。

這個合作建立的苗圃,不但栽培原生植物,也栽培下一代的觀念。小馬說,沒有獵場就沒有文化,沒有森林就沒有獵場,用原本森林的東西去復育森林,未來哪裡破壞哪裡就有我們。

過去人工種植的海岸林,大多選擇木麻黃與黃槿,因為樹種少,生態多樣性跟著降低,這些樹占據了空間,讓大自然的恢復力難以發揮。以台中大安海岸為例,人造的防風林,只剩下木麻黃跟黃槿。

走在海灘,蔡智豪撿起一顆一顆隨著海浪上岸的種子,這是復育這段海岸的前奏,他說「大自然的力量把種子帶過來,透過人的適當協助,育苗,再送回原本就上岸的海灘。」

調查、採種、育苗,建立不同於以往的造林模式,重現生物多樣性,步步為營,只為早日找回原始森林。

學科
植物, 山林
縣市
  • 台灣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撰稿 陳佳利
攝影/剪輯 陳添寶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照片提供 /李佳峻

2021年4月底的某個夜晚,高雄市那瑪夏的一條山路上,應該只有蟲鳴鳥叫,沒想到卻熱鬧得像菜市場。原來,大家是為了趕著上山,追逐地上的星星-螢火蟲。達卡努瓦里,是那瑪夏2021年螢況最好的熱區。太陽一下山,螢火蟲就會從草堆裡、樹林間、山路旁,慢慢飛出來、越聚越多。

螢火蟲吸引小孩目光,也喚醒大人的童心。賞螢步道的地主周浩祥記得很清楚,小時候,那瑪夏的螢火蟲比現在多更多,後來人類使用農藥、建設硬體,才使螢況不如從前。想恢復過去的盛況,需要很長的時間。他強調,不噴農藥、不使用化肥,越少的人為干預,對環境復育越好,也直接有益於螢火蟲的存續。

吳加雄是螢火蟲專家,也是周浩祥的生態老師,提供那瑪夏人許多復育螢火蟲的專業意見。他曾陸續在2006年和2019年,多次進入那瑪夏研究螢火蟲,對當地環境與螢火蟲生態有深入了解。

吳加雄說,「那瑪夏一共有15種螢火蟲,最常見的有黑翅螢、紅胸黑翅螢、小紅胸黑翅螢、大端黑螢,還有夏天會出現脈翅螢,甚至一些比較少見的弩螢、紅胸窗螢,都有發現紀錄。其中黑翅螢數量最多,主要原因是那瑪夏有豐沛的水資源,環境潮濕很適合螢火蟲的族群發展。

每年4到6月期間,是那瑪夏賞螢季的高潮,區公所會根據當年度螢況,規畫賞螢步道、販售賞螢券。近兩、三年,那瑪夏螢火蟲已經慢慢打出名氣,賞螢季一到,唯一鬧區瑪雅里的街道上,人滿為患,幾乎寸步難行。

2009年的莫拉克颱風,造成那瑪夏嚴重受創,近年螢火蟲的點點螢光,終於照出災後復原的希望。那瑪夏區公所秘書周曉鳳統計,因為螢火蟲帶動整個周邊商機,像是住宿業、餐飲業或小農自產自銷,短短兩個月至少有六百多萬的產值。

不過,螢火蟲不只出現在賞螢步道,當地人近年種植的龍鬚菜園,也是螢火蟲喜愛的棲地。朱凱玲、孫天才夫妻,是世居那瑪夏的農民,擁有兩片龍鬚菜園,面積共兩公頃。其中一片緊鄰山邊,海拔七百公尺,水氣充足,非常適合龍鬚菜生長,不用農藥,菜都能長得很好。去年春天開始,這裡更大量出現螢火蟲。

為了避免發生病蟲害,龍鬚菜園通常兩、三年會翻耕一次。這片龍鬚菜園雖然已經種了四年,但植株很健康,又有螢火蟲棲息,他們決定不翻耕,繼續種老欉。孫天才,人如其名,尤其是對山區地形、水源的掌握,非常有靈敏度。為了讓龍鬚菜和螢火蟲,平安度過2021年上半年的大旱,他乾脆自己引山泉、牽水管,讓菜園每天保持濕潤。對於自家菜園出現螢火蟲大發生,孫天才很低調,再加上菜園地處偏僻、交通不易,所以整體環境很少受到外界影響。

四十出頭的蔡錫雯,是典型的季節性返鄉青年。平常在外地工作,只要螢火蟲季一到,就會跟著螢光回到那瑪夏,從事賞螢導覽工作。她不喜歡到區公所規劃的賞螢步道,那裡人太多了!這兩年,她會帶少量的客人或朋友,去孫天才和朱凱玲的星星菜園欣賞螢火蟲。

蔡錫雯有個好朋友蔡小慧,兩人從國中認識到現在,會回那瑪夏當導覽員,正是因為小慧的鼓勵。小慧是第十六族「卡那卡那富族」,原住民名叫做「KAI」,今年四十歲。2013年之前,都在台北讀書、工作,2013年才回到那瑪夏落地生根。錫雯記得很清楚,小慧回鄉那年有邀她一起回那瑪夏,當時小慧說:「我的夢想是回家為故鄉做一些事情。」沒想到,現在這兩個大女孩,都已經踏上故鄉土地!

小慧回到那瑪夏後,先是到衛生所擔任護士,2020年2月,她跟媽媽一起開了一間咖啡廳,平常雖然沒什麼客人,不過在螢火蟲季,常常高朋滿座。有螢火蟲的引路,小慧、錫雯和那瑪夏都建立了更深刻的連結。同時,她們也看到家鄉螢火蟲生態的隱憂。像是短期內大量人潮湧入,會為環境帶來負擔,或是高山蔬菜的出現,尤其是高麗菜園的農藥使用,也會讓她們感到不安。

螢火蟲為那瑪夏帶來觀光、為返鄉青年照亮回家的路,那瑪夏人也開始思考,自己可以為螢火蟲做些什麼。周浩祥說,自己做了將近二十年的環境復育,才擁有一條500公尺的賞螢步道,這表示萬事起頭難,但是也證明了只要持續做,就會有成果。錫雯雖然年輕,但她認為,螢火蟲的觀光模式是生態旅遊,生態是火車頭,旅遊是附加價值,如果沒有做好生態,就不會有觀光效益。

 

現在,除了傳統旅遊模式,螢火蟲在龍鬚菜產業中創造的星星菜園,也讓人與自然出現和解的第一步。

楠梓仙溪是那瑪夏的母親之河,這條河流讓那瑪夏擁有壯麗景觀、豐富生態,更吸引眾多原住民族群在此生活。在布農族語裡,那瑪夏是「明天會更好」的意思,在卡那卡那富語中,代表的是楠梓仙溪,兩者如果結合起來,就是「楠梓仙溪的未來會更好」。

螢火蟲的未來,是不是也跟楠梓仙溪的未來緊緊相連?這答案,或許你我都知道。

學科
生活
縣市
  • 高雄市
  • 那瑪夏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撰稿 李慧宜
攝影/剪輯 葉鎮中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疫情嚴重,民眾在家網購等宅配,菜市場買菜的人減少了,怎麼生存下去?其實,菜市場是非常靈活有彈性的,在這波疫情當中,很快就突破物流塞車的困境,由攤商自主送貨。全台有二十四個傳統市場,民眾可以不出門,直接在家滑手機,就可以購物。


新北市林口公有市場自治會長游素真在疫情初始就推動菜市場走向電商化

新北市林口公有市場,就是其中之一。

市場自治會會長游素真覺察到,林口有許多年輕族群,所以當經濟部在2020年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要推動菜市場電商平台的時候,游會長很快就和攤商夥伴們一起加入。具體的做法是,在通訊軟體成立林口熊讚市場買菜網,消費者要買雞鴨魚肉蔬菜熟食,只要在手機上點一點,第二天中午市場收攤之後,自治會就會派人送貨到家。

「我覺得是疫情在推動這個平台的起步」,賣肉乾的陳老闆說,「疫情之前很難起步,因為我們客人說,就住附近直接來買就好了。」消費者住附近,在疫情嚴峻大家不出門之後,就成為菜市場物流的強項,不需仰賴繁雜的物流體系,由在地機車送貨隊,或攤商自己送貨,很快就可以送到。

當然,一開始也要經過學習,游素真說,「剛做的時候,送貨速度沒那麼快,以前就是東一個、西一個,因為沒有經驗啊!後來我們就一直改進,現在把路線整理出來,市區就市區,郊區就郊區。」

每天快要收攤,市場就擺出一個個籃子,一個籃子就是一個訂戶。每個攤商老闆根據自治會列印出來的訂單,自己把貨品放進籃子。平常每天大約有三、四十張訂單,端午節前,訂貨的籃子把市場通道整整圍了一圈。

靈活應變才能適應變化,得以生存。

位在台北南港與汐止交界的橫科市場,賣魚41年的郭媽媽,鄭秀雅女士,她的生意沒有不好,只有更好。「我叫我兒子,沒教游泳來賣魚,自己上網去叫客人。」

郭媽媽的兒子郭鴻星,原本是游泳教練,平常學生家長就會托他帶魚貨來上課地點。疫情嚴峻之後,學生希望能送貨到家,他送了幾趟,很受歡迎,於是平常教學的通訊軟體群組,參加的人越來越多。郭教練每天把攤子上魚貨的照片傳上群組,給大家選購。


原本是游泳教練的郭鴻星,在疫情下成立了網路群組,替家裡魚攤及附近攤商一起合作賣菜
 

郭教練說,很多組員都是因為疫情才開始下廚的新手煮婦,剛開始問的問題都很好笑,比如說,油要多熱、火要多大等等。尤其因為郭家的魚,是從基隆崁仔頂買來的海魚,很多媽媽習慣超市裡的養殖魚種,看不懂魚攤上的魚。教練最常做的事情就是「認識我們的魚」。圖片上一字排開的,都是紅色魚種,它們是誰呢?從左到右答案是赤鯮、紅尾鳥、紅喉、紅目鰱、盤仔,你有認出來嗎?

其實,大家有沒有發現,很多新奇的小商品,只有菜市場才有,蔬菜品項也比超市多元。菜市場其實是很多小老百姓創業賺錢的舞台。根據經濟部統計,全台公私立市場的攤商有67314家,這是六萬多個家庭的生計。

台灣大學經濟系主任雷立芬是菜市場的擁護者,她說,「傳統市場這條通路沒有了,農民可以選擇的銷售管道就會越來越小,會被通路商予取予求。」

以蔬菜來說,大型超市有很多比例是契作生產,如此一來,在價錢上,農民相對沒有議價優勢,一切掌握在通路商手裡。此外,超市講究乾淨整齊的販售型態,需要先集貨、裁整、包裝,蔬菜從採收到上架的時間,比傳統市場長一些;而且大型契作需要產量穩定的品項,比較無法多元化,相對來講,傳統市場會有小農自種自售的蔬菜,比方「過貓」(過溝菜蕨)、 「豬母奶」(馬齒莧),都是菜市場才會看到的菜。

「傳統市場的維持,真的就是一個三贏,生產者、消費者、攤商,大家同時得到好處。」雷立芬說。而且菜市場的存在,可以減少食物無謂的損耗,「超市在那邊挑挑揀揀,然後規格化,除非把在他們標準之外的產品,再去做加工,不然損耗農產品的量,是非常大的。」

誠如雷教授所說,菜市場可以創造生產者、消費者、攤商三贏,不過,現在年輕一輩的消費者,不喜歡去菜市場。要怎麼吸引這些年輕族群?林口市場的游會長大力支持成立買菜網,就是要探探疫情過後,能不能留下年輕族群。此外,都會區的菜市場正在改建明亮乾淨的環境,電子支付也正在推行。

台北市的南門市場,已經有三成消費通過電子支付,自治會長王銓國說,「老實講,你不進步就是等著被淘汰,很多市場攤商講說,年輕人不進來接,為什麼不進來接?因為永遠沒有改善,客戶群永遠是老的,他們離開以後,年輕人就不會來了。」

王會長認為,電子支付這條路,已經是未來必走的路,不過他也呼籲政府,盡快整合,讓消費者拿出手機掃一下就可以成功交易,因為現在的這個通、那個pay實在太多了,攤商和消費者都要具備各種電子支付工具,實在太麻煩。

超市林立的都會區,菜市場會不會繼續生存下去?繼續提供多元的商品,繼續支撐小農的生產,看看這幾位生猛的菜市仔老闆們,答案,應該是肯定的。


 

學科
生活
縣市
  • 台北市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撰稿 呂培苓
攝影 陳添寶、陳慶鍾
剪輯 陳添寶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每年十月到隔年五月,從空中俯瞰台南外海,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竹製蚵棚,靠著竹子和保麗龍浮具,漂浮在海上,這種養殖方式稱為浮筏式養殖,每年為台南創造六億元產值,卻衍生難解的廢棄物問題。


畫面提供/晁瑞光

浮筏式養殖的蚵仔 ,因為24小時都浸泡在海中,成長速度較快,卻也容易受到天候影響。老經驗的蚵農都知道,農曆4月26日之後開始吹西南風,天候與海象就不再適合養殖。每年養殖季結束後,有九千多個蚵棚、十幾萬個以保麗龍為主的浮具,要拖回岸上,數量非常可觀。

為了避免任意棄置造成環境污染,台南市漁港及近海管理所強制蚵農申報放養量,並且規定養殖季結束後,要把蚵棚拖到指定地點集中堆置,否則每棚會處以三千元罰金。

保麗龍因為價格便宜、質地輕、不易吸水,成為最普遍使用的浮具,使用過程中的磨損,加上海洋生物會在上面挖洞棲息,都會讓它逐漸粉碎成小顆粒,而流入環境中。在當地進行海廢監測超過十年的台南社區大學環境小組研究員晁瑞光說,日本曾針對海灘上的塑膠垃圾進行調查,發現保麗龍之類的發泡塑膠,因為孔隙多,更容易吸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而這些吸附污染物的微粒,又會經由食物鏈,進入生物或人體。


台南社區大學環境行動小組晁瑞光長期監測海廢問題   畫面提供/晁瑞光

儘管回收制度行之有年,但到了五、六月的養殖季尾聲,還是能看到廢棄蚵棚連著保麗龍在海上漂流。根據漁管所統計,近幾年放養申報率平均已經達到98%左右,但透過衛星影像,還是能發現蚵棚總數比實際申報量多了兩、三百棚,這些沒有如實申報的蚵棚、加上幾千個浮具,如果沒有確實回收,就會成為海廢。


從衛星影像來看,每個綠色圓點就是一個蚵棚   畫面提供/台南市漁港及近海管理所

然而台南牡蠣養殖海域廣達一千四百多公頃,要靠有限人力出海查核非常耗時,為了提升管理效率,中山大學副教授張懿的研究團隊投入研發智慧蚵棚系統。團隊成員、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研究生楊人翰說明:「這個系統類似車輛eTag的構想,在蚵棚上裝設會自動回傳訊號的發報器,陸地上的接收站,接收訊號後,再與衛星影像套疊,就能即時且大範圍的掌握蚵架分布的狀況。」漁管所近海管理組組長吳榮在表示,智慧蚵棚系統可望協助管理單位迅速確認未經核准、超量養殖的蚵棚位置。

颱風來襲或鋒面過境帶來的風浪,也會把保麗龍打上沙灘,漁管所將七到九月訂為禁養期,仍無法完全避免。今年六月初,輕度颱風彩雲只是從台灣最南邊掠過,就造成九百多個蚵棚流失。在智慧蚵棚系統的設計中,如果蚵棚因為天災等因素漂離原本位置,蚵農可以從手機接收到警訊,即時採取因應措施。不過一組發報器的價格大約要兩千多元,目前只能先以五十個蚵棚做測試,再逐步爭取經費。

另一方面,漁管所也正在推廣替代浮具,包括跟保麗龍一樣屬於發泡塑膠的EPP,以及PE硬式浮筒。首先遇上的瓶頸是價格。保麗龍一塊約170元,EPP及PE硬式浮筒都要七、八百元,去年蚵農購買替代浮具的費用,是由漁管所全額補助,未來將逐步降低補助比例。蚵農反映,EPP容易吸水、浮力頂多只有保麗龍的一半。晁瑞光則發現EPP跟保麗龍一樣有碎裂的情況。


EPP材質的浮具

吳榮在表示,以EPP材質製造浮具是一個新嘗試,先前確實有熟成度不足,以致浮具內部呈現鬆散顆粒狀的情形,已經請廠商持續改善,目前也正在研擬浮具檢驗標準,未來會進行抽驗以避免類似問題。曾經研究過漁業廢棄物管理策略的成功大學教授陳璋玲建議,未來可以長期監測蚵農使用後EPP的磨損情況,以及海灘上的EPP碎屑含量,來確認污染減量效益。


PE硬式浮筒

漁管所推廣的另一款PE硬式浮筒,不像保麗龍或EPP有破碎問題,不過重量較重、材質光滑導致運輸堆疊不易,蚵農在海上作業時,也需要更多時間把它綁牢。去年漁管所補助的五萬個替代浮具中,硬式浮筒只占了三千個左右,選擇使用的蚵農仍是少數,還需要改良來提高接受度。

另一種嘗試,是台南市牡蠣產業發展協會2020年開始研發的塑膠蚵棚,嘗試利用PVC或HDPE塑膠管本身的浮力,製作蚵棚,並且在外海展開養殖試驗。協會理事長陳俊安指出,試驗結果發現,HDPE比PVC更耐用,使用年限可長達數十年,但一座要價約二十萬元,是竹製蚵棚的十幾倍,他建議可由政府出資購買、蚵農承租,自償率可達百分之百。


台南市牡蠣產業發展協會研發的HDPE塑膠管塑膠蚵棚

不過漁管所吳榮在表示,要是九千多個蚵棚都換成塑膠蚵棚,岸上並沒有足夠空間可以存放,因此必須確保蚵棚能夠抵抗颱風等天災,可以長期放置在外海。

漁管所預計在明年,就要正式公告禁用保麗龍,不過漁民表示,希望能把手頭上的保麗龍用完,因此預計在公告後,還會有一到兩年的緩衝期。此外,雖然浮筏式養殖以外海為大宗,但在曾文溪、鹿耳門溪、七股潟湖等地,也會使用保麗龍養殖,但這些區域分屬水利署第六河川局、台南市政府水利局、台江國家公園管轄,目前並沒有一體適用的規範管理。

缺乏統一規範的問題,目前仍然無解,而在禁用保麗龍後,漁管所還得持續請廠商提升EPP的耐用性,以及如何讓浮筒更符合蚵農的使用需求。


畫面提供:晁瑞光

每年海灘上白雪紛飛的景象,何時才能不再上演?有待政府機關、民間團體與蚵農共同努力。

 

學科
海洋, 漁業, 公害
縣市
  • 台南市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撰稿 林書帆
攝影/剪輯 賴冠丞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猶記五月初,梅雨遲遲未到,中部地區農田鬧乾旱,稻作被迫休耕,但在大甲溪南岸,有塊農田卻不受影響,翠綠稻葉間,農民辛勤地在田裡拔草。為什麼明明已經停灌,台中市清水區客庄的農地,還是有水可用?

原來這裡是五福圳和高美圳的水源頭,雖然旱象嚴重,大甲溪還有少量的水,從水門緩緩流入,庇蔭著河畔這一方農地。五福圳興建於清雍正11年,開圳至今將近三百年。水圳往南灌溉清水沙鹿、梧棲一帶農田,灌溉面積最廣曾到達三千公頃。之後先民又在這裡開鑿高美圳,往西灌溉高美地區的農地。

客庄是清水區最北邊的聚落,當地老農民講起客庄出產的稻米,臉上掩不住驕傲神情。為何客庄的稻米品質特別好?關鍵就在於水。老農回憶過往,五、六十年前,這裡尚未興建堤防,屬於大甲溪的行水範圍內,洪水一來農田就被沖毀,歷經三代開墾,國民政府在這裡興建堤防之後,才成為現在適合耕作的農地。但這片農地至今仍是國有地,由國有財產署放租土地給農民耕種。

因為水源乾淨,環境又相對封閉,優良環境讓一些青農選擇回鄉從事友善耕作,田邊豎立著讓黑翅鳶休息的棲架,水圳裡隨處可見田螺,可以看出生態復育的成果。

不過這塊農地的命運可能面臨改變。原本位在台中市外埔區做鋼筋加工製造的鎧全公司,計畫在大甲溪南岸這塊農地,興建一座27公頃的產業園區,其中有18公頃做為直接生產和相關附設設施。今年二月廠方在村莊舉辦公聽會,表示設置園區不會造成空氣和水污染,但參與會議的居民,絕大部分都表達反對立場。當天公聽會,市府人員並沒有到場。

由於鎧全產業園區預定地位在五福圳、高美圳的最上游,讓下游的農民擔憂,萬一發生水污染或超抽地下水,下游農田也會受影響。清水地區還有許多住戶並沒有接自來水管,長久以來都是使用地下水。以客庄來說,民生用水是來自居民集資開鑿的水井,周遭聚落的居民最在意的是,工廠設置對地下水可能產生的影響。清水地區居民組成「台中海線水資源保護行動聯盟」,呼籲正視產業園區對水源與農業的衝擊。

根據《產業創新條例》第43條規定:「公民營事業或興辦產業人為開發產業園區需用公有土地時,應由出售公地機關辦理讓售。公有土地面積不超過總面積十分之一或不超過五公頃,不受土地法25條等規定限制」環團質疑,國有財產局若依據此條文,讓售大面積國有土地給廠商,國有土地恐怕失守,且該法令在解釋上仍有很大疑慮。

而經濟部為解決工業區囤地問題,已訂出工業用地只租不售的方針,產創條例43條和只租不賣的政策相牴觸。居民也質疑,農地變更工業用地後價值翻漲,政府政策是否間接鼓勵土地炒作。

鎧全產業園區要設置,目前依照產創條例要申請設置工業區的案子,在台中市就有27件,同樣在清水地區還有另一個面積更大的產業園區案,正在申請,也同樣覬覦公有農地。根據農委會的農地分級,清水這塊農地屬於第一級農業用地,而且在台中市區域計畫也明文指出「清水甲南至大甲溪沿岸區域,應以農轉為主,發展甲南精緻農業」,而高美圳是高美濕地野生動物保護區的水源之一,如果在高美圳上游設置工業區,恐怕也會造成影響。

長期在清水推動社區營造和文化資產保存的吳長錕感嘆,清水地區有美麗的濕地,充滿故事的老街和古蹟,近幾年生態旅遊、有機農業好不容易起步,開發產業園區跟目前推動的發展目標背道而馳。

鎧全產創園區目前仍在台中市政府經發局進行審核,未來還需要通過區域計畫審查、地目變更、環評等程序。除了鎧全之外,還有許多工業區開發正準備藉由產創條例,大剌剌取得公有地或農地,地方政府必須審慎評估,中央政府更應負起責任,避免國有地和優良農地不斷流失。

縣市
  • 台中市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撰稿 張岱屏
攝影/剪輯 顏子惟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頁面

Subscribe to RSS - 本週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