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尼一邊開著車,一邊回憶著2013年,發生在藍山地區的一場大火。他居住的溫馬利小鎮,是當年受災最慘重的區域。火伴隨著強風,來的又急又快,敘述起當天鎮上大批居民,擠在球場中,等待求援的無助情況,東尼的聲音有些顫抖。不幸的是,他自己的家,也在這場火中付之一炬。
對藍山地區的居民來說,2013年的火災,是罕見的災難,當年總計有兩百多棟房屋遭到燒毀。誰也沒想到,事隔七年,規模更大的野火,再度撲向藍山。失去房子和所有家當,帶來的沉重財務壓力,加上目睹家園燒毀的心理創傷,許多像東尼這樣的受災戶,至今仍走不出陰影。
遺忘痛苦的災難記憶,想辦法讓生活重新上軌道,似乎是人的求生本能。但是,自然災害隨時可能再度來襲,而且規模一次比一次更劇烈,人該怎麼做好準備?
莉絲.芭絲蒂安是位活躍的社造工作者,她在藍山地區的布萊克西斯鎮,成立了一座生態農場,同時也創辦社會企業,帶著鎮上年輕人一起推動社區工作。每個禮拜天上午,是鎮上居民固定來社區農場參與農事的日子。透過舉辦各式各樣的社區活動,帶著人們享受自然。莉絲讓生態和永續的觀念,潛移默化在無形之中,進到人們的生活。她認為,把水盡可能的留在土壤中,是為環境降溫的關鍵。
澳洲的夏季炎熱又乾燥,經常得實施嚴格的限水政策,這樣的氣候條件,孕育出知名的樸門農法,如今已經從澳洲推廣到全世界。莉絲運用這個概念,以碎木片來為農作物保水。
野火季過後,緊接著又有暴雨來襲,這時候,這層厚厚的木片,又發揮了不同的功能。保護表土,不要被大雨沖刷而流失。莉絲認為,人的社會就像生態系一樣,多樣性越高,就能發揮更豐富的創意,集思廣益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雪梨市區西南方,也有一座植物的諾亞方舟,科學家們深入澳洲各地收集瀕危植物,希望盡可能維持生物多樣性。
為了有效並正確地採集到目標物種,研究人員出發前,必須先進行周全的計畫。採集回來的種子,先清除雜質、乾燥,接著放進冷凍庫,它們的生命就能再繼續延續數百年。冷凍保存的方法,並不適用於所有植物,這時候研究人員會採用組織栽培的方式,來維持植物的族群。
種子銀行所保存的植物中,最知名的就是比恐龍還古老,已經在地球上存活超過一億年的植物,瓦勒邁杉。2004年,學者發現瓦勒邁杉的棲地,受到外來入侵的真菌感染,情況危急。沒想到,不到一百株的野生族群,今年竟然又差點受到野火波及。研究人員已經採集了每棵野生瓦勒邁杉的種子,進行繁殖,確保每棵樹都有後代。同時也計畫在野外找尋一個秘密地點,種下這些樹苗。
研究人員努力用最先進的科技,來保存植物的種原,對抗氣候變遷的侵襲。澳洲的原住民族,則嘗試找回傳承數千年的古老智慧,來和自然災害共生。
我們來到位於雪梨市區北方兩小時車程的獵人谷,去年12月,猛烈野火襲擊了這個區域。丹開著他的小貨車,載著我們經過一段極度顛簸的山路,穿越燒得焦黑的森林,菲爾叔叔的小屋,出現在我們眼前。
菲爾雖然沒有原住民血統,卻十分愛好原住民文化,他和幾位夥伴在獵人谷設立這處基地,舉辦文化營隊,讓來自海內外的人們,都能來這裡學習。地上焦黑的植物,還能看出野火肆虐的痕跡,這幾棟小屋,卻全都毫髮無傷。
菲爾所說的文化燃燒,指的是原住民族用火來保護森林萬物的傳統智慧。五年前,他開始邀請丹來到這片森林,實作文化燃燒。第一步,就是要先從森林中取材。澳洲原生刺葉樹,長長的花莖乾燥之後,就是鑽木取火的絕佳材料。
丹為我們示範鑽木取火
丹是委拉祖利族的原住民,十年前他前往昆士蘭州,參加原住民文化燃燒的研習活動。有趣的是,丹的正職其實是位受過專業訓練的消防員。這趟研習之旅,徹底改變了丹對火的認知,他因此創辦「克魯依點火棒」這個組織,傳承原住民使用火的智慧。澳洲原住民會在五、六月,環境潮濕的冬季,在森林中點火,預先燒掉森林中的易燃物,當乾燥的夏季來臨時,一旦發生森林火災,火勢就不會這麼劇烈。
點火的時機,必須透過仔細觀察當地動植物種類、微氣候等條件的變化,才能決定。嚴謹的規範如何用火,是為了確保火勢能緩慢擴散,維持在膝蓋的高度,森林中的小動物,才能有足夠的時間逃離。
澳洲的消防員,也會定期為森林進行減災燃燒,在非野火季時,大量燒掉森林裡的枯枝落葉,預防這些易燃物,助長野火威力。這樣的做法,或許能保護人的身家財產,卻可能傷害森林的生態,和文化燃燒的概念,有很大的差異。
過去兩百年來,原住民族的傳統智慧,隨著歐洲人的入侵與殖民,幾乎消失殆盡。許多原住民團體試圖復興文化燃燒的智慧,卻受到政府阻礙,即使用減災燃燒的名義申請,也不一定能得到許可。
2019年的這場火,是丹和菲爾開始實作文化燃燒後,遇到的第一場考驗,成功保護了森林,也保住了辛苦搭起的小屋,給了他們很大的信心。他們期望這場火災過後,能夠讓曾經失落的傳統文化,得到更多的社會認同,未來更多原住民能夠重拾傳統智慧,加入看守山林的行列。
野火有著吞噬一切的威力,也是促使著自然萬物更加強韌的推力。每一次的災害,都在提醒著人們,是時候該停下腳步,仔細傾聽來自大自然的訊息。