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播出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二二八事件發生時,台南律師湯德章為了堅守正義,不幸犧牲,他的壯烈事蹟,為後世所景仰。台南市設立湯德章紀念公園,同時他居住的故居,也成為人們參訪的建築。

二二八事件後,湯德章家族受到極大壓力,生活並不順遂,經濟拮据下,1960年代將房舍賣給別人。接手的屋主相當愛惜房子,數十年未更動,但是最近因為生病,不得已必須轉售房屋,引發拆除危機。

李文雄深愛台灣歷史文化,在台南經營知名冰果室,得知湯德章故居可能被拆除,立即奔走搶救,希望政府能夠重視。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出面邀集專家、民代與官員,共同商討如何保護這位台灣重要人物的故居。

湯德章故居,過去一度因為開路,計畫拆除,後來台南市政府修訂都市計畫,停止開路,解除危機。但是這次轉手變賣,新地主計畫拆屋,搶救團體進行文資提報,希望文化部指定為不義遺址,或是由台南市政府指定為古蹟。

新地主知道社會發起搶救行動,也願意配合,希望有人出面收購土地與房屋。台南市政府將故居暫定為古蹟,等待進一步審查,但是新地主提出售地時限。搶救團體擔心時間有限,在網路上發起搶救湯德章故居行動,最後成功募款兩千多萬元,解決拆除危機。但是要永久保存故居,以及常態編列整修、維護經費,還是需要政府出面指定文資身分,並且結合民間進行後續營運。

1960年代,曾有一首「素蘭小姐要出嫁」的台語老歌,風靡台灣大街小巷,演唱者黃三元被譽為寶島歌王。他在彰化縣埔心鄉的家族老屋,也因為建築相當有特色,成為地方知名景點。

這棟由黃三元父親黃義,在1940年建築的家族老屋,具有中西合併的特色。黃三元故居其實在家族老屋的隔壁,目前依舊保存。但是黃義所建的家族老屋,因為部分產權交易,面臨拆除危機,外界就以搶救黃三元故居,稱呼這場搶救行動。

埔心鄉長張乘瑜將黃三元的家族老屋,視為地方重要文化資產,長期推動地方再造,將老屋周邊的房舍重新整理,希望帶動觀光發展。目前在張乘瑜溝通下,黃義家族成員多數願意保留,並朝向指定文資身分發展。他希望老屋能保留下來,並以黃三元的故事,成立一間台灣歌謠文化館。

許多名人故居、歷史老屋,總是面臨家族沒落,無法守護老屋。甚至不知道搶救回來的故居、老屋,能有什麼作用。三百年前開墾屏東平原的崇蘭蕭家,利用搶救回來的家廟,作為推動地方文化的火車頭,開啟地方觀光發展。

日治之後,蕭家沒落,建於1881年的家廟跟著毀壞,二十多年前蕭永忠回到家鄉,成為家廟管理人,卻碰上開路計畫,要拆除部分家廟,讓他決心守護,進行重建。透過申請文資身分,獲得縣定古蹟指定。並且在重修過程中,意外發現傳統彩繪大師陳玉峰的作品。

修復完成的蕭氏家廟,不只是家族的歷史榮耀,也扮演地方發展推手,附近區域也進行了社區改造,一起建了深具文化意義的地方廟宇,提供傳統匠師展現技藝的空間,同時邀請居民參與,完成一條藝術巷弄。

蕭永忠的兒子蕭登峰,回鄉創業,透過新興傳播科技,將文資歷史網路化,吸引更多年輕人。打破過去文資只是歷史講古,加深互動遊戲的樂趣,在古老文本中,找尋新的文化經濟。

修復老屋,不只上一代的文化保留,更能為下一代開創生活,守護依賴政府與民間的共同協力,但是永續經營,必須有新的觀念,新的作法,讓過去的歷史,成為文化資本,世代經營永世留存。

學科
開發, 文化
縣市
  • 台南市
  • 屏東縣
  • 彰化縣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撰稿 郭志榮
攝影 賴冠丞 張光宗 許中熹,剪輯 張光宗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最近大家會在公園綠地中,看到一隻大鳥的身影,牠安靜地在樹蔭下吃蚯蚓,當察覺到有人停下腳步關注牠,就會化身成一根木頭,動也不動,等關注或威脅解除,才會繼續找牠的蚯蚓,或者玩起小水坑裡的落葉。

來到都市的公園,攝影師蕭啟仁讚嘆黑冠麻鷺尋找蚯蚓的功力,「真的很厲害,都知道蚯蚓在哪?」。現在這麼常見的黑冠麻鷺,很難想像在十多年前的台灣,牠還是稀有鳥種。一旦出現鳥蹤,鳥友們都會連夜開車,千里迢迢地去尋鳥,只為了按下快門。

不過這幾年,黑冠麻鷺在公園太普遍了,甚至不怕人,大家對牠的出現也就忽略了。但依舊有鳥友會觀察牠的行蹤,蕭啟仁如果發現黑冠麻鷺的腳上,有熟悉的腳環,就像看到老朋友一般特別興奮,因為從腳環就可以知道牠從哪裡來,觀察牠的一舉一動,回報給研究單位。

台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的袁孝維教授提到「繫放是科學家常常會使用的工具,用來追蹤個體,掌握同一隻黑冠麻鷺的行蹤」。2010年,袁教授開始做黑冠麻鷺繫放研究,2015年建置了黑冠麻鷺故事館,2018年建立回報平台,讓民眾能與黑冠麻鷺更加親近,同時也發揮公民科學家的力量,監測並記錄族群與範圍。

袁孝維說:「回報平台可以累積很多生物學上的知識,刺激大家把資訊分享給我們,也讓我們知道,原來台大繫放的黑冠麻鷺,最遠會跑到苗栗,還會飛到關渡、宜蘭大學的草皮上。」藉由民眾的目擊回報,彙集成可觀的生物記錄。

黑冠麻鷺的英文名字叫做Malaysian Night Heron,名字中雖然有夜鷺的含意,但牠應該是在晨昏的時候活動,而不是夜行性鳥類。主食是蚯蚓,台灣以蚯蚓為主要食物的鳥類並不多,再加上氣候變遷等因素,讓族群逐漸擴張,現在不只公園綠地有黑冠麻鷺,許多校園裡也出現牠們的鳥巢,成為環境教育的活教材。在實際觀察動物行為的體驗中,民眾對生命教育有了新的感知,進而潛移默化對生命的尊重。

曾經有民眾擔心,黑冠麻鷺的數量不斷地增加,會不會影響原本城市中的生態平衡,不過袁孝維教授提醒「生態系從來沒有靜態的平衡,都是動態的平衡」,只要不是人為的干擾與介入,物種的增加與減少,從消長到平衡,生態系會有自己的韻律。黑冠麻鷺進入城市綠地,可能是因為牠的適應力變強、數量變多,但是如果這裡的食物減少了,牠們自然也會因為缺乏食物而離開。

下次如果遇到我們身邊的鄰居-黑冠麻鷺,可以靜靜地觀察牠們,抱持尊重的態度,不去干擾牠們,讓動物與我們之間,維持最美好友善的距離。

學科
動物, 城市
縣市
  • 台北市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 劉啟稜 陳淯茜
攝影/剪輯 劉啟稜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吃過早餐,教授帶著研究生,來到周有鎮出借的稻田,啟動無人機。從空中俯瞰。六月,正是水稻準備收割的時候,不過教授的無人機,可不是來空拍美景的,它正在紀錄稻子葉片的光譜。

屏東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講師溫子萱說,「主要是有看葉綠素的情況,作物會大量反射近紅外光,反射紅光,我們根據這個來做計算。」


照片提供 王裕民

前一天在台東無人機紀錄的光譜,回到屏東立刻交給電腦運算。稻葉多、顏色又深綠的部分,代表葉綠素含量高。在電腦畫面中,黃色稻田區裡,葉綠素多的部分,就會呈現出橘色。「也就是說,它的氮含量,是比較高的。因此我們可以推測,他的水稻在這個地方,過量施肥了。」王裕民教授說。

過量施肥會造成稻子倒伏,畫面中兩張照片,是根據GPS在同一個地點拍攝。左邊是稻子成熟後,出現倒伏的地區。同一個地點,三個禮拜前,空拍機多光譜影像,已經顯現「這裡施肥過多了。」

關山的周有鎮一家,共同經營四十多甲的水田。孫子周士堯說,這個多光譜影像系統帶來很多方便,「就不用像現在,還要用人的方式,用走的才可以知道,我這邊施肥太多,這邊施肥太少。」

同樣在關山,范呈豪的家族經營契作面積高達九百公頃水稻田的碾米廠,他們已經開始用無人機噴藥及灑肥料,「靠這個一個早上可以處理四到六公頃,如果用人力一個早上就虛累累了,人工就差不多兩公頃。」

如果施肥的無人機,搭載了水稻田多光譜GPS圖資,那麼就可以在肥料太多的區域,加速飛過,減少肥料釋放。

年輕的范呈豪希望,可以盡快累積水稻田溫度、濕度、光照的大數據,建立起災害預警系統,「你可以提前預防,減少農民的損失,政府也不用花大筆錢補貼農損。」

台灣的務農環境,從最早期的人力加上牛耕,轉變到機械栽種,現在是AI的時代了。不過達到這個理想前,還是有現實的阻礙。王裕民說,「所有的伺服器都在田區裡,我們沒辦法預測田區是不是有高壓電塔,是不是有火車的高壓線經過,是不是有手機基地台在干擾資料傳輸,是未來會面臨的最大問題。」

未來進入5G通訊,原本的3G、4G網絡,將更便宜地讓給非消費性通訊。但是,5G時代將會有更多的基地台。

極端氣候下的糧食問題,要嘛尋找適應新環境的品種,要嘛發展新科技幫助生產。前者曠日費時,後者有科技公害的爭論。

人類不斷追求經濟與物質的成長,看來,也把自己推進永無止境的賽局裡了。

學科
農業, 科學
縣市
  • 屏東縣
  • 台東縣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撰稿 呂培苓
攝影 陳添寶,剪輯 顏子惟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屏東三地門鄉的德文部落,老人家柯大白一邊幫油芒小苗拔草,一邊說:「我今年七十八歲了,上次看到油芒, 是十八歲的時候。你說,油芒消失多久了?」

柯大白說,部落傳統會種植小米、玉米、高粱、芋頭以及油芒。「其實油芒不好吃,散散的,沒有特別的味道。」但山上人家有什麼吃什麼,不會特別挑,而且油芒種在小米四周圍,「很奇怪,鳥就比較不會來吃。」

油芒本來是部落的傳統作物,但後來敗給比較好吃、比較賣得出去的玉米、芋頭等等,漸漸的,大家就不吃不種了。

2010年,中央研究院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的邢禹依博士出國開會,一位英國學者Dorian Fuller告訴她,台灣有一種孤兒作物,叫做油芒,只有在台灣,沒有傳到別的地方。邢博士回來後就請實驗室的助理徐子富到山上去找。

2011年,徐子富在屏東三地門鄉的德文部落,看到了六株油芒。那,徐子富是怎麼認出來的?原來,他查到了台大植物標本館裡面,藏著一百年前,日本博物學家採集的油芒標本。有趣的是,採集的地點,包括台東和高雄。這是不是說,以前油芒可能很普遍,平地也有?這個植物考古題,還有待解謎。

那油芒對人類有營養價值嗎?邢禹依博士說,「跟許多禾本科植物比較起來,油芒的胚很大,而且油份很多。在它富含的油脂裡,有色胺酸,這是能讓人開心的物質,而且是人體沒辦法自己合成的。」油芒的脂肪是稻米的八倍、蛋白質是稻米的兩倍,和小麥差不多、鈣與鎂的含量是稻米的七倍。

八八風災之後,德文部落很多人搬走了,少數災後留下來的人家,依循部落的習慣,菜園裡絕對不會只種一種作物,而是多元種植,龍葵、樹豆、山萵苣等等,都種。就是這個多元種植的習慣,讓油芒這個早就不受歡迎的作物,得以保留。

畢生研究種子學的台灣大學農藝系名譽教授郭華仁說,保種是很重要的,在雨水充足的環境下,我們可能不覺得,有抗旱基因的植物有什麼重要性,「但是一旦乾旱來了,它的能耐就顯出來了,」郭華仁說,現在氣候變幻莫測,保留多元種子的重要性在於「我們人類將來會用到。」

因此郭華仁一直希望「原住民族傳統知識保護條例」能夠立法,他認為可以成立一個基金會,是台灣原住民族共有。像現在很多人想種油芒,需要種子,就可以付一點錢給基金會,感謝他們保種的貢獻。如此一來,也可以鼓勵繼續多元種植,達到保種目的。

那麼,拿到種子真的隨便種就可以活了嗎?

油芒的莖桿上面有厚厚的一層蠟,可以保護植株體內的水分不會被快速蒸散,這是油芒抗旱的構造。另外,在屏東林邊因為海水倒灌而造成土壤鹽化的光采濕地,試種的油芒可以存活,也能結穗,證明相當程度可以抗鹽。

但是能抗旱、抗鹽到什麼程度呢?

如果想大面積種植,以上兩個問題,就很重要了,而且,大面積栽種就必須機械化。油芒在原鄉,瀟灑自在,往四面八方橫長不斷地分蘗,但是,這會造成結穗期不一致,因而無法用機械一次性採收。所以在農委會農改場旗楠分場,周國隆博士正在進行純化油芒的過程,目標在栽培出生長高度一致、結穗期一致的油芒,這是商業化生產的必須條件。

在周國隆的種植經驗裡,油芒在小苗的階段生長很慢,很容易被雜草包圍,和紅藜很不一樣。想要商業化大面積栽種,就要先過這一關。然後,油芒還必須發展出加工產業鏈,一旦生產過多,就必須靠加工食品來去化油芒的產量。

中研院委託農改場培育的第六代油芒種子 ,將會把種子所有權交給德文部落的答樂歌部落產業發展協會,以符合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的精神。答謝並對保種者致敬。

而在山的另一邊,大社部落的武棟,在祖先的土地上,堅持以野植法栽種最原始的油芒種子,「能夠活下來的,就是適合山上的。」他說。

學科
植物, 農業, 文化
縣市
  • 屏東縣
  • 台東縣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撰稿 呂培苓
攝影/剪輯 顏子惟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新冠肺炎被認為與17年前的SARS一樣,可能源自野生動物,但一群聯合國科學家在2020年4月發表聲明,指出人類是唯一需要為這次大流行負責的物種。其實五年前就有學者做過統計,發現1940年至2000年的新興傳染病爆發原因,農地利用改變及棲地破壞,占了最大比例,這些因素可能增加野生動物與家畜、人類接觸的機會,進而傳播疾病。

1998年,馬來西亞立百病毒的爆發,正是因為棲地破壞。起因是帶原的果蝠在原本居住的森林被砍伐後,轉而棲息在果園和鄰近豬舍,透過排泄物等途徑將病毒傳染給豬,再經由養豬場員工引發人類族群的大流行,當時導致雙溪立百村一百多人死亡。

台灣雖然尚未發生立百病毒感染案例,但也有其他長期存在的人畜共通傳染病,狂犬病就是其中一個例子。2020年年初,一隻在花蓮市市郊被發現的白鼻心,確診染上狂犬病,為了釐清疾病擴散情形,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副教授陳貞志與台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合作,在防檢局委託下,進行野生動物採樣調查。他表示,狂犬病相隔半世紀於2013年再度現蹤後,許多人開始關注野生動物疾病監測的重要性,「否則有一天,疾病可能感染家畜,感染人。」

從SARS到新冠肺炎,近年不少新興傳染病的源頭都指向蝙蝠,不過中原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陳怡寧,檢驗台灣31種蝙蝠的結果,並未發現任何能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反而因為牠們會捕食病媒蚊及農業害蟲,其存在對人類利大於弊。

世界上所有生物身上都會攜帶病毒、細菌等微生物,野生動物身上的病原是否會影響人類,很多時候是取決於我們自身的行為。陳貞志從2016年起開始在鰲鼓溼地進行候鳥禽流感監測,追蹤候鳥活動範圍,釐清哪些區域是禽流感高風險區。他指出,野鴨身上攜帶的大多是低病原性禽流感,避免在野鴨活動區域,如溼地旁,飼養家禽,做好生物安全措施,對預防高病原性禽流感爆發十分重要。

或許從人類的角度來看,與其耗時費力進行監測,更希望能一勞永逸地消滅疾病,但感染人類的一千四百多種病原中,有61%屬於人畜共通傳染病,想消滅這類疾病,只能消滅所有動物宿主,即使我們有可能做到,也負擔不起龐大的生態代價,甚至可能引發反效果。例如加拿大曾經為了防治狂犬病,鼓勵獵人獵殺當地的保毒宿主臭鼬,卻使原本有固定領域的動物,因為受到干擾而遷移,反而更容易將疾病傳播到其他地方。

疾病,原本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就連登革熱病媒蚊也在生態系中扮演重要角色。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蔡坤憲指出,病媒蚊同時也是鳥類、爬蟲類等生物的食物來源,牠們只占台灣135種蚊子中的寥寥數種。因此我們在防治疾病時必須因地制宜,居家環境透過清除斑蚊偏好的人工容器,來防止其繁殖。郊區環境如果有疫情發生,可以用暫時封鎖的方式禁止民眾前往,以阻斷疾病傳播,盡量不使用化學藥劑,避免病媒蚊產生抗藥性,或影響蝴蝶、蜜蜂等其他昆蟲。

像是登革熱這種蟲媒疾病,牽涉的往往不僅是醫學問題,還有環境與生態問題,每年都有數百人感染的恙蟲病也是如此。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郭奇芊研究團隊,在2020年發表一篇研究,指出澎湖恙蟲病的盛行,可能與外來種銀合歡占據廢耕地有關。因為銀合歡提供了恙蟲宿主小黃腹鼠良好的棲息地,使恙蟲得以大量繁殖,並且在冬季天候惡劣時生存下來。

恙蟲病的例子,體現了病原、宿主與環境變化之間複雜的交互作用,其中各項因子都可能對疾病發生與否產生影響。陳貞志認為,台灣在病原檢測方面技術十分先進,但面對未來可能頻繁發生的新興疾病,對各項環境因子,如生物多樣性消長、氣候變遷等進行長期監測研究,將是釐清疾病為何、如何爆發的關鍵。

當疾病來襲,考驗的不僅是個人的免疫系統與社會應變能力,也包括我們對與其他動物共同擁有的生態環境,是否足夠了解。在人口持續增加的全球化時代,新冠肺炎絕不會是最後一個新興傳染病,只希望當下一場人類大瘟疫來臨時,我們已有充分準備。

學科
動物, 科學
縣市
  • 台灣
  • 花蓮縣
  • 嘉義縣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撰稿 林書帆
攝影 陳慶鍾 陳添寶,剪輯 陳慶鍾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在過去半個世紀中,病毒「外溢」(Spillover,即病毒跨物種傳播)的發生次數,增加了三倍,因此奪走了無數生命。然而人們總是在每次瘟疫爆發的當下,才意識到危機正在發生。

2014年伊波拉疫情在西非爆發,當世界聚焦在伊波拉病毒時,地球上還有其它致命疾病虎視眈眈,立百病毒 、屈公病毒、茲卡病毒......,這些人畜共通病毒,其實擁有很多共同點。它們來自何處?如何致人於死?以及該如何防止它們的擴散?世界為下一次大規模爆發做好準備了嗎?

本片透過講述這些致命病毒的生還者和醫護人員的故事,試圖為觀眾找出答案。

學科
科學, 生活

請輸入稿頭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2017年 美國公共電視(PBS) 製作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三月中,花東縱谷的馬太鞍部落,放眼望去是一片綠油油的稻秧,但這些常見的栽培稻種,並不是老人家心中最好吃的米飯。老人家心目中最好吃、釀酒最香甜的米,是一種早已沒人種植的糯米。

Cilipeday阿美族語意思是有毛的糯米,馬太鞍部落的米將阿媽回想起小時候,這種稻米都種在山坡上,產量少,非常珍貴,只有在特殊的日子才吃得到。

近半世紀以來,產量大、適合機械化耕種的水稻,取代了傳統陸稻,部落年輕一輩早已不識古稻的滋味。但老人家總會在住家旁邊小小的菜園裡,闢一小片保種區,每家品系都不相同,也因此保有著多樣性。隨著部落耆老凋零,許多種子也跟著失傳。花蓮區農業改良場二十多年前開始意識到,種原消失的危機,到原鄉蒐集各種陸稻,目前為止保存約兩百種陸稻種子,都存放在冷凍庫裡。

稻榖放在冷凍庫太久發芽率會降低,研究人員將這些稻榖從冰箱拿出,經過溫湯、育苗等程序重新種植,讓種子能適時更新,保有活力。這兩百種陸稻大概每五到六年,才能輪到一次落土萌芽的機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秘書宣大平指出,台灣現在常見的水稻,是日本型的梗稻或印度型秈稻,但南島民族傳統所種植的卻是爪哇稻,不論是株高、穀粒的形狀、葉片的顏色,生長特性和一般水稻都不相同。

因應氣候變遷,高溫、乾旱、病蟲害越來越頻繁,陸稻品系中保有許多適應逆境的基因可以被利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曾經分析這些陸稻的營養成分,發現有些花青素較高,抗氧化能力強,有些根部甚至有抗雜草的效果。宣大平指出,花蓮農改場之所以保存這些陸稻,一方面是為了保有其中抗逆境的基因、維持生物多樣性,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這些陸稻,和原住民傳統文化息息相關,未來部落想要藉由古稻種植傳承文化,農改場就可以提供種原。

2018年在文化工作者黃啟瑞的穿針引線下,花蓮農改場的十種陸稻,重新回到馬太鞍部落,交給返鄉務農的黃俊龍試種。米將阿媽看到部落竟然有人開始種古稻,立刻從冰箱拿出一包珍藏三年的cilipeday稻榖,希望有人能幫忙種植。

黃俊龍用水田方式耕作陸稻,發現生命力比水稻更旺盛。cilipeday因為有芒,機器沒辦法採收,所以收割、碾米全都必須靠自己。

辛辛苦苦碾出的古稻米,究竟是什麼滋味?2019年10月,花蓮農改場舉辦米食品嘗會,部落媽媽搬來蒸斗蒸煮古稻,讓現場中飄散著古稻香氣,除了傳統的hakhak,花蓮美食界的各路好漢也出動,用古稻米磨成的米粉,變化出各式各樣的點心。米將阿媽也來到現場,她沒有想到自己最懷念的味道,有一天能和年輕一輩,甚至平地人一起分享。

2020年春天,黃俊龍在馬太鞍傳統家屋前,復育出cilipeday的秧苗,國小老師帶著五六年級孩童,一起來幫忙插秧。黃俊龍的爸爸親自示範以前老人家剷秧苗的方式。藉著孩童的手,cilipeday再度回到部落的土地,大部分學童都是第一次插秧,也第一次認識這種古稻。

當產量高、機械化耕作的稻米取代了原有的古稻,許多滋味在現代化的過程中消失。當古稻米回到土地,部落的歷史、珍貴的記憶,就在陣陣米香中,重新被喚起。

學科
植物, 農業
縣市
  • 花蓮縣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撰稿 張岱屏
攝影/剪輯 陳添寶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鷸、鴴科鳥類,在英文中稱為shore bird,是一種在水岸邊活動的水鳥,說是水鳥,但牠們卻不會游泳,而且只吃肉,不吃素,又不像老鷹會打獵,除了昆蟲外,主要以泥灘地中的小型螺貝類、軟體動物、螃蟹等生物為食。然而東亞澳遷徙線上的泥灘地,從韓國、中國一路到台灣,都面臨嚴峻的開發壓力,使得高度仰賴泥灘地的候鳥族群,數量不斷下降。


大濱鷸與紅腹濱鷸。照片提供 新南田董米


小辮鴴。照片提供 新南田董米

幸好在宜蘭,有一群人正在為牠們的生存而努力。今年29歲的資深鳥迷林哲安,很早就注意到廣大的水田,有著豐富的鳥類多樣性,在宜蘭農地因為種種因素不斷流失的情況下,他在2014年與一群農民創立「新南田董米」品牌,透過拓寬田埂、增加田邊植被供鳥類躲藏、收割後留下部分再生稻供鳥類取食、在冬季休耕期維持水田水位等棲地營造作為,讓水田成為冬候鳥的高品質棲地。

新南田董米成立六年來,漸漸站穩腳步,生產面積從最初的2.3甲增加到8甲,但是林哲安發現,水田雖然很類似天然泥灘地,卻無法守護到春天過境的鷸、鴴科候鳥,因為四、五月時,宜蘭水田的秧苗已經長高,在牠們眼中是一片綠油油,不是可以利用的泥灘地。

後來林哲安發現,蘭陽溪口南岸,季新、錦眾社區的魚塭,有部分白蝦養殖戶,會在四、五月左右把水放乾進行曬池,恰好會讓魚塭成為類似泥灘地的環境,於是他與夥伴陳玟旭、洪啟哲等人,在林務局羅東林管處的支持下,與養殖戶洽談,在整整一個月的時間中,以類似維持水田水位的做法,將魚塭營造成泥灘地,果然成功吸引到瀕危候鳥大濱鷸、紅腰杓鷸等鳥類,來到魚塭棲息、覓食。


照片提供 新南田董米

季新社區的魚塭與新南社區的水田,並不是各自獨立的保育行動,而是有著「生態系縫補」的重要意義,這兩個社區一南一北,與中間的蘭陽溪,共同構成鳥類的棲息地。同時兩個社區也在2020年,被整合進東北區國土生態綠網計畫中。

與以往大多是由上到下的保育模式不同,國土生態綠網的操作方式,是希望藉由溝通討論,找出民眾能接受的保育方法。另一方面,雖然台灣陸域國土目前已有約五分之一的面積被劃為各類保護區,但在地狹人稠的情況下,仍有許多野生動物棲息地與人類活動範圍重疊。羅東林管處育樂課技正翁億齡表示,希望透過溝通過程,讓在地居民理解友善農業、友善生產,跟保育是不相衝突的。

新南社區與季新社區等地的努力,讓我們看到這樣的可能。五月中旬,鷸、鴴科候鳥陸陸續續返回北方的家園,期待牠們再度來到台灣時,這片餐廳仍為牠們持續開放。

學科
動物
縣市
  • 宜蘭縣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撰稿 林書帆
攝影/剪輯 陳添寶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東尼一邊開著車,一邊回憶著2013年,發生在藍山地區的一場大火。他居住的溫馬利小鎮,是當年受災最慘重的區域。火伴隨著強風,來的又急又快,敘述起當天鎮上大批居民,擠在球場中,等待求援的無助情況,東尼的聲音有些顫抖。不幸的是,他自己的家,也在這場火中付之一炬。

對藍山地區的居民來說,2013年的火災,是罕見的災難,當年總計有兩百多棟房屋遭到燒毀。誰也沒想到,事隔七年,規模更大的野火,再度撲向藍山。失去房子和所有家當,帶來的沉重財務壓力,加上目睹家園燒毀的心理創傷,許多像東尼這樣的受災戶,至今仍走不出陰影。

遺忘痛苦的災難記憶,想辦法讓生活重新上軌道,似乎是人的求生本能。但是,自然災害隨時可能再度來襲,而且規模一次比一次更劇烈,人該怎麼做好準備?

莉絲.芭絲蒂安是位活躍的社造工作者,她在藍山地區的布萊克西斯鎮,成立了一座生態農場,同時也創辦社會企業,帶著鎮上年輕人一起推動社區工作。每個禮拜天上午,是鎮上居民固定來社區農場參與農事的日子。透過舉辦各式各樣的社區活動,帶著人們享受自然。莉絲讓生態和永續的觀念,潛移默化在無形之中,進到人們的生活。她認為,把水盡可能的留在土壤中,是為環境降溫的關鍵。

澳洲的夏季炎熱又乾燥,經常得實施嚴格的限水政策,這樣的氣候條件,孕育出知名的樸門農法,如今已經從澳洲推廣到全世界。莉絲運用這個概念,以碎木片來為農作物保水。

野火季過後,緊接著又有暴雨來襲,這時候,這層厚厚的木片,又發揮了不同的功能。保護表土,不要被大雨沖刷而流失。莉絲認為,人的社會就像生態系一樣,多樣性越高,就能發揮更豐富的創意,集思廣益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雪梨市區西南方,也有一座植物的諾亞方舟,科學家們深入澳洲各地收集瀕危植物,希望盡可能維持生物多樣性。

為了有效並正確地採集到目標物種,研究人員出發前,必須先進行周全的計畫。採集回來的種子,先清除雜質、乾燥,接著放進冷凍庫,它們的生命就能再繼續延續數百年。冷凍保存的方法,並不適用於所有植物,這時候研究人員會採用組織栽培的方式,來維持植物的族群。

種子銀行所保存的植物中,最知名的就是比恐龍還古老,已經在地球上存活超過一億年的植物,瓦勒邁杉。2004年,學者發現瓦勒邁杉的棲地,受到外來入侵的真菌感染,情況危急。沒想到,不到一百株的野生族群,今年竟然又差點受到野火波及。研究人員已經採集了每棵野生瓦勒邁杉的種子,進行繁殖,確保每棵樹都有後代。同時也計畫在野外找尋一個秘密地點,種下這些樹苗。

研究人員努力用最先進的科技,來保存植物的種原,對抗氣候變遷的侵襲。澳洲的原住民族,則嘗試找回傳承數千年的古老智慧,來和自然災害共生。

 

我們來到位於雪梨市區北方兩小時車程的獵人谷,去年12月,猛烈野火襲擊了這個區域。丹開著他的小貨車,載著我們經過一段極度顛簸的山路,穿越燒得焦黑的森林,菲爾叔叔的小屋,出現在我們眼前。

菲爾雖然沒有原住民血統,卻十分愛好原住民文化,他和幾位夥伴在獵人谷設立這處基地,舉辦文化營隊,讓來自海內外的人們,都能來這裡學習。地上焦黑的植物,還能看出野火肆虐的痕跡,這幾棟小屋,卻全都毫髮無傷。

菲爾所說的文化燃燒,指的是原住民族用火來保護森林萬物的傳統智慧。五年前,他開始邀請丹來到這片森林,實作文化燃燒。第一步,就是要先從森林中取材。澳洲原生刺葉樹,長長的花莖乾燥之後,就是鑽木取火的絕佳材料。


丹為我們示範鑽木取火

丹是委拉祖利族的原住民,十年前他前往昆士蘭州,參加原住民文化燃燒的研習活動。有趣的是,丹的正職其實是位受過專業訓練的消防員。這趟研習之旅,徹底改變了丹對火的認知,他因此創辦「克魯依點火棒」這個組織,傳承原住民使用火的智慧。澳洲原住民會在五、六月,環境潮濕的冬季,在森林中點火,預先燒掉森林中的易燃物,當乾燥的夏季來臨時,一旦發生森林火災,火勢就不會這麼劇烈。

點火的時機,必須透過仔細觀察當地動植物種類、微氣候等條件的變化,才能決定。嚴謹的規範如何用火,是為了確保火勢能緩慢擴散,維持在膝蓋的高度,森林中的小動物,才能有足夠的時間逃離。

澳洲的消防員,也會定期為森林進行減災燃燒,在非野火季時,大量燒掉森林裡的枯枝落葉,預防這些易燃物,助長野火威力。這樣的做法,或許能保護人的身家財產,卻可能傷害森林的生態,和文化燃燒的概念,有很大的差異。

過去兩百年來,原住民族的傳統智慧,隨著歐洲人的入侵與殖民,幾乎消失殆盡。許多原住民團體試圖復興文化燃燒的智慧,卻受到政府阻礙,即使用減災燃燒的名義申請,也不一定能得到許可。

2019年的這場火,是丹和菲爾開始實作文化燃燒後,遇到的第一場考驗,成功保護了森林,也保住了辛苦搭起的小屋,給了他們很大的信心。他們期望這場火災過後,能夠讓曾經失落的傳統文化,得到更多的社會認同,未來更多原住民能夠重拾傳統智慧,加入看守山林的行列。

野火有著吞噬一切的威力,也是促使著自然萬物更加強韌的推力。每一次的災害,都在提醒著人們,是時候該停下腳步,仔細傾聽來自大自然的訊息。

學科
山林, 災害, 文化

請輸入稿頭

國外
  • 大洋洲
  • 澳洲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撰稿 陳寧
攝影/剪輯 陳慶鍾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標題格式設定用,請拷貝貼上後設定字型大小、顏色等

大肚山的紅土農地上,吳金樹結合一群朋友,推動友善耕作計畫,以一人認養一列田區的方式,照顧作物。十多年來,他在台中文山社區大學,開設植物課程,並且對大肚山在地植物,進行長期調查與復育,發現外界對台灣百合,一直有著錯誤的認知。

透過紅土農場的設立,作為復育基地,陸續將一些大肚山的瀕危消失植物,種植培育,進行種原保護。吳金樹召集學員,將紅土農場復育種植的一批百合,再種回它的原始棲地。

這片坡地曾是大肚山台灣百合的原始棲地,因為受到人為破壞,逐漸消失。他們原地採種,經過培育成小苗,再種回原生地,而不是隨意到他處採種,引入不同地區的植物,造成混淆或誤種。種下的百合,其實都有適應地區的特性,只要排除開發,噴除草劑等人為干擾,大都能在環境中生存。

百合之外,薔薇也是他們關心的物種,吳金樹透過溝通,在台中都會公園大門外,種下代表大肚山的三種薔薇,作為展示與教育。

進入大肚山的小月谷,一探小果薔薇的原生地,吳金樹多年前發現它,繁密的開在谷地中。但是山谷一度因為工業區開發,將要遭到破壞,於是他們發起搶救行動,挽救小果薔薇的原生地。其實這個谷地中,不只有小果薔薇,還有極度瀕危的狗花椒和其他植物,成為珍貴的植物保育地,最後成功擋下開發。

東海國小是一所新設立的小學,學校在小丘上,依照地形興建校舍。校長林佳灵熱愛自然生態,曾經到社大上課,認識大肚山的生態環境。在多年復育之後,吳金樹帶著幾盆小果薔薇,計畫種到校園內,讓學生認識自己故鄉的植物。

吳金樹和一群學員夥伴,長期以來進行植物的搶救與復育,他一直希望能買下大肚山土地,保護棲地,幫助更多物種。但是台中土地昂貴,於是他開始思考,購買鄰近苗栗縣的山坡土地。

十多年前,吳金樹買下第一塊地,後來邀請許多好友、夥伴,加入購地計畫。他們專門挑選山丘中,生態價值高,位於可能開發的特定地點,買下土地,讓它自然野化,並且擋下周邊開發的可能性。

最近在苗栗公館山丘,新購買的北河園區土地,從過去邀請好友參與,到現在透過網路擴大認購,以環境信託的理念,讓更多人加入保護土地的行列。在認購土地之後,舉辦見面會,分發土地權狀。並帶著大家上山,看見土地的自然美麗,同時吸引更多人,買下更大面積。

過去買下的土地,生態相當豐富,曾經紀錄到石虎等許多生物。但是完全放任自然野化的山林,卻有獵人穿梭,破壞生態。於是購買北河園區後,吳金樹有了不同的思考,希望運用少量區域,推廣環境教育。同時透過適度的人員引入,一起守護山林,走向人山共存的里山模式。

山貓森林的夥伴,一路慢慢走來,攜手創造保護自然棲地的里山夢。吳金樹原本從事土地仲介買賣的工作,卻因為一個意外的相遇,從看花、賞螢、授課、抗爭,到買下山林守護生物,踏上不悔的生態路。

日本有龍貓森林,成為環境信託的榜樣,吳金樹推動山貓森林,成為台灣推動環境信託的一股力量,曾有環保組織邀請吳金樹出席,進行台日對話,但是他婉拒,因為他覺得做的還不夠多。

環境不斷遭到開發破壞,一群人從賞花自娛,到買山保育,一步步展開建造生物方舟的計畫。他們希望種下的植物,買下的土地,都能為明日的世界,帶來更多的美好環境。

學科
山林, 開發
縣市
  • 台中市
  • 苗栗縣

請輸入稿頭

影片網址
播出標籤
工作人員

採訪/撰稿 郭志榮
攝影/剪輯 賴冠丞

顯示於首頁的學科

頁面

Subscribe to RSS - 本週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